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07:13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学鹏
“我是一个热爱航海的英国人”,世界黄金协会(The World Gold Council)全球首席执行官施安霂(Aram Shishmanian)对本报记者说,“两周前,我与儿子在地中海航行,途中遇到大风大浪,这时就要找避风港, 但往往更关键的是指南针。在惊涛骇浪的夜晚,指南针便是帮助航海者辨明方向的忠实盟友。对于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来说,黄金就是一个避风港,但同时它更是指南针,能最终让我们到达安全的彼岸”。
世界黄金协会是由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金矿公司组建的行业协会,成员包括加拿大的Gold Corp公司、Alamos Gold矿业、Barrick金矿公司、南非的AngloGoldAshanti和美国的Newmont矿业公司等等,其联合伙伴还包括中国黄金集团。“我们不仅推广黄金,更是为黄金类金融产品提供解决方案”,施安霂说,“我们最近正在和中国工商银行(4.67,0.29,6.62%)合作,研发一种新的以黄金为基础的储蓄产品”。
毫无疑问,黄金是目前“热得烫手”的投资品种,它几乎单独地创造了一个“不败神话”。房地产和石油离顶点甚远,只有黄金建立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绝对性牛市:2007年初每盎司黄金620美元、2008年初830美元、2009年初为875美元、2010年初是1138美元,而截至10月14日,黄金创造了1386美元的新纪录,构造了加速上涨行情。以至于怀疑黄金投资价值的人将黄金视为“最后一个泡沫”。
10月13日,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施安霂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黄金在全球投资组合中比例至少应提高3.5倍
《21世纪》:一开始,想问一个投资者都很关心的问题,您认为黄金还会继续上涨吗?或者说黄金牛市会持续多久?
施安霂:要知道我刚飞到这儿不久,头脑还是晕的,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如此开门见山。坦率地说,我们不预测金价,我知道很多投行分析师会不停地预测价格,比如2000美元或者5000美元,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不会谈论明天或者下个季度的具体金价目标。我们提供的是黄金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的数据分析,从央行、黄金消费者、工业用途以及黄金开采等方面来发现市场变化。我的结论是,黄金现在不存在任何泡沫,它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金融工具。
《21世纪》:要知道很多人都质疑黄金,例如著名投资大师索罗斯,他称黄金为“最后的泡沫”。10年前黄金在300美元以下,全世界都流行“黄金无用论”,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说,“黄金是野蛮的遗迹”,黄金不可能再有机会回归其货币角色,纸币已经占据了绝对性的统治地位。但是,仅仅10年,风向似乎就变了。
施安霂:判断一个人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索罗斯总是说黄金是泡沫,但他又大量持有黄金ETF。“黄金是野蛮的遗迹”,凯恩斯针对的不是作为投资品的黄金,而是金本位制。
我暂时还不能判断黄金是否正在回归货币角色,但是黄金作为有力的投资工具,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的地位发生了转折性的崛起。目前全球经济是不稳定的,很多人低估了这种经济不稳定的长期性。全球金融危机让各国政府强化其拯救力度,各国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但经济并没有预期般的稳定复苏。实际上,未来经济稳定性将变得越来越差。
过去的全球投资组合注意力是放在高杠杆、高回报上面,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这是它们的风格。但未来全球投资组合会更加强调稳定性,规避风险。黄金则是一个完美的避险工具。
目前黄金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约只有0.6%,我认为未来几年内这个比例将会达到2%-5%的水平,这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水平。当然你会问达到这个比例之后,金价会处于什么位置?我还是不能做具体的价格预测(笑)。
6年内中国国内开采将“耗尽”
《21世纪》:黄金市场在需求方面的确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比如投资需求大幅度代替了消费需求,您是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的?您是否认为中国人或者其他的亚洲人,在未来会像印度人那样热衷购买黄金,黄金“重心东移论”的说法是否成立?
施安霂:我之所以强调“黄金不是泡沫”,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来自需求方面的可持续增长。的确,现在黄金投资需求比重上升非常快,从过去的30%上升到50%。更重要的是,黄金整体需求增长也非常强劲。这不是意味着黄金的投资“占掉”了消费。无论是黄金作为首饰的需求,还是黄金在工业应用上的需求都非常强劲。
印度是黄金首饰消费的大国,他们天生喜欢黄金,印度民间农村妇女的拥金量超过美联储8000多吨黄金储备,而且即使金价比年初上涨了23%,印度人还是继续购买黄金,印度强劲的经济会继续支持民间藏金。中国的私人购金也非常旺盛,我们认为,未来20年,中国的黄金首饰消费市场将增长50%-70%。另外,土耳其、海湾国家的国民都在大规模购金,从这个角度,我赞成“西金东移”的判断。
《21世纪》:当然,讨论黄金市场,不可回避的是中央银行的角色。中国央行在降低美元储备比重的同时,正在稳步增持黄金,但却不愿意从外部市场大肆购买,主要是利用国内的黄金开采来增加黄金,您认为这一状态会持有多久,中国央行是否最终会成为外部市场的重要购买者?
施安霂:我认为中国央行对黄金市场的作用非常正面,现阶段中国央行在外部市场购金还比较谨慎,他们是令人尊敬和非常负责的,他们担心激烈的购买会造成全球黄金市场的高度波动。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现在是1054吨,仅占其外汇储备的1.6%,非常低的水平。而且中国外储增长速度高于黄金储备速度,过去中国为2%,现在反而有所倒退了。即使考虑到中国央行恢复这个低比例,那么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量也应当是上升的。
中国国内每年黄金消费大约是450吨,而国内金矿生产量只有300吨,存在150吨的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从中国国内矿山的供应来看,过去10年他们的黄金开采量增加了84%,强度已经很高。但中国的已知金矿储备仅占全球已知金矿储备总量的4%,预计中国国内的黄金矿产资源将在6年内用尽。这意味着依靠国内的黄金产量是远不能满足中国的需求。
跟过去不同,全球各国的央行现在从黄金的净出售者变成了净购买者,他们开始重新评估黄金在货币储备中的地位,优化本国的外汇资产。按照《央行售金协议》,央行同意每年出售400吨黄金,但是现在各国央行仅出售157吨。以前最有意愿出售黄金的欧元区国家开始动力不足,开始停售,甚至反向购入黄金,成为活跃的购买者。在欧债危机时,无论是援助者德国还是希腊都不愿意卖掉黄金来筹集拯救资金。另外,美国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愿意卖掉2800多亿美元的黄金来拯救经济。
《21世纪》:现在整个世界到处叫嚷着“货币战争”,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日本干预日元力求贬值,很多国家竞相贬值来获取出口竞争力(争夺外部需求),纸币和纸币之间的比值——比如美元和人民币显得不真实了,因为双方都是浮动的,都可以随意贬的,于是,没有稳定的“地基”,这是否将会促使黄金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坐标?
施安霂:我认为黄金正在部分回归货币角色,就你所言,纸币之间相互比较已经没有意义了,它们都是不稳定的,应当用黄金为坐标来衡量美元,而不是相反。但是,过去的“金本位”制不太可能回归。
美元体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很多学者对未来的全球货币体系提出设想,比如周小川行长的SDR(特别提款权)设想,未来的SDR将包含什么样的元素?或者黄金是否会进入一篮子货币里面,比重多少?都是未知。海湾国家联盟也在酝酿类似欧元的共同货币,这是个一篮子货币计划,黄金将在这个篮子里面。所以说,黄金肯定会部分参与新的全球货币体系。
白银代替不了黄金
《21世纪》:在中国,很多人对黄金投资并不熟悉,他们主要还是关注房地产投资,所以说房地产投资是黄金投资的有力竞争者。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政府继续让货币泛滥,那么黄金上涨,房地产更会上涨。但美国的次贷危机证明了,美国在2001年以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房地产还是在2007年崩盘了,但黄金却创出新高。您是否赞同,泛滥的货币政策不一定导致房地产价格永远上涨,但却会让黄金价格上涨。如果在房地产和黄金之间选择,您会给出什么建议?
施安霂:我赞同你的看法。但是我不认为黄金和房地产之间是相互替代品,不是“两选一”。它们应当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一加一”。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太过于热衷购买房产,地产在中国人的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太高了,而且地产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购买的目的是自住还是投资,是否具有匹配按揭的收入能力,还有地产的迅速变现能力,以及国民对地产的热衷程度。我知道中国人是很喜欢房地产的,但德国人就不是很喜欢,他们喜欢租房子住。因此,中国人投资中地产的比例太高了,而黄金的比例太低了,我觉得黄金的投资比例应当会上升。
《21世纪》:那么在贵金属内部呢?你知道,现在白银也非常火爆,如果黄金和白银之间做出选择,你会有什么建议?
施安霂:白银最近价格上涨得不错,但是它是在复制黄金的走势,它是黄金的“影子产品”,黄金的走势影响白银,而不是相反。白银的单位价值要低于黄金,所以投资门槛会低一些,资金压力比较小,但其价格波动会比较大。
白银盘子比较大,供应会比黄金充足,黄金的开采增量是很有限的,但白银不是这样。另外白银的首饰和工业需求不像黄金那么强劲增长。过去白银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传统影印,但现在影印已经数码化了,不需要用白银了,白银的工业需求其实下降了。黄金则不同,无论是首饰、投资还是工业领域,都是强劲增长的。所以,白银不能取代黄金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