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多天没有来跟大家交流了。年底了,感觉每天都在忙。只能偶尔抽空秒一眼自己关注的品种,有时候一天只能抽出10分钟来大概看一眼,顺便看看自己的东西是否出售掉了。关注的品种是否有合适价位的货可以买一些。
今天过来一看,哦,调整了。但是看了看成交的价格,或许大家这一个星期天天看感觉不出来。可是对于一个星期没有关注行情的人来说,就是今天赛盘的价格,都是很可观的,或许会感觉,长江怎么涨到28了?一问才知道,前两天涨到过33的价位。哦,没啥遗憾的,早就卖了,或者22的时候早就买好放着了。毕竟新品种,谁都没个底。宋词也是一个道理,感觉涨的没名堂。跌了也无关紧要的感觉。笔者很少对一个品种参与两次以上。所以对于那些暴涨暴跌的东西一向敬而远之。 特别是一些为了上市而起价的东西,一般消停下来了,也就不关注了,除非和上市价格差价太大,可以关注下,但是这个差价,也需要理性判断,不能因为某交所虎上万了,就觉得市场价应该上几千了。事实大家也看到了,另一个交易所的价格不到1000,还是说的过去的。 近期的上涨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那就是逆向思维的后果。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某品种即将上市,要上市的人拼命的吸取筹码,上市的数量大家也看到了,真的很可观,185万发行量的金铜佛上市了30多万,04人大也是30多万,所以市场上一些没有上市的货源还有多少??排除一些收藏者手中的不参与市场的,几乎可以说,市场上,能流通的量,排除上市的量,有的可能连发行量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了。所以炒作起来,根本不需要费力就可以把价格做起来。只是很多人都觉得既然上市了,特别是一些过分上涨的,按道理说,如果不是上海的那个百分百,近期几个上市的品种不可能那么高。比最高价格少30%都是高价位,都属于透支了一定的涨幅的。当价格回落到市场无人问津的地步的时候,随便整下,不需要多大的资本,其价格就很容易起来。甚至很多品种比交易所的价格都要高。为什么?量在那里,市场并不是量多的地方了。
笔者一直在强调双方价格的靠拢。就是这个道理。文交所如果达到控量,价格自然会很高,如果达不到,就需要二次,甚至三次的补仓来使其价格更具有公信力。而市场在货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还能一直走低,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心,整一下那些已经上市,差价很大的东西。绝对会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笔者看来,某些交易所还是在压盘,不让上涨而继续增仓,为更远的将来谋取更多的货源。已经到了非常明显的地步。市场报复性上涨就很能证明这一点。也有说上市主力捞一票就走,留下烂摊子的。可是接盘的不一定就都是盲目的。反而是空涨更有危害。比方说虎,涨5000不行,涨6000,其中能告诉我,有多少是新资金接盘的么?真不是对敲么?现在真的成了骑虎难下了吧? 不多说了 ,随着两个03 04品种的上市,确实带动了先关年份小版品种的相继跟风上涨。回调是必然的,总不能一口气上到6000点,然后直接来个万劫不复的结果。要好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