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5|回复: 1

中国邮政集团改革 31个省邮政公司变分公司

[复制链接]

1079

主题

1974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800
发表于 2015-4-11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8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网站左下角一则不起眼的“吸收合并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按照公告内容,经财政部批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拟与全国31个省邮政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合并完成后,31个省邮政公司及其下属机构由原先的子公司变成分公司,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和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全部由集团公司承接,债务债权则由各新设分公司承继。

  “显然,中邮集团此举是为加强总部把控力。”广东省快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清喜4月9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全网型的企业,中邮集团以往的组织架构割裂了全网资源,未能形成合力,因此需要在管理上加强集团对全网的管控力,母子公司制改向总分公司制转变,是其内部改革的第一步。

  但这起组织架构的调整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中邮集团总经理李国华在今年2月提出确立“一体两翼”的经营发展战略,打算进一步明晰三大板块之间的关系,聚合资源协同发展。由于对EMS业务发展非常不满,李国华打算从今年起重整业务,夺回寄递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这无疑又需要全网强力支援EMS业务,而不能重演“网商互搏”的局面。

  另一位中邮集团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鉴于当前国企改革的思路,原本已人财物独立在外的EMS有可能会重回邮政业务内部,此前的独立上市目标则改为整体上市。后者IPO的体量与能讲的故事,远远比EMS独立上市要大得多的多。

  中邮集团,真是在下一盘好大的棋吗?

  收编31省邮政公司

  “其实这项改革,应该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延续。”上述业内专家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目前中国邮政集团对31省邮政公司的吸收合并工作,是从去年着手进行的邮政体制改革中的一步。

  2014年2月,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的运作下,中国邮政集团向全网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完成362个市(地)级邮政企业的更名换牌工作。2014年3月10日,国家邮政局披露,全国市(地)邮政企业更名挂牌工作完成,362个市(地)一级“邮政局”全部更名为“邮政分公司”。

  在完成全国362个市(地)一级邮政公司改制后,长达10年的邮政体制改革才真的算是基本完成,中邮集团的体制改革才能进而推进。

  按照4月8日中邮集团公司发布的吸收合并公告,北京、上海、广东等31个省市公司被中邮集团吸收合并。此举完成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承继合并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31个省邮政公司各自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和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并将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继续经营,31个省邮政公司的债权债务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全国各省新设的分公司相应承继。

  这无疑意味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管理架构由“母子分公司制”调整为“总分公司制”。 李清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按照此前的管理架构,中邮集团作为母公司,下设31个省级子公司,这些省级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自己的资产、名称,也有独立经营权,甚至亦有独立民事责任。在被吸收合并改为分公司之后,无疑将把人财物权限上缴给集团,仅仅负责业务。这样有利于集团层面的管理和控制,也有利于全网资源的配置利用率。

  李清喜认为,这是中邮集团深入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步骤。

  参照电信的改革,邮政体制应该形成“中邮集团-各省邮政公司-各市、县邮政分公司-邮政营业厅”的架构。如今此组织架构初步达成,随后中邮集团该做什么,如何利用架构优势发挥全网资源?

  倒逼出来的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上述不愿具名的中邮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跃居世界第一,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但2014年同样也是国内快递市场竞争最严峻的一年,量增利润不增。受此影响,中邮集团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仅有11.9%,而且绝大部分的利润贡献来自邮储银行,而非普通邮政和邮政速递业务。

  据该位人士透露,李国华对邮政业务尤其是速递业务评价是“相当不满意”。但是邮政速递业务的业绩不佳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缘故外,还有内部体制不顺畅的关系。在2013年底,EMS突然撤销准备多时的IPO时,曾如此解释道, “近几年快递物流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市场及监管办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高自身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决定实施战略调整,将组织架构由原来的母子公司制调整为管控更加有效,更适合网络型企业特点的总分公司制。同时根据经营需要,对直营区域范围、管理层级进行市场化的调整。考虑到实施上述重大调整将影响到上市进程,股份公司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

  这段话实际上不仅解释了中邮集团将母子公司制改为总分公司制的初衷,也解释了中邮集团内部的管理架构分立对网络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弊端远多于好处。

  这才促使了中邮集团痛下决心进行内部体制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今年2月份的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会议上,中邮集团总经理李国华明确提出确立“一体两翼”的经营发展战略。

  “一体”就是要以邮政窗口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两翼”就是金融翼和寄递翼。金融翼是指以银行服务为基础,包括保险、证券、投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及服务;寄递翼是指中国邮政所经营的各类寄递业务,要以电子商务寄递发展为契机,重新确立邮政在寄递市场的主导者地位。

  “重返主导地位”一句实际上折射了中邮集团目前在邮政速递业务的尴尬地位。仅仅在十余年前,快递业务收入的七八成都是被中邮集团占据,但近十年来民营快递迅速崛起,如今中国邮政所占据的份额不足两成,而且占比仍在持续下滑。

  反观其资源,事实上中邮集团拥有全国最好的网络资源。全国共有5.2万个网点,比起民营快递公司仅仅布点至三四线城市,中邮集团早就将网点分布到省市各乡镇,甚至最为偏远的边境区域。

  整体上市?

  中邮集团实施改革的深层次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中邮集团打算加强总部管控力之后,将会从全局层面、全网角度重新梳理产品与服务,避免出现以往速递业务与邮政业务出现过的“网商互搏”的局面。

  有业内专家也指出,在重新梳理全网资源之后,中邮集团有可能会考虑放开资源,对接市场需求。比如目前部分偏远地区邮政部分所尝试的承接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收效甚佳,不仅业务量大增,对网点支持亦同步推进。如果全国邮政的网络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话,那无疑收效更大,届时整个邮政末端会被大大激活,整个邮政业务的效益也会提升。

  也有邮政内部的专家担心,这样的开放会不会扶持竞争对手削弱了自己。他们指出正是存在这样的担忧,中邮集团迟迟不敢放开全网资源。

  业内专家指出,实际上对中邮集团来说,体制改革最好的红利应是兑现在资本市场。考虑到中邮集团始终需要上市,此前EMS上市又中途夭折,重新上市时需要更好的故事脚本,那届时最好的脚本无疑应该是整体上市。

  中邮速递IPO时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邮政集团的总资产为 42,717.07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472.34 亿元;2011 年营业总收入为 2,586.23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09.36 亿元。截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邮政集团对外服务网点达 5.2 万处,从业人员 88.9 万人。

  如果中邮集团整体上市,速递业务只是其中一个好资产,邮储金融更是一个资本市场广为欢迎的题材。届时,中邮集团的整体上市有望引爆整个资本市场。

  这或许是过于长远的考虑。就当下而言,中邮集团的组织架构改革亦存在风险。某省级邮政公司的管理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集团此前一直“管理能力偏弱”,如今加强总部管控力的话,不仅集团管理能力需要加强,集团的市场调研能力也需要提升,若是市场研究不够、不接地气的话,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反而不利于集团业务发展了。

  该管理层认为,就目前来看,该组织架构改革短期内不会产生多大变化,对各省影响也不大。需要看中邮集团后续会有怎样的措施来进行支撑落地改革,否则或流于形式。

  (编辑:喃喃)

中国邮政收编31个省邮政公司:政企改革难产近8年

“邮老大”集权 收编31个省邮政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的组织架构将由原来的“母子公司制”调整为“总分公司制”

  站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风口,政企改革难产近8年的“邮老大”终于迈出历史性一步。

  4月8日,中国邮政集团官网挂出一则《吸收合并公告》称,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与北京市、河北省等31个省邮政公司内部决议,并经财政部批准,中国邮政拟对31个省邮政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合并后,31个省邮政公司注销,中国邮政将承继31个省邮政公司各自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和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并将依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继续经营。

  中国邮政集团公告中特别提到,31个省邮政公司的债权债务由中国邮政在全国各省“新设的分公司”相应承继。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邮政系彻底由“母子分公司制”调整为“总分公司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有利于中国邮政的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高总公司管控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总分公司制改革

  事实上,邮政体系的“总分公司制”改革在2013年12月底EMS宣布主动退出上市之时就已初现端倪。据EMS当时官方表态称,主动退市背后的调整主要包括将组织架构由原来的“母子公司制”调整为“总分公司制”,同时将根据经营需要,对直营区域范围、管理层级进行市场化的调整。

  此次被吸并的31个省邮政公司就是过去“母子公司制”的主要载体。据了解,2007年,“邮老大”刚刚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中国国家邮政局正式实行政企分开,“省级邮政局”就更名“省邮政公司”,成为中国邮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过去31个省级公司通过改制虽然归属邮政集团,但依然是独立法人、拥有独立经营权。这次吸并以后,相当于取消独立权,改子公司为分公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总公司的控制力。”中国交运协会快运分会副秘书长刘建新对记者分析认为。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曾表示,从“母子制”到“总分制”最大好处是加强总部对下面的掌控力度,使企业更好配置内部资源,提高管理一致性,同时不断从基础能力方面得以提升来应对竞争。

  不过,刘建新指出,国有企业管控容易慢半拍,市场化程度和民营企业相比存在体制上的差距。尤其在我国中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省市邮政经营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中国邮政如何在提高管控的同时,给各区域充分的市场灵活性,是未来最大的考验,也是邮政系总分公司制改革的主要风险之一。

  市场化再进一步

  显然,“市场化”是邮政体系本轮改革的最大的任务和目标。

  刘建新对记者分析认为,总分公司制以后,中国邮政集团三大平台——中国邮政储蓄、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中国邮政速递(EMS)业务都将更好地统一调度。

  2014年6月中国邮政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在物流、电商、金融等领域全面开展深度合作,更是需要三大平台更好地协同,这也一度被视为邮政体系政企分开之后最大的一次业务转型和突破。

  不过,邮政体系改革推进的艰难与缓慢也是有目共睹。1998年,国家施行了邮电分营,邮电部成立了电信总局和邮政总局,对外品牌分别为“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邮政”。随后,2000年初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微博]正式成立挂牌,电信业的政企分开改革就此迅速开展;而邮政系直到2007年,才缓缓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中国国家邮政局实行政企分开。

  并且,虽然省级邮政局在2007年就已完成省级分公司的更名,直到2014年3月,全国362个市(地)级“邮政局”才完成更名“邮政分公司”。

  对于EMS有可能因为总分公司制改革而加速的上市进程,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确实有利于EMS更好处理好内部各省市的市场关系、权属关系和经营关系。但从市场表现看,EMS仍然还不是很优秀,并且严格说不是特别缺钱,应该不会忙于上市。能不能把握上市机会,主要在于整个邮政集团的内部考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9

主题

1974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80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邮政集团是什么单位?31个公司30个亏损(组图)


   














     

  百年邮储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450亿元人民币,中国邮政集团为其唯一股东。

  同时,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依法承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

  事实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老”储蓄机构――邮政储金局。

  1918年11月,民国中央政府颁布《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7月1日,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济南、汉口、南京、上海、安庆、南昌、杭州等11个城市率先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86年1月27日,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于当年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沈阳、石家庄、成都、西安、南京、广州、福州、长沙12个城市恢复开办邮政储蓄。

  2005年8月19日,国务院下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6年,国家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批准邮政集团公司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前的邮政储蓄只能做传统的储蓄、汇兑业务,改制为银行后,邮储银行有了很大发展。

  据了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5周年来,推出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佳信家美”消费贷款,绿卡通卡,福农卡,商易通,现金管理,票据业务,代理保险、国债、基金业务,本外币理财业务,绿卡外汇卡,信用卡等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近38000家分支机构,ATM总量已经超过3.5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2800万人,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000万户,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也相继推广上线,一个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多元化邮储银行网络已全面建成,从而让广大客户享受本外币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成为可能。

  在邮储银行覆盖全国城乡的38000多个网点中,其中70%的网点在县级以下地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40万笔、金额3100多亿元。

  2010年6月,邮储银行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的德国政府项目“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荣获“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服务“三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获得国际性认可。

  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12年2月底,邮储银行已经建立320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地市。2011年,邮储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6万笔,金额达到3900亿元;发放额较2010年同期增长1700亿元,增长率超过77%。

  邮储银行是基于邮政网络成长起来的银行。邮政企业从性质上说是公共服务企业,承担了社会普遍服务、公共服务的职能。

  很明显,邮储银行已经从中获得了回报。截至2011年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07年成立时相比资产翻了两倍多。成为国内资产规模第六大商业银行机构,仅排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后。

  百年邮储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450亿元人民币,中国邮政集团为其唯一股东。

  同时,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依法承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

  事实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老”储蓄机构――邮政储金局。

  1918年11月,民国中央政府颁布《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7月1日,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济南、汉口、南京、上海、安庆、南昌、杭州等11个城市率先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86年1月27日,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于当年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沈阳、石家庄、成都、西安、南京、广州、福州、长沙12个城市恢复开办邮政储蓄。

  2005年8月19日,国务院下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6年,国家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批准邮政集团公司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前的邮政储蓄只能做传统的储蓄、汇兑业务,改制为银行后,邮储银行有了很大发展。

  据了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5周年来,推出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佳信家美”消费贷款,绿卡通卡,福农卡,商易通,现金管理,票据业务,代理保险、国债、基金业务,本外币理财业务,绿卡外汇卡,信用卡等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近38000家分支机构,ATM总量已经超过3.5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2800万人,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000万户,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也相继推广上线,一个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多元化邮储银行网络已全面建成,从而让广大客户享受本外币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成为可能。

  在邮储银行覆盖全国城乡的38000多个网点中,其中70%的网点在县级以下地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40万笔、金额3100多亿元。

  2010年6月,邮储银行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的德国政府项目“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荣获“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服务“三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获得国际性认可。

  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12年2月底,邮储银行已经建立320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地市。2011年,邮储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6万笔,金额达到3900亿元;发放额较2010年同期增长1700亿元,增长率超过77%。

  邮储银行是基于邮政网络成长起来的银行。邮政企业从性质上说是公共服务企业,承担了社会普遍服务、公共服务的职能。

  很明显,邮储银行已经从中获得了回报。截至2011年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07年成立时相比资产翻了两倍多。成为国内资产规模第六大商业银行机构,仅排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后。














     

  百年邮储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450亿元人民币,中国邮政集团为其唯一股东。

  同时,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依法承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

  事实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老”储蓄机构――邮政储金局。

  1918年11月,民国中央政府颁布《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7月1日,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济南、汉口、南京、上海、安庆、南昌、杭州等11个城市率先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86年1月27日,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于当年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沈阳、石家庄、成都、西安、南京、广州、福州、长沙12个城市恢复开办邮政储蓄。

  2005年8月19日,国务院下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6年,国家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批准邮政集团公司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前的邮政储蓄只能做传统的储蓄、汇兑业务,改制为银行后,邮储银行有了很大发展。

  据了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5周年来,推出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佳信家美”消费贷款,绿卡通卡,福农卡,商易通,现金管理,票据业务,代理保险、国债、基金业务,本外币理财业务,绿卡外汇卡,信用卡等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近38000家分支机构,ATM总量已经超过3.5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2800万人,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000万户,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也相继推广上线,一个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多元化邮储银行网络已全面建成,从而让广大客户享受本外币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成为可能。

  在邮储银行覆盖全国城乡的38000多个网点中,其中70%的网点在县级以下地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40万笔、金额3100多亿元。

  2010年6月,邮储银行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的德国政府项目“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荣获“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服务“三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获得国际性认可。

  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12年2月底,邮储银行已经建立320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地市。2011年,邮储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6万笔,金额达到3900亿元;发放额较2010年同期增长1700亿元,增长率超过77%。

  邮储银行是基于邮政网络成长起来的银行。邮政企业从性质上说是公共服务企业,承担了社会普遍服务、公共服务的职能。

  很明显,邮储银行已经从中获得了回报。截至2011年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07年成立时相比资产翻了两倍多。成为国内资产规模第六大商业银行机构,仅排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后。

  百年邮储

  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450亿元人民币,中国邮政集团为其唯一股东。

  同时,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依法承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

  事实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老”储蓄机构――邮政储金局。

  1918年11月,民国中央政府颁布《邮政储金条例》。1919年7月1日,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济南、汉口、南京、上海、安庆、南昌、杭州等11个城市率先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86年1月27日,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联合通知》,决定于当年春节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沈阳、石家庄、成都、西安、南京、广州、福州、长沙12个城市恢复开办邮政储蓄。

  2005年8月19日,国务院下发《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6年,国家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批准邮政集团公司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北京揭牌成立,中国邮政储蓄的历史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前的邮政储蓄只能做传统的储蓄、汇兑业务,改制为银行后,邮储银行有了很大发展。

  据了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5周年来,推出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佳信家美”消费贷款,绿卡通卡,福农卡,商易通,现金管理,票据业务,代理保险、国债、基金业务,本外币理财业务,绿卡外汇卡,信用卡等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近38000家分支机构,ATM总量已经超过3.5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2800万人,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000万户,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也相继推广上线,一个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多元化邮储银行网络已全面建成,从而让广大客户享受本外币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成为可能。

  在邮储银行覆盖全国城乡的38000多个网点中,其中70%的网点在县级以下地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40万笔、金额3100多亿元。

  2010年6月,邮储银行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的德国政府项目“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荣获“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服务“三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获得国际性认可。

  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12年2月底,邮储银行已经建立320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地市。2011年,邮储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6万笔,金额达到3900亿元;发放额较2010年同期增长1700亿元,增长率超过77%。

  邮储银行是基于邮政网络成长起来的银行。邮政企业从性质上说是公共服务企业,承担了社会普遍服务、公共服务的职能。

  很明显,邮储银行已经从中获得了回报。截至2011年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与2007年成立时相比资产翻了两倍多。成为国内资产规模第六大商业银行机构,仅排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2-1 01:08 , Processed in 0.0550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