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爱将

我喜欢的文章,只能看,绝对不能顶!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08-4-11 14:32:00

四月十五日邮市开始暴涨,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国家调研邮市的结止日.打折邮票太多国家会出重大利好刺激邮市,消灭打折.
                             黄金屋

                                         08    04    11


回复

使用道具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理财大师

Conversation With a Money Master

作者:BILL MILLER

译文源于 Global Perspectives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Learning From The Leaders

 

Bill MillerCFA)作为雷格梅森资产管理公司(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 In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 Money 杂志评为 20 世纪 90 年代最伟大的理财大师。以下问答部分,Fred H. Speece (CFA) 就投资组合管理特别是价值投资这一主题对 Miller 进行了采访。

 

    问: 作为投资组合经理人,你的业绩长期以来很抢眼。在目前高效发展的市场中,我们是否还有选股的空间?

    答: 我们认为市场是务实而高效的,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积极型的资金经理人通常会被淘汰。例如,2006 年 1 月 30 日之前 12 个月内,只有不到 35%的大盘资金经理人在市场中胜出,过去五年中这一比例不到 30%,过去十年中大约为 20%,过去 15 年中大约为22%。因此,平均来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市场已经淘汰了 70%多的积极型的资金经理人。资金经理人如果一开始就认为他们要积极地管理资金,强于大势,那么他们成功的几率就不高。但是,对于积极型的资金经理人来说,市场还是有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消极型管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指数的回报,而是指数回报减去成本。所以,资金被消极管理的时间越长,它们的表现与指数表现的差距就越大。反对积极型管理的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会弱于市场表现。但是,每年消极型管理的表现都弱于市场表现,指数回报与投资者回报的差距也越来

越大。为使资金的表现优于市场表现,投资者应该对一部分资金采取积极型管理。在目前市场上,我认为其中的一个变化是对冲基金的出现使得市场在短期内信息传递方面效率提高了。这样就提供了“时间套利”的机会,这意味着,从长远(3 到 5 年)内考虑公司的业绩,而非仅仅考虑公司一年的业绩,这样可以提高你优于市场表现的胜算。换句话说,在一个短期内信息传播高效的市场中,考虑三年要比考虑 3 到 6 个月会使你的投资行为更有效。当然,其前提是投资者是受基本面驱动的,而非投资技巧驱动,技巧型投资中,短期价格趋势驱动投资行为。

    问: 你是一个价值型资金管理人,你又是如何定义价值呢?

    答: 我们对价值的定义直接来自教科书上。任何一笔投资的价值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价的现值。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多数价值型资金管理人并不这样看待价值。他们使用了许多实用启发式算法,如 P/E, P/B, 股价与现金流比率等。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历史量度,竭尽所能评估价值,但是他们事实上并没有衡量纯粹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家庭作业还要包括在使用这些算法的同时,也要学习理论并将它运用到各种投资中。许多价值型投资者过于看重历史资料。正如我曾对我们的分析师所说,你所得到的关于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料都反映它的过去,而该公司的全部未来价值都取决于未来。所以,只有在未来与过去相似或者未来复制历史的时候,历史数据对于评估未来价值才有作用。 

    问: 投资者聘请你来承担风险,提高收益率。有人把你面对风险的方法和与Weaver 伯爵(前巴尔地摩金莺棒球队经理)进行了比较。那么你是如何定义风险呢?

    答: Weaver 伯爵曾说过,三连本垒打要比牺牲短打赢得更多的比赛。我同意他的看法。人们对频率和数量区分不是很充分,即:决策对错的频率和决策正确时获利多少、决策失误时损失多少的对比。许多人都希望决策正确的频率高一些。当他们确实正确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哲学上所说的“高认知门槛”。他们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以证实他们是正确的。结果,他们集中精力于他们决策正确的次数而非成功时获利多少。可能在决策正确是他们的收益率会达到 10%到 20%。当然,他们肯定会重新投资。从数学上讲,如果发生一次重大失误,损失可能会抵销许多次获利。 我们并不是要看平均水平。如果我们的某些次投资使你的资产变成 5 倍甚至 10 倍,或者象我们在戴尔和 AOL 投资时,资产变成 50 倍,这时所获利润要

用以补偿多次错误的决策,补偿多次投资失误时 10%到 20%的损失。 

    问: 你的投资组合如何体现你的所说的方法?转折在哪里呢?

    答: 与过去相比,当今市场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市场已不再因为异常估值让人满怀信心地投资而获得高额的预期回报。这是因为各个行业的估值水平都处于 98%区间估计。换句话说,只有 2%的情况低于目前估值水平。所以,问题就在于,加大赌注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因为各个行业、部门渐渐趋同,从理论上讲获利水平降低。

    问: 你认为股利和股票回购是公司发出的信号吗?

    答: 我们是长期投资者,因此我对公司如何分配资本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周转率为每年 15%到 20%,所需时间为平均 5、6 到 7 年。我们会对已经拥有 15 到 20 年的投资项目和拥有一到两年的投资项目做一次分配。但是,一般而言,公司分配资产的方式将决定我们未来收益情况。正如 Warren Buffett 所言,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 CEO,你拥有 15%股本,股息发放比率为零,如果你在任 5 年,你就能获得该公司在历史上累计产生的总股本的一半,

    不管该公司历史有多长。如果你按照高于资本成本的的回报率分配资产,那么你便创造了价值。反之,你则破坏了价值。所以管理层分配资产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至于股息和股票回购,我们仅仅是告知我们的公司一些数学原则。例如:我们告诉公司,如果他们派发股息,他们的股东的这些股息的平均回报率将为市场回报率。这些股息被支付给许多不同的股东。

    一般来讲,股东会重新投资。他们的收益率将为市场平均回报率,不会获得超额回报。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回购股票,那么股东将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因为该公司价值与风险调整后的未来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是相称的。所以,如果公司的股价大幅折价交易,那么管理层应该回购股票。如果公司的股票以平价或者溢价交易,那么管理层应该派发股息。以上是我们必定通告公司的内容。我的同事 Michael Mauboussin 出版了一本书,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问: 公司的业绩和业绩质量对你来说重要吗?

    答: 我们希望并相信分析师能仔细研究各公司的业绩及其质量。关于公司业绩质量,我们没有既定标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我们基本上不怎么重视业绩分析,如上所述,我们相信公司的价值在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所以,我们基本上主要关注自由现金流。

    我们十分关注正常的自由现金流。不管公司报告什么,他们的会计惯例是怎么样的,我们都透过报告去分析他们的自由现金流。从历史的角度讲,我认为这种做法让我们在几年中受益非凡。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都会低估会计方面的异常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例如:有些公司使用销售收益会计方法(gain-on-sale accounting)。我们会说:“我们懂销售收益会计,所以,谁在意呢?我们可以看懂并将其转化为组合会计(portfolioaccounting),我们可以作调整。”但是事实如何呢?只要公司从销售收益会计法转变成组合会计法,公司股价就下跌。所以,我们最终认识到,仅仅我们自己看明白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这样想。

    问: 你用估值模型来制定目标价吗?

    答: 我们运用多变量模型。只要有人用过的估值方法,我们都会使用。只要有证据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我们就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历史关联,也可以是 DCF(折价现金流)模型、DDM(股息折价模型)、或者 LBO(杠杆收购)模型。事实上,考虑到市场的短期特征和私募股权的巨大影响,LBO 在目前要比其他几个模型更有效。所以,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更加重视 LBO 模型。

    问: 私募股权规模大,表现活跃,其投资者已经不能找到足够多的未上市公司,所以,私募股权已经开始进入公众市场。那么,私人市场估值和公众市场估值的传统差价会缩小吗?

    答: 这种差距正在慢慢缩小。部分原因是私募股权非常活跃,公众市场估值非常引人注目。按照目前的融资速度,许多公司都进入了私人市场。当 PETCO 宣布要以 49%的溢价进入私人市场后,一定要注意到他们相信可以以此获得超额回报率。各种各样的交易显示,私募股权投资者投资于这些公司,不用等到公司上市,而仅仅是将公司转卖给其他私募股权投资者就已经获得巨额回报。因此,我认为,公众市场估值才有真正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大市值领域,主要是因为超大市值的公司太大了,不可能回到私人市场。

    问: 基金经理人也许在估值模型的数学计算上花了很多时间,以致没有时间去分析公司管理层。你认为和公司管理层一起探讨是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答: 你的时间跨度越长,和公司管理层进行探讨效果就越好。仅短期投资的话,我认为和管理层探讨不会给你带来很多利润。管理层在短期内,是受《公平披露条例》约束的。如果你刚刚接触一个公司,你就不那么了解公司的某个 CEO 和 CFO 过去的行为。我认为,如果你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已经 3、5 年甚至达 10 年之久,并且和该公司的管理层有广泛的接触,你就可以注意到公司管理层回答问题的微妙之处和他们思考战略等问题的方式。

    Buffett 曾说“无知不是我们这一行的优点”,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所以,对于任何知识、信息来源,只要你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你都会有用。公司对外总是尽量美化公司的现状,管理层很少会告诉你公司的状况有多糟糕。但是,通过长时间接触,你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所以,通过和管理层保持联系,你可以试着了解他们如何看待公司,他们的看法近几年内会有什么变化。

    例如:几年前Amazon.com 股价每股下跌 7 到 8 美元,除了该公司的总裁 Jeff Bezos外,我们公司是他们最大的股东。在一次晚餐上,我问他:“Jeff,你最近在忙什么呢?”Jeff回答道:“去年我花大量的时间在我们的财务状况,特别是现金流上,今年不同了,我在关注客户的体验。”

    我想:“这种想法真好。”Jeff 的回答告诉我他已经不再担心公司的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简单地说,过去 12 个月内他一直都处在防御状态,而从现在起,他开始发起进攻。Amzon 的股价告诉你该公司正处于防御状态。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信息对那时的投资是何等重要。

    问:当你和公司经理交谈时,你是事先准备好话题,还是海阔天空,泛泛而谈,然后从谈话中洞察出一些东西?

    答:事实上是一定要洞察秋毫的。比如:Pfizer(辉端)公司来到我们公司,带来了他们的整个管理队伍,包括首席医药管。我们公司不是辉端公司的大股东,持仓大概有几亿美元,仓位不算很高。但是他们谈到的一个话题是制药行业正在研发的药品项目的性质。几年来,我们医药股的持仓一直很低,因为我们知道在过去 10 年中,正在研发的药品项目的边际生产率在不断下降。这也正是为什么该行业的市盈率降低。因为,实际上,研发项目不断下降的边际生产率就意味着未来边际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会降低。

    我问道:“该项业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有哪些我们需要了解的?有哪些一般投资者不了解的?” Hank McKinnell 答道:“他们不知道,从处在研发的药品项目的周期性来看,我们研发的边际生产率正在提高。”

    这要是真的话,那就太棒了。于是,我问道:“你有证据支持这些吗?”他答道:“当然。”他列出许多数据,说明许多药品经过第一阶段后,在第二阶段获得成功。过去,通过第一阶段的药品中,只有 40%的在第二阶段获得成功。现在,因为使用了新的药品发现程序,70%的在第二阶段可以获得成功。接下来,Pfizer 报告称,他们实际上提高了指导(Guidance),公司这一举动实在有意思,因为他们卖掉了消费产品业务部,该业务部的估值已经远远高于制药业务部的估值。在报告中,他们稍微提高了指导业务部,并且提及了处在研发阶段的药品项目。所以,有很多证据显示,目前边际生产率正在提高。

    在几大制药公司中,Pfizer 的市盈率最低。目前,该公司是股息收益率最高的公司之一。Pfizer 宣布该公司将回购 170 亿美元的股票,但没有透露具体将如果处理股息。但是 Pfizer发出的信号强烈显示公司股息增长至少是两位数。那么公司 13 倍(按明年的 EPS 计算,应该为 12 倍)的估值将会下降多少呢?我认为不会下降很多,特别是当边际资本生产率不断提高时。如果股息从 3.5%开始以两位数增长,而且估值没有降低,那就意味着接近 14%的内在回报率,而隐含的市场回报率是 7-8%。这似乎很容易。现在问题是目前没有人关心Pfizer。过去几年中,该公司业绩表现不佳,所以每个人都说:“没有紧迫感,谁在乎呢?”

    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关心的是相对于市场的内在回报率,因为我们在那里投资的资金要比在别地地方投资的多。

    问: 那么,你认为提高股息是好消息吗?

    答:10 年来,Pfizer 每年都提高股息,但更重要的是,公司相信他们能够继续提高股息,虽然从一开始,他们的股息就高于市场平均股息。25 年前我第一次见到 John Neff 时,我们比较了各自的投资组合,他说:“你的投资组合很好,但是,收益率如何呢?好像低于市场水平吧。”我说:“John,我知道你喜欢高于市场水平的收益率,但是,我们都知道一项资产的价值比不取决于它的派发股息的情况如何,除非你认为市场系统地误估收益,或者你能够配置投资回报以获得高于市场水平的回报率。”他说:“是啊,我相信两者都可以。”然后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的投资组合有很高的回报率。”所以说呢,John 在那时投资行为就非常的理性,正是这种理性成就了他作为一个出色的资金管理人的美名。

    问:许多大股东去会见安然公司的 Kenneth Lay 时,Lay 对他们撒了谎。你是如何防止这种欺骗呢?

    答:简单地说就是你无法保护自己不受欺骗。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掩饰公司状况的管理层的影响,或者你可以认为我没有在清晰地回答你的问题。但是 Enron 给我们留下了不可摸灭的阴影。我们刚买下 Enron 的股票,接而连之的就是这家公司的破产消息。我们想方设法去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就算是对我们相当感兴趣的公司也如此。我见过Jeff Skilling 好几次。 在富布斯(Forbes)杂志上,Enron 也被视为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而 Andy Fastow 也被评为最佳 CFO。但我们一直认为公司还是被严重高估了,无论它的收益如何快速增长,却始终不能覆盖它的资本成本。这种情况就是红色预警,正如我 25 年前 CFA 考的 W.T Grant 的经典案例分析一样。

    所以很明显,Enron 不能持久保持这种情况。但是,当它开始减缓增速,看上去开始可以达到资本成本,我们于是在这个时候介入。当公司的股价严重回落,我们开始搜索原因,解析每项硬资产(hard asset)和对应的债务。我们开始了解所有的帐目下的收支。虽然不完全透明,但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假设帐面外合股人资产是零,同时我们也假设公司可以偿还它的债务。我们将所有的资产都做了深入的分析除了交易这块. 我们将交易估值在 20 到 30 之间,假设在可融资和投资的前提下。鉴于此,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开始时是十块不到,紧接着一路下滑至 3 美金—我们投入了 3 亿, 之所以这么做是认为整体来说还有有收益的。 这次下跌是在 2001 年—大致是 911 之后。我们认为,下跌至零又有 10% 的可能性,根本没有想到会存在欺诈,但是不管如何,Enron 如果失去了融资的能力,变成零价值也不是不可能。我们当时认为:“OK, 好吧,就算它是零,我们是否还是可以选择它呢?投资多少是值得的?我们的投资组合还是可以优于大盘,当它到达零价值的时候?”然后我们调整了我们

的仓位。结果是:我们平均买入价值是 7 元左右,却以 80 美分卖出。在短短 60 天内我们损失了整整 3 亿美元 –有史以来在最短的时间内的巨大损失。但是

那年我们仍然跑赢了大盘,所以还算不上是个灾难,虽然也离灾难不远了。

    问: 对于价值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缺少耐心和价值陷阱”— 比如把一支垃圾股看成是有价值的。 你曾说过你会无情地降低评级。对于有这样的见解的你是如何让自己的客户远离价值陷阱的呢?

    答: 几乎所有的“价值陷阱”都是由于人们用过去的资本收益率和估价来臆测今日的情况。人们会说:“噢,这只股票的历史倍数是 X, 现在只有 0.8X 了。那么就有投资的机会了。”或者他们会说:“看看过去五十年制药公司发展得多好,现在它们的股价算便宜的。所以,现在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问题在于,在大多数“价值陷阱”中隐含的正是该行业基本面的恶化。市场通过逐渐降低这些股票的价格来体现这一事实。所以,实质上我们一直注重的是未来的资本收益会如何而不是过去的表现。我们考察的是未来资本收益和管理层将如何积极而有效地使用资金来使我们避开那些“价值陷阱”。我们犯过许多其他的错误,然而在这点上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

    问: 报业股票的价值陷阱也许比制药业处于周期循环中的更早期阶段。您的姐妹旗下的一家机构——私人股本管理持有许多报业股票。对于这个行业,您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答:报业股票像是“价值陷阱”或者至少在过去几年中看上去像。他们的长远发展受到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私有股本管理的团队也知晓这个情况,且他们的长期收益率保持着优良记录。对他们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报业股票上究竟获得了多高的收益。

    我们持有的伊斯曼柯达公司(他们现在也以同样的方式持有)正面临着由于技术革新带来的长期挑战,这与报业面临的情况类似。有一点不同的是从胶卷到数码相机的变化太快了,使得柯达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应。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是我们认为柯达公司已经度过了最艰难时期,未来几年会比过去几年发展的好得多。报业长期问题的显露要慢得多。那给了报业更多时间来做出反应,然而我认为这也导致许多人反应迟缓。

    大概一年前,我出席一个关于新旧媒体的报告会。当时沃伦·巴菲特也在那里。他举手问道:“如果互联网的出现早于报纸,你认为现在我们还会有报纸吗?” 思考过后,答案很快给出:“不,我不这么认为。” 我记得巴菲特这样答道,“那就是你对报业未来所应该知道的全部。”。

    一段时间前,易趣的 CEO 梅格·惠特曼告诉我,他们的分类广告业务开展的很不错。她指出在网上浏览分类广告要比看报纸来的容易得多。而后还有电影业。我想对于一些重要的报纸来说,电影广告收入大概占了 10%的广告收入。比起影片预告片花,报纸广告究竟能吸引多少客流量?我认为报业的电影广告收入将大幅减少。我能理解索尼公司正在考虑在网络时代是否应该把钱投在报纸广告上。所以,挑战正在扩大。

    许多报业股票以 8 到 9 倍左右的息税前摊销及折旧前盈余额在交易。但是,报纸的发行量在下降,他们的收入增长率在下降或者至多是增长不足的。那么,当你可以以 5 倍的息税前摊销及折旧前盈余额购买定购额不断上升的 Sprint Nextel 为什么要还买报业的股票呢?毕竟,Sprint Nextel 的定购业务与传统报纸是一样的。

    问: 有时候,分析师会不知不觉地从相信某事会发生陷入希望某事会发生。但是你所依赖的这位分析师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你会如何帮助分析师和你本人避开这种事情?

    答: “希望”这个词是致命的。我们非常关注分析师的描述和语义。当“希望”这个词开始出现就糟糕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我想”,“我相信”,甚至是,“我有自信地感到”,而不是简单的,“我觉得”。当“我觉得”或者“我希望”开始出现,情感就占了上风。

    问: 这类空话充斥于华尔街卖方研究报告中。你是用你的那些研究来控制他们的偏见还是坚持采用机构内部的研究?

    答: 现在,我可能会浏览卖方研究报告,但几乎不去阅读任何一篇。只有在它们与一些特定的名字有关系时我才会注意。

    大多数卖方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既不把工作结构化,也不说明他们所做的与我们想要的是一致的。我们很期待我们的分析师们,能够找到在某个行业、部门或公司里拥有最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分析师,并阅读他们的分析报告。

    问: 你好像非常依靠你的心理学和哲学背景来做投资分析。这是个特色吗?

    答: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工具箱来工作,对吧?我没有 MBA 学位,也没有学过财务。跟我交谈过的多数人都能发现。我是 CFA。这是我能从事这份工作的开端。但是事实上,我的技术工具箱里装的是分析性哲学。这就是我做这份工作所依靠的,并且我觉得很有用。但是,这些就是我所有的工具了。

    我相信 Charlie Munger 所说的:“如果你对心理学 101 和经济学 101 两门学科中的大多数知识都有基本的了解,且你能够适当地将它们结合起来,那么它们能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我觉得这句话很对。你不需要对心理学很了解。只需心理学 101 就足够。

    问: 你认为跟踪误差、基准和信息比率对投资者来说是有用的工具吗?

    答: 客户们会问应该用什么基准来衡量我们,我们说可以用任何他们想用的基准。我们会做我们该做的。我们有一定要做的事情,无论他们怎么衡量我们都可以。我们尽力让客户或潜在客户理解我们投资组合的建仓过程,那么信息比率可能比跟踪误差或基准较有效。信息比率可能在某些时候为客户提供相当好的指标,来判断投资经理究竟表现如何。关注跟踪误差的人不应该雇我们。我们不去想或关注它。

    问:你有基准指数吗?

    答:我们雷格梅森价值信托基金的基准指数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但我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并不参考标准普尔的“看好”、“看淡”和“预测”。如果我一定要在 S&P500 指数中的每个行业都持有一定的仓位,那么,在年底我就知道下一年我所面对的既有最好的行业,又有最差的行业。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经过这样一个一定会让我面临最差的行业的风险的过程呢?如果我确实是进入了最差的行业,那可能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或者是因为我是出于长远的考虑而非短期考虑才介入这个行业的。但是在 3 到 5 年内,我不想在真正糟糕的行业冒风险,也想最大限度地介入真正优秀的行业。

    问:你有个单列的巨资账户,账户资金过大可能会影响你的选择。那么你又是如何将这一劣势转化为优势呢?

    答:我们的组合大约有 650 亿美元,其中的 400 亿到 450 亿美元是投资在同一种风格的股票上,即美国的大盘股。大盘股可以吸收远远大于 450 亿美元(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在过去 5 年中,这是市场上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所以可以预期这个板块未来回报率会很高。

    我们告诉潜在的客户,我们所投资的板块既有好消息,又有坏消息。坏消息是,目前我们大幅弱于市场表现,因为这些大盘股今年表现不佳。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将客户委托给我们的资金翻番、甚至翻两番,我们相信在未来 5 年中,我们会做得很好。如果美国的大盘股和中盘股表现如 1999 年的表现一般,那么,从绝对数值上讲,我们可能不会做的那么好,但在目前,我们几乎可以无限制吸纳资金。

    问:你进行操盘的时候是如何不让别人发现的呢?

    答:我们的操盘组长和我们共事已经 15 年了,他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我们有一个年轻的交易队伍和他一起工作。

    在早年,我们在“培训”(委婉地讲)经纪人不要向外人透露我们的名字时,碰到了很多麻烦。他们知道我们对泄密行为将给予严格的惩罚,一般来讲,几年之内,我们不会再给他们业务做。但现在,我们不用再担心人们对我们所从事的事情了解的太多。

    当我们买入时,我们和其他投资者一样,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我们买的大部分都是别人想卖的,我们卖的大部分都是别人想买的。我们倾向于和市场背道而驰,这样操作比较容易一些。

    问:最近 Pfizer(辉瑞制药)和 ScheringPlough(先灵葆雅)公司业绩不佳,但我相信Fred Hassan20034 月以来一直担任 ScheringPlough 公司的 CEO,有能力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公司价值。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我们目前没有持有 Schering-Plough 公司的股票,但我们确实非常尊敬 CEO 和他过去的业绩。对于我们来说,更多是出于估值考虑,而非管理层的考虑。

过去,产业集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现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任何产业和行业,我们一般要求我们的分析师放弃他们所信赖的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最佳平衡。所以,理想的状况是,在同一个行业中,我们只持有一到两家的股票(不是现在,是过去)。所以,如果我们持有辉瑞制药的股票,我们一般就不会买 Schering-Plough(先灵葆雅)和 Merck & Co,或者其他公司的股票。

    问:你会因为股票期权倒填日期改变投资吗?

    答:我们是 United Healthcare Corporation (联合保健公司)的大股东之一,这个公司就发生了倒填日期问题。我们与董事会、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ill Maguire 以及主要负责调查这件事的人员都交谈过,尽管由于 FD 条例他们不能告诉我们全部消息,但是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有了大概的认识。

    我们无法预料这件事情的结局,我这里只能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那就是我们不能确定没有发生倒填期权日期的事情。这与微软公司有些类似,他们每一个季度会以最低的价格给员工以期权奖励。如果这是以公司规章的情况出现,那么就不存在倒填期权一事。也就是说 Maguire 有权决定期权日期,所以说这件事有些含糊不清的地方。

    不过我们以前也意识到了倒填期权的存在,比如偶尔有的公司以超低的价格出售期权,对这件事我们会更加留意。所以总的来讲,倒填期权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在六、七年前就有学术论文对此予以关注。在相关会计法规出台前,我们总是对这种重新定价出售期权的做法作出强烈的反应,简直要被逼疯了――直到一篇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公司重新制定的价格通常都是或者接近最低价格。“好吧,明白了,这就是内部低价购买。” 此后,一旦公司重新定价我们都会吵嚷一番,然后再去买它的股票。而且这种做法屡试不爽。

    问:在美国的大盘股估值问题上,你一直比较乐观,或者至少中立。而很多其他的分析师对美国的股票持悲观态度――毕竟总利润率和宏观层面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请问你对美国股市总得看法如何?

    答:我们的观点是这种从面到点的分析是非常危险的。利润率确实是处于高位,但有趣的是如果从长线的角度研究利润率,你会发现趋势是向上的。

    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 LLC 的 Jeremy Grantham 对中值做了回归研究。我对中值从体系上认识一直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值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如果你可以确定中值并告诉我说这是稳定不变的,那我就回去买,但我并不能确定。

    从历史的角度讲,美国股市中的大盘股比中小盘股价格要低,从资产收益率和再投资收益率角度来讲,也是如此。基本上再投资风险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事情。

    我们还拿微软来举例,公司宣布斥资 400 亿美元回购其股票。我认为此举将缓解投资者对于再投资风险的担心。由于微软公司有风向标的作用,我们预测其他公司会纷纷效仿。这也是我们对美国股票保持乐观的原因。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我认为判断哪些行业或公司具备未来高回报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看此前五年到六年投资回报率最低的情况出现在哪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过去一段时间回报率最低的就是超级大盘股,而其他的品种如中小盘、商品期货、新兴市场都表现抢眼。

    很多人指责家得宝(Home Depot)的 Bob Nardelli 和通用公司的 Jeff Immelt, 因为这两家公司的股票的都缩水近半。但是这两家公司的业绩都是不错的,我认为这也不失为一项未来高回报率的指标。

    问:您认为在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所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可否于我们分享一下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答:安然是我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损失了最多的钱。

    我相信你们都没有也不会再犯我犯过的错误。SALANT 公司是一家制衣公司,其下曾有 PERRY ELLIS,我们在基金创立之初也就是八十年代初就以每股 10 元的价格买入了这支股票。随后美联储于 1984 年提升了利率,导致经济略微减速。SALANT 也面临包括国外竞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终于倒闭。但是我们并没有卖出公司的股票。我见到了公司聘请的新的 CEO,那时公司的股票以跌致每股 1 美元。这位新任 CEO以扭转乾坤著称,他为我描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图。我想,“不错,听起来很好。”我们在此时反而积极补仓。公司的股票从 1 美元升至 30 美元,我不禁非常得意。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这位后来的 CEO 开始大举兼并,而此时美联储进一步提高利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这家公司第二次倒闭了。于是又一位 CEO 雄心勃勃地上任,“我们一定能够还清债务,毕竟我们有很好的品牌。”我安慰自己,“上一次我赚了 30 倍,这一次为什么不呢?”于是我又进行了补仓,如果我们记错的话,在公司第三次倒闭之前,股价也确实升到 20 美元,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抛掉。

    最后我抛掉了这家公司,并立下规矩,三次倒闭的公司坚决抛掉。

    今天的风险控制就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风险控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一位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的高级经理最近对我说由于客户不喜欢振荡的市场,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客户们不惜重金来回避市场风险。他给我举了这个例子,“三年前,我们以每股 13 元的价格买入麦当劳公司,当股价跌至 12 元的时候,风险管理委员会告诉我们已经跌了百分之十了,我们必须抛出这家公司。我们说服了他们让我们继续持有这支股票。几年后,随着菜单的更改和其他措施,公司的股票增长了两倍。

    问:你的大部分基金没有购入能源类股票,但是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能源类股票是有投资价值的,你会改变对这一行业的看法吗?

    答:我们一直在反思自己做错的地方和今后要改进的方面。我们的投资组合里确实缺少能源类公司。

    我们的投资组合是建立在可能性加权基础之上。我们错就错在过分重视长期数据而非短期数据。这与行为金融学中分析的投资者倾向性刚好相反。如果我更警觉一点就应该认识到,每一次全球性的衰退特别是伴随商品价格回后,需求曲线都会随着经济转好或商品价格反弹而发生转变。根据历史经验,这种上升的趋势将持续十八个月至四年。

    事实上,我们的一位投资组合经理在 2003 年末是确实根据以上分析和有利的估值基础,提出买入能源类股票。我们差一点将它建立在价值信任体系中,但是 2003 年 12 月这些股票纷纷上涨――我们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价格,所以我们就放弃了。

    问:你认为在聘请投资经理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呢?

    答:我的一个好朋友 Dick Strong, 他现在已经不在这行做了。早在 20 年前他就告诉我对基金资助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近期收益。所以能够获得最好的季度收益和年度收益的基金经理会获得最大的青睐。我们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假设你有 5 位基金经理候选人,他们的长期表现都很好,但是其中一位近期表现突出,为什么不聘请他呢?过分关注近期表现就是最大的通病。与之相关的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关注短期的业绩表现。

    这些错误都可以归咎于基金赞助人过分关注我们的结果――业绩,而不在意过程。他们应该认识到只有从长期角度来看,业绩才会等同于过程。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分红和回购股票,一年前 DELL 公司的股票市盈率是 17 倍,而且由于公司几乎所有的收益都用于回购股票,其市盈率有逐年下降之势。你对此如何评价?

    答:过去的 5 年中 DELL 的股票回购计划进行的并不成功。我们 1995 年到 2000 年初一直持有该股票,随后其股价一路下行,最近我们又进行了补仓。

    DELL 和许多科技类公司都犯了回购股票的错误,他们定期回购股票以抵消摊薄的可能性。这样做错就错在实际上是将股份从公众投资者转移到管理层和员工手中。这样做完全没有考虑到转移股份的收益率。我认为不应该为这样的资本利用方式找任何借口。现在 DELL 已经改变了以前期权的做法,公司上个季度回购了 2.5%的股票。根据我们多因素模型测量公司的估值达到 40 美元。我们认为如果此时介入该公司,收益率要比分红更加可观。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到一两年前回购股票的过程中,他们的创建者和总裁 Michael Dell 自己并没有参与回购,而现在他自己也开始买公司的股票。我将之视为一个信号,即管理层开始认识到公司的真正价值。

对于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任何回购股票的行为都应该首先清楚公司价值几何,未来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是多少?如果公司以低于其价值回购股票,管理层的行为是在创造价值,反之则是在贬低价值。

    问:你对汽车行业的看法如何?你如何看待 GM, Nissan 和雷诺公司的联合意向?

    答:我们曾经是 Chrysler 的大股东,事实上我们与 Kirk Kerkorian 打过多次交道,包括 MGM的赌场和影视公司,以及 Chrysler。通常情况下,和 Kirk Kerkorian 的同步操作一直有不错的回报。

    我们这一次买入的是 GM 的长期债券,而不是股票,今年以来公司的股票走势很好。我们对两家公司联合意向很感兴趣,但是对其长远前景尚不确定。GM 的养老金计划近期将浮出水面,我们对此也非常关注。

    我们认为公司股票没有达到我们的安全边际要求,所以没有介入。另外从机会信托中购买了 LEAR 公司。我们对 GM 的股票不如债券那么有把握。

    问:最后您有什么建议送给大家?

    答:我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了巴菲特(Buffett)的一个朋友 Bill Ruane,他对我说曾经有人问他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什么,他让那个人去读《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 by Benjiamon Grahamand David Dodd)和《精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by Benjamin Graham),以及 Warren Buffett 的所有年报,那里面有投资者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我深有同感。两度世界扑克系列大赛冠军曾经说,“赌博只需要了解 3 点,第一你的赔率应该是 60:40;第二管理好你的钱; 第三,你要了解你自己。如此简洁的建议却已涵盖投资者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60:40 的赔率意味着你知道自己胜算比较大,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管理好你的钱就是说你打算投入多少,百分之 1,5,还是 10?在资产投资方面,比起均值方差分析,我更推崇《财富公式:你所不了解的击败赌博机和华尔街的科学赌法》。(Fortune’s formul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by William Poundstone)

    最后,你要了解自己的心理以及自己在逆境中会作出何种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问题报表

                —证券分析师能够甄别盈余管理与真实财务数据吗?

Into the Breach

By Susan Trammell, CFA

译文源于 C FA MA G A Z I N E / MAY- J U N E 2 0 0 7

 

    很多人认为随着愈来愈多的会计准则、报表和指导方针被采用,上市公司进行盈利操纵的几率也愈来愈少,但是这些人显然低估了管理层的胆量(与会计师相比而言)。一项对财务高管的调查显示,在衡量业绩和披露信息方面,401 名被访者中,高达 78%的高管倾向于放弃长期经济价值以达到盈利预期。

    如果一家公司预计盈利低于预期,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酌情减少支出。调查中,80%的被访者表示会酌情降低研发、维修、广告以及其他领域的支出,另外 55% 的被访者表示会延期开工新项目,其他类似的做法包括在当季而非下个季度计入利润,向用户提供激励购买政策,减少储备,延期支付费用等等。

    20 位高管中的 15 位被访问时表示只要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范围内,而且代价不太大的情况下,愿意采取上述措施。尽管深知这些措施未来会损害公司的价值,财务高管们宁可铤而走险而非遵循会计准则原则。

    正如管理者们所指出,商场变化莫测,远非报表上数字所显示一般,而偏偏资本市场钟爱预测,这样导致上市公司认为自己有“义务”为了达到预期进行盈利管理—对于这一点,恐怕证券分析师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对于那些一直跟踪财务报表的分析师又是难上加难,因为公司的做法实际上对未来价值有害无益。

    价值尺度

    在我们的调查中,盈利被外界认为是衡量公司最重要的尺度,其获得的关注度比收入或经营

    现金流高出三倍之多。“高质量的盈利数据不一定是保守的,”Crotty,CFA 持证人,是一名首席投资顾问兼股权投资策略组合经理,“我们所谓的高质量的盈利数据应该是反映一家公司本质的经济情况以及实际运作。”换句话说,对分析师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公司的盈利是否来自其主营业务以及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充分反映公司的实际运转情况。资历丰富的分析师熟知公司的安排,并能够对自己的研究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计假定会在脚注中以小一号的字体注出,分析师可以从中发现公司是否在会计报表中做了手脚。而通常分析师只会关注那些更加明显的数据,而不会对部分数据细加审查,比如存货估值、预提坏账准备、养老金会计、延期税项以及贷款损失计提等等。对高应计制的公司,比如采用完成百

分比会计准则的公司,更是应该敲醒警钟。

    现金与盈利相比可以更可靠地反映出公司的运转,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外界普遍认为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远不如盈利和预估盈利重要。“很多人以为现金流报表无可挑剔,殊不知这也会被做手脚。”Crotty 指出管理层可以将融资或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转移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项下,或者反过来做。

    Marc Siegel, CFA 持证人,作为华盛顿金融研究与分析中心(CFRA)的全球总裁,曾经发表一篇题为《现金流报表的惯用会计伎俩》的文章,文中粉碎了现金流作为衡量业绩最高尺度的一些“神话”。他写道,“一些会计手段被用来要么提高经营现金流,要么粉饰不可持续的现金流。”以下四种方法经常被用来掩饰公司的真实现金流情况:拉长应付款项的时限。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放慢支付供货商货款的速度。最终供应商会发难,迫使公司接受更利于他们的条款。分析师需要监测并计算公司延长付款的时间。应付融资款项。这是变相延长偿还短期债务的时限。例如,公司让一家金融机构向卖主支付当季货款,然后在下一季度将款项打入金融机构,以此来控制经营现金流。分析师看到报表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多出一家金融中介机构,而在正常的交易中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应收款项证券化。非金融机构会将长期、高质量的应收款项转移至某一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利益实体名下,以使其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收益增加会使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提高。另外,管理层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将转移应收款项的帐面价值与应收款项的数额之差(即收益)体现在报表中。更加激进的做法是将之直接计入业务收入下,或者用之抵消经营费用或计在经营收

    入栏以下的“非经常发生项”下。

    回购股票。上市公司会回购股票以抵消因行权而摊薄的股本。行权的税收收益可能被计入经营现金流,而现金支出会则被计为融资活动。经营现金流随着行权的增加而增加,而现金支出会在现金流报表中计入融资活动项下。

    七宗罪

   “随着市场人气走高,股价一路上升,公司也受到了钻报表空子的诱惑,”Christopher Laudani,是空方代表,他的公司就是要找到会大幅下跌的股票,“很多前年,Howard Schilit 分析了一系列报表惯用伎俩,有些现在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当前的热门行业,你总能发现做过手脚的痕迹。”

    Howard Schilit 于 1994 年建立了华盛顿金融研究与分析中心(CFRA),旨在开展前瞻会计研究与尽职调查。他曾经列出 7 项上市公司最有可能操纵财务报表数据的方面:

    一:过早将问题收入记录入帐;

    二:计入假账;

    三:以一次性收益提高收入;

    四:将当期费用前移或后移入帐;

    五:不计入或不适当地减少债务;

    六:将当期收入转移到未来;

    七:将未来费用作为特别费用移至当期。

    随着服务在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资产的实体性却日益降低,减值测试也变得更加困难。面对难以确定价值的资产,分析师应该要求公司明确解释其是如何进行估值,与对手相比与众不同之处何在。“分析师可能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作出分析,”Jeff Curtiss 说道,他也是 CFA 持证人,并且曾经是几家大型上市公司的 CFO,“但是如果所有公司都以基本相同的方式评估资产,那么分析师心里就有数了—他们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即便是行业普遍采用的做法,分析师对其也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我的观点是投资者和分析师最关注的方面,就应该是最重要的方面,”Siegel 建议到,“比如同一店面的销售额,如果搬移、扩建或关闭一家店面,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同一店面销售额增加。”CFRA 曾经做过一项专门分析,研究餐饮业如何界定同一店面销售额,结果发现每家公司对此的定义竟然都不相同。

 

    火眼金睛。

    政策调整可以弥补某些漏洞,但是善于伪造帐目的公司很快就会钻其他政策的空子。有经验的分析师能够敏锐地发现公司会计项目中的猫腻或者其他更重要的问题。完美中蕴含虚假。如果一个公司在一段时期内业绩持续大幅高出对手,分析师就应该对此产生质疑。“当你比较了五六家面向同一客户的公司之后,你就会开始思考--为什么这家公司的利润比其他公司高很多,但成本却又如此之低?” 

     Laudani 说道。她的公司致力发现那些价位随时都会暴跌的股票。递延税项。某些特定费用在缴纳税款时是不能抵扣的,这样公司就会支付比当期损益表上显

示更多的税款,这部分差额被划到了递延税款项下。“尽管这部分差额是由于时间而造成的,我们还是应该清楚为什么根据 IRS 税收标准和向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会产生不同的数额”,Crotty 说道,“缴付税款是企业一项实实在在的活动,即其向政府缴纳现金。从资产负债表上剔除债务。固定收入分析师对公司是否掩盖真实债务尤其关切,比如回租协议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在该协议下,公司将资产卖给另一方,从而增加了销售收入,之后出于需要再将其租回。这一协议会在脚注中写明,而一般的会计报表不太容易提醒分析师注意到回租协议。出于透明化的要求,一些公司会将这样的协议披露在 EBITDAR(税前收益,税收,折旧,摊销和租金)项下。

    披露项的变动。如果一个公司开始将其披露重点从长期业绩转向其他项目时,分析师就有理由开始警觉。例如,之前总将每股收益挂在嘴边的管理层却开始将投资者的注意力引到现金流上。

    另一项应该提起我们注意的是披露项中文字是否变化。标注中使用的大部分文字在各个时期都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变化的一般只有数字。“应该仔细对比这些文字”,Siegel 这样认为,“我们之所以注意这些看似空洞的文字,是因为它们微小的变化能够反映出(该公司)会计准则的变化”。

    公告做手脚。在对媒体发表的公告中,公司不必将对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文件中的每一项都作出说明,于是有些公司就在这上面打起了主意。Siegel 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公司将季度报表(10-Q)中的“储备”项拆开,而在公告中又将两项合并。这一举动引起了 CFRA 的警觉,CFRA 在审查后得出结论公司的储备资金并不充足。

    连环收购。尽管合营会计方法逐步被淘汰,收购方的管理层仍然有相当的权利决定收购价格如何在被收购公司的资产价格表上体现。持续的收购行为有可能就是在掩盖收购方不尽如人意的业绩,尤其是像每股收益和资产回报率这样对股价有决定作用的项目。

    频繁的非经常性费用。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但的确有些公司会将注销项目归为非重复发生费用,但是实际上这项活动却经常发生。

    巨额冲销。一家业绩很糟糕的公司可能会将所有的费用都计算在一个时期内,使业绩大幅下滑。“一家公司如果这样做”,Crotty 在谈到公司的这一伎俩时说道,“那分析师需要小心对待这时出现的下滑。”为了得到公司业绩的真实情况,分析师应该将某些费用分摊到未来预测的年度报表中。

 

    动机何在

    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层对业绩做手脚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奖金,但是调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公司对收入作假的最主要动机是为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信用度,其次则是维持或抬高公司的股价,维护管理层在外界的声望以及让投资者相信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确保员工的奖金排在了很靠后的位置。

    不管是通过粉饰商业行为,还是采用某些会计手段,许多 CFO 们都认为掩盖业绩不足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当被问及是否造成价值破坏和如何做出财务报告决策时,他们也认识到这样的短期收入管理会对长期产生影响甚至后果。公司只能短时间内掩盖所存在的问题,长期而言,一切总会水落石出。CFO 们只能寄希望于到时增长能够化解这些问题。

    后世之师

    那么,分析师如何保证不再上财务诡计的当呢?

    首先,了解公司所在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特定的需要关注的领域,熟悉公司业务的分析师能够预测公司财务报表的薄弱之处。

    其次,与能够提供答案的人沟通。分析师应该认真审阅公司的财务报表——年度报表(10-K表) 和季度报表(10-Q 表)。在与管理层沟通的场合上(如投资者日或者年度会议),分析师应勇于提出尖锐问题。Curtiss 建议分析师甚至通投资者关系部门,找到会计部门真正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的人了解情况。

    第三,保留对公司运作的好奇心。Siegel 举了一个案例:一家公司阐明存货增长的三点原因,但当这些原因被量化后,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大幅增加量--这就隐示着近期对利润的压力。

    第四,保持警惕和怀疑态度。“记得世通公司吗?”Laudani 问道,“这家公司比同业竞争者表现好得多。然而他们从事的是一样的业务,面对同样的顾客,采用同样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世通公司能比同行多赚那么多钱呢?当你询问管理层时,他们会说‘我们就是更出色啊。’投资者多年来对此信以为真,但是这并非事实--公司做的是假帐。事实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眼前,你只需要真正加以考量。

    最后,要更加努力地工作。随着对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递交的相关文件也随之增加。很多文件都有简装电话本那么厚了。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会被披露文件压得喘不过气。“我相信很多分析师没有仔细阅读公司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也没有批判性地评估公司或管理层。Curtiss 说,“许多公司在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将业绩尽量提高,从而让一些重要股东保持信心。”他还补充道:“投资者应该对此保持清醒认识。”

 

   Susan Trammell, CFA

    持证者 

    供职于纽约市一家咨询公司,提供商业计划和市场调查服务

    相关链接

    压力 vs 要求

    几乎每个受访者都主动表示他们觉得大多数公司本质上是值得信赖的--这个结论倒是令人鼓舞。因为高级财务主管们必须承受来自公司股东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本身甚至有时自相矛盾。

    如今 CFO 们面临如何处理好三方面(三角)利益。审计方希望公司采用谨慎的会计准则,按规矩行事;董事会要为公司利益负责;投资者(常常包括雇员)则只是希望看到股价上涨。

   “CFO们总是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名优秀的CFO可以感受得到那些压力,” Jeff Curtiss是一位退休的 CFO(CFA),他说道, “你无法自始至终使所有人满意。误入歧途的上市公司毕竟还是少数。”

    Curtiss 指出,根据 2002 年美国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规定,公司外部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向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告密者有机会直接向这个审计委员会举报。许多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披露委员会。CEO 和 CFO 们要声明保证相关文件(如年度报表(10-K 表)和季度报表(10-Q 表))充分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中所有重要的方面。“CEO 和 CFO 声明中仅仅遵守 GAAP(公认会计准则)是不够的,”Curtiss 说,“如果公司采用激进的 GAAP 的会计准则,也必须予以充分披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杰出投资者》后记
——张志雄
 

(一)

  建红在前言中已把《华人杰出投资者》的由来简单扼要地介绍了一遍,我这儿再作点补充。
  我认识建红是在2004年,那时他任平安保险权益投资部的副总。初次见面,建红显得很老成,我根本没想到他才31岁(后来大家熟悉了,我直言相告:你是个很早就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定位清晰的人,比我明白多了)。2005年年底,建红认为中国股市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应该大举买入股票。于是,建红请来几位保险公司搞投资的同行,以《Value》月度圆桌会议的名义组织了一次座谈。两个星期后,建红就去美国学习访问了。
  建红回国不久便担任生命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并迅速将业绩做了上去。我跟建红再次见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对海外的各种投资流派津津乐道,与出国前相比,眼界大开。我又看了建红对海外三十家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考察报告摘要,很佩服他用功之勤之细。言谈间,建红提议我们合作采访美国、新加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华人杰出投资者,然后编辑成一本报告。
  我听后,马上反应道:“太好了,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事。”
  这不是信口开河。1991年7月,我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后,除了进行市场调研之外,就是在《上海证券报》(当时名为《上海证券交易专刊》)宣扬投资理念。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证券投资方面的书籍,记得交易所的一位总监有一本台湾人写的股市书籍,里面还有漫画,稀奇得很。我几次三番商量,才借来复印。书中内容现在看来当然平平,只记得什么“新股是牛市的宠儿”之类,当时却觉得耳目一新。没办法,去找旧上海的老证券吧,可他们只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证券,说他们当年买股票都不过夜,这只是社会动荡造成的过度投机的缩影而已。我也想采访来上交所参观的外国投资者,向总经理请示,他目瞪口呆,一脸你怎么会提出这种要求的神情。我这才想起,自己的“级别”不够。
  直到1993年,我担任《上海证券报》专题部主任,组织了史振邦先生编译的《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先在报纸上连载,然后又出书发行,一时洛阳纸贵,除了普通读者要买外,一些券商还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客户。我1998年去香港时,也发现书店有这本书卖。1998年,我又组织同事编译了《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也是先在报纸上刊登然后出书,反响虽不及前一本那样热烈,但也不错。
  而对如此态势,我们当然想过是否能模仿《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出个国内版。我们做了个别尝试,却深入不下去,因为当时中国股市庄家遍地,内幕交易盛行,到处是股票操纵者,出本《庄家内幕》倒还可以,正儿八经地和这些“高手”讨论投资理念与经验,岂不可笑。
  不过,这个情结还是挥之不去。有一阵子,我曾对新起的共同基金有些兴趣,可很快发现有问题,结果是在2000年10月写了篇《基金黑幕》,至少在当时,我成了投资业的“敌人”,哪里还有可能做什么投资经理访谈。
  当然,我继续坚持做自己的梦。至少从1996年起,我便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大量的投资经典和投资大师的传记,然后写各式各样的读书笔记,来抒发心中之块垒。十年下来,有没有一百万字不敢说,五十万字以上肯定是有的。也许,在投资“纸上谈兵”方面,我是中国内地第一人。
  所以,我听了建红的提议后,当然大喜过望。
  可转念一想,我又摇了摇头,认为这事缺乏可行性。
  尽管2006年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已比10年前成熟得多,可要真正挑出十几个值得采访的人,还是困难。年轻新秀这几年表现不错,但不够稳定,投资思想不够成熟。在我的心目中,采访对象要有十年最好是有十五年左右的投资经验,也就是说,他们应该不比我年轻多少(40岁)。我在这个圈子旁观了这么久,内地绝大多数有些能耐的投资者总知道个大概吧。
  能入我们的眼界人已很少,还有个困难得考虑,这些人愿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若愿意,他们会不会推心置腹地畅谈?在私下,我们可以与一些优秀的投资者聊聊天,但要将他们的谈话公之于众,可能性很小。
  建红马上提醒我,如果考虑到海外的华人投资者,此事还是可行的。
  其实,我还有个忧虑没有说出来,我主编的《Value》从2002年创刊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采访《华人杰出投资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肯定大于产出。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真的要感谢建红,他仍是很坚定,建红表示,投资者由他来做工作,我主要负责采访和整理。
  到了这一步,我已不好推辞了。每个人在固有的价值观下,一生值得做的事情不多,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大事。一位玉器雕刻家,纵然有再大的本事,碰不到好的玉料,也是枉然。我当场表示,既然建红提供了这么一块好玉,我一定会把它雕琢好。
  还有一点打动我的是,建红提议对这些投资者可以隔几年定期采访一次,有必要的话,还应新陈代谢。我这个人对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把握不大;但让我一直持续地干一件事,一定会做好的。


 

(二)

  事情的进展比我想的乐观,比建红想的悲观。
  建红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很快把采访名单发了过来,人不少,很有声势。于是,每隔几天的中午,我们就在浦东生命人寿大厦附近的小吃店聚会,边吃边讨论选择的标准。标准可以说得很玄乎,但具体到人就很清晰了。名单上原来内地投资者居多,但一比较,一些人就略逊一筹。建红把自己比作第二代的内地投资者,和他差不多资历和经验的人也就没必要进入名单了,毕竟“杰出”是需要时间考验的。第一代内地投资者生逢中国股市“乱世”,在江湖上没恩怨的不多。老实说,我对职业道德看得很重,历史上“害过人”的投资者最好回避。我对建红说,投资是一件很不确定的事,也有运气的成分,我们采访的投资者中,也许最终有失败的,这不要紧。但如果他因道德问题而失败,我们可担当不起。
  我这是有教训的。1997年至1998年,我带领《上海证券报》的记者搞了一次“中国上市公司行”,采访调研了几十家有名的上市公司CEO,这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也获得了众人的好评。可几年过后,有些公司的CEO出事了,有人就揪住我们不放,说是推波助澜。真是无奈,我们只是反映当时热点上市公司的面貌啊。但若认真反思的话,人家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像郑百文与东方电子等后来出事的CEO,当时都认为我们的采访是他们最满意的一篇,说白了,也就是最有宣传性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确实利用了我们过人的采访能力。
  为了避免主观印象可能造成的失误,我们也和同行交流,请他们品评人物,供我们参考。这样一来二去,也就剩不下几个了。
  相对来说,海外的职业投资人更好选择些,毕竟市场制度健全,职业环境也良好。当然,我对海外华人投资者这块不熟,主要由建红拿主意。也有个别人,建红有些吃不准,在我的“道德”感召力下放弃了。
  及至采访完后,我发现建红不仅具备国际视野,而且有强烈学习各种风格的企图。这些海外华人投资者大多具有内地投资者所不具备的经验和角度,恐怕也是环境使然。比如,建红选择了几位有数量化投资背景的投资者,数量化投资在内地只能说是刚起步甚至空白,然而今后一定会成气候。十年前,我对数量化投资有些兴趣,后来就很少关注了。这次采访,我又重拾兴趣,了解了不少。另外,内地的私募基金除了激励机制与共同基金不同之外,投资的技巧和选择的产品差别不大。严格地说,私募基金经常要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对冲风险,而内地的投资者经验不足。这不单是目前内地市场缺乏类似的产品和机制,有些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运作照样是单边做多,原因可能还是没有组合对冲产品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海外优秀华人投资者那儿学到一些职业素养。目前中国股市还处于新兴市场的初级阶段(与越南相比就处于中级了),波动巨大,机会也多。然而,这种环境也容易让投资者忘乎所以,像前一阵子出现的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健的违规丑闻,相信在业内并不是孤例。最让人惊讶的是,唐健是如此的嚣张和狂妄,简直是明目张胆。这些少年得志的“金童”,学习一下海外优秀同行的朴素品行吧。
  我们在这儿要强调的是,这本《华人杰出投资者》不可能将所有的华人杰出投资者一网打尽,否则就显得非常自负和狂妄了。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杰出华人投资者的典型”,因为不要说有些华人杰出投资者我们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有人因各种原因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
  名单基本确定后,下面就是执行了。在这些投资者中,只有朱南松在上海,其他人都在外地或海外。第一种方式当然是我们出去采访,如到深圳和香港;第二种方式是趁他们到上海出差时采访;第三种方式则是电话采访。与熟悉的人在电话里聊天问题不大,但对陌生人进行长篇电话采访,有难度。为了保证采访的质量,建红趁去美国出差之机,与我在上海连线采访。
  说实在的,2006年11月对在美国的四位华人投资者的电话采访,我至今难以忘怀。过去我很少进行长篇电话采访,更不要说对素未谋面的人了。在深度采访中,你要让人对你推心置腹或滔滔不绝,需要你不断顺着话题问下去,展开对话。但还有一个重要处就是面部神情尤其是眼睛,让说话方知道你是他的知音,至少领会了他的意图,然后他能再发挥下去。而这一切电话采访全部付诸阙如,有时我静静地听着,对方会突然问我:“听到了吗?”这种相互之间的不确定是很要命的事。每当我面对电话里无尽的空间有些迷惘时,就会想到大洋彼岸还有建红的一双眼睛在看着受访人哩。建红也够绝的,每次采访前,他都煞有介事地做一番开场白,有时还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番周围的场景,比如我们正面对纽约的某某公园啦。我猜想,他儿时有过做演艺主持人的梦想。
  电话采访的时间安排得也很紧,第一天晚上8:00至10:30(均是北京时间)采访江平;深夜12:00至凌晨3:00采访黎彦修;第二天深夜12:30至2:30采访李山泉;第三天早晨8:00至10:30采访李凯。第四天早晨9:00,居雄伟正巧从美国到上海面试员工,我又跑去采访。
  长时间地贴近电话听筒,神情难免恍惚。我记得第二天半夜采访李山泉时,差一点把已录完的带子再录一遍。不过,我们早已双保险——建红带着录音机,现场也在录着。
  有时,受访者在第一次接受采访时状态不好,我们还得追加采访。如采访新加坡的陈进贤,2006年年底的第一次采访效果不佳,半年后我又对他电话采访了一次。香港的钟民颖也分别在香港与上海接受了两次采访。又如,上海的朱南松,我连续采访了他不下四次。有时,我们也经常与一些受访者见面,不一定要处于采访状态,而是相互交流闲聊,我则把一些印象和看法写入每篇访谈开头的人物介绍中。由于我们在后期制作上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每篇采访至少需要两个星期整理编辑),及至快完稿的时候,大半年已经过去了。


 

(三)

  建红在前言中很推崇杰克·斯威格的《股市奇才》,主要原因是美国业内的人士大多推荐这本书。在听建红这么说之前,我已看过这本书,没什么印象。为此,我又认真读了一遍,而且把2000年以后的两个版本在《Value》杂志上作了比较,最后仍认为《股市奇才》一般般。至于人们为什么如此推崇,我只能认为《股市奇才》风行了许多年,形成了品牌效应而已。
  《股市奇才》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取法不高,我推崇的是埃德文·拉斐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作手”的原型利维摩尔当然是个传奇式人物,活得很精彩,没有他,也就没有《股票作手回忆录》,用行话说,这本书“很有料”。可是利维摩尔后来也写过一些东西,其中不乏离奇的细节,如喜欢跑到银行里亲自数钱,触摸纸币,避免投机成了一串串虚拟数字的游戏。但从总体上说,这些文字与《股票作手回忆录》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认为《股票作手回忆录》的成功离不开作者拉斐尔。
  很少人在阅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时会注意开头部分的“采访技巧”,在这里,拉斐尔把受访者的心理剖析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他确定你赞赏的价值之前,他并不渴望空洞的表扬,他会打量你,试图看透你,甚至在你试图弄清楚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也这样。你成功的唯一招术就是真正地去了解他。若你想获得独家消息,你最好正确地聆听,而不要带有丝毫同情,因为大人物一般都不需要同情。你偶尔可以不等他说完就帮他把话补充完,以此表明你理解他。如果你把他的思想说得更像警句一般,你会发现他总是重复你的话,就好像他很懂你似的。随后,他便不会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对你说话,而是用以下对上的口气!你甚至可以插话,敦促他讲得更快些。他会原谅你的不礼貌,因为在他看来,这表示你的兴趣使得你没耐心听完他所有该说的话,你想很快听到它——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对于一个思维敏捷的头脑而言,最大的折磨莫过于为了让你跟得上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詹姆斯·希尔(James J.Hill)或纳尔逊·奥德里奇(Nelson W.Aldrich)等人在一起时,你一旦证明你有能力跟得上他们运转极其迅速的思路以后,你就可毫不费力地得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管他用什么样的词语或他的思维转换得有多快或话题与话题之间有多大的跳跃,为了让别人理解,他会停止与你谈话,相反,他会当着你的面自言自语。因为即便是最自我压抑的企业领袖、银行家或诗人,当他们必须证明你对他偶尔的赞扬是正确的时候,他们也会在你的聆听中找到愉悦。他时常会发现自己首次明确了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干大事的人害怕被别人误解,而不是惮于被别人指责。他不要你的喝彩,他唯一祈求的是你应该像他自己那样了解他,因为这样的话,你就会意识到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事,并且,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拉斐尔把自己与利维摩尔合成一体,才产生了股票作手“利文斯顿”。
  我现在还做不到这点,但应该取法乎上。


 

(四)

  一个星期前,我与建红、钟民颖在浦东香格里拉见面,我对建红的“什么造就杰出”的前言又议论了一番。
  首先,杰出的投资者产生于哪个群体,是在专家中还是在所谓的“民间高手”中?本来这不是个问题,可2007年以来,中国内地股市鸡犬升天,最糟糕最低价的股票往往涨得最疯狂,只要你敢于赌,收益十倍也是有可能的。一时间助长了一些投资者的气焰,他们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赚了钱,到处大肆炫耀。我在新浪网上有个博客,主要介绍投资经典与理念,最近也有人到上面发言,说博主书是读得不少,投资理念也知认一些,但两年内你能翻20倍吗?又有人化名“新股民”告诉我,在某某网站上有位“毛人”水平极高,点股百发百中,他希望我鉴别一下真假。我见他是“新股民”,出于好意,便作了回答,希望他不必“好奇”,让点股高手自生自灭吧。没想到,“新股民”不断地在留言本上装傻,变相吹嘘“毛人”多么厉害,可以称为“神人”。而我终于发现“毛人”竟然也在我的博客上发言,报复般地嘲讽我的价值投资理念,看来“毛人”还是比较熟悉我的。这时我恍然大悟,那“新股民”也许就是“毛人”。
  “民间高手”往往出在大牛市的高潮期,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股市中也出了不少类似的人物,我还看过几本吹嘘他们和自我吹嘘的书哩。2000年后美国股市大跌,这类牛皮也就销声匿迹了。更有甚者,目前中国还出了不少“股神”,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名叫“林园”的人,由于中国内地的投资圈不大,我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作为一名投资者来说,他有一定的见识,也成功地做对了一些股票,赚了钱。可即便在我周围,类似的大有人在。但林园越来越高调,意图通过打造个人品牌来营销他的委托理财计划,这也正常。但他被冠之以“股神”后,开始自我强化,先是说自己做股票从没有失败过,这也就罢了,然后又说自己曾在2001年至2005年进入房地产淘金,表明他在投资的各个领域中都没失误过,因为那几年股市是大熊市,房市却是大牛市,进入房市当然是最正确的选择。可我早听说过林园对朋友感叹过,他当时未进入房市是最大的失误。其实,谁也不可能踏准财富增长的所有节奏,但由于他已是“神”,就绝对不能有一点点失误。同时这说明林园的素质也很成问题,因为巴菲特也被人称之为“股神”,但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失败。
  股市中出现民间“造神”现象,多少与投资技能的模糊性与艺术性有关。在技能规则明确的竞技项目中,业余选手也许偶尔会有超水平的发挥,但很少有人相信或自信他能叫板职业选手。正如英国作家C·S·路易斯所言:“一个水平不高的网球手偶尔可能也会打出一个好球,但当你称一个人为网球好手时,你指的是,通过打无数的好球,他的眼睛、肌肉、神经都已训练有素,足以保证他每次都能打出好球。即使不在打球时,他的身体仍然透露出一种特定的气质。就像一位数学家,他的思维已经养成了一种特定的习惯,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眼光,即使不做数学时,那种习惯和眼光也仍然在那里。”
  杰出投资者也应如是观。然而,由于投资不似网球竞技那般明确,就给所谓的民间高手提供了空间。我这儿再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艺术品鉴定。中国艺术品的历史十分悠久,加上艺术品一直是很值钱的东西,所以假货奇多。一般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假的,很容易把它区分开来。其实不然,一看便是假的固然有,但以假乱真的也不少。有些作品,仅仅从艺术性鉴赏根本无法确定其真假。因为一个人要成为知名艺术家,仅仅有艺术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机遇和各种外在条件,一个人没有成名成家,但他完全可以仿冒其他大艺术家,或他的作品被别人伪装成艺术杰作。由于艺术鉴定有很强的主观性,专家有时也会看走眼,反而被业余爱好者拣漏,所以这行中也有业余人士对专家不以为然,自以为是,但他们所有藏品都是假的例子屡见不鲜。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是文化人,照样会在艺术品鉴定中跌跟头。香港名作家董桥的文字很好,他也收藏了许多名贵和稀有的中国艺术品。我最近看了董桥写的这方面的书,让人分享他的思古之幽情,不错。但我注意到他只赏不鉴。要知道他的这些藏品大多是有名头的珍品,也最有可能是假货,为什么这么轻描淡写,他似乎缺乏鉴定的思维。我正在琢磨,昨天看见一篇鉴定大家王世襄的访谈录,当记者提到董桥喜欢收藏文物,新作中多次提到王世襄,钦佩之情跃然纸上时,王世襄却说,“他买的有些文物不对,不真也拿来当真的”,我也就豁然开朗,发烧友一旦痴迷起来,像董桥这种明白人也会钻牛角尖,更何况股市中的民间高手哩。
  建红引用的那篇《什么造就卓越》写道:“无数的研究发现,并非是天赋,而是由于长期持续的、有目的的专注的训练和实践,造就了杰出的运动员、音乐家、投资家,甚至企业家。”很正确,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个道理乃至背道而驰。投资需要天赋,艺术更需要灵感和天赋,但只有在持续专注地训练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杰作。可惜,我们中国绘画史至今没搞明白这回事。我们去博物馆,将唐宋的大山大水与明清的竹子花鸟的书画一比较,就会得出前者的总体水平要比后者高得多的结论,这不仅是年代久远的问题。但明清以来的达官显宦学者文人却认为自己时代的作品要比唐宋优秀多了,原因是唐宋艺术家都太专业了,显露匠气,而明清的“杰作”产自于业余的文人,他们虽然技能不熟,偶一为之,但胸中有万卷书,所以气息高古。结果,“业余”战胜了专业,前者雅,后者俗。至今仍是如此,老干部退休没事,涂抹几根竹子,便是“逸品”,结果神州大地到处是老头老太太在画中国画,健身可以,但那是画吗?
  我有时想,如果不是投资最终是需要持续的金钱收获来检验,大概一代民间高手还要猖狂许久。由于牛去熊来的周期性,民间高手也只能是一茬一茬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我想对建红的“什么造就杰出”有所发挥的是,杰出者不仅要持续地勤练,而且要专注于目标,否则会如欧阳修散文中的卖油翁“唯手熟尔”那样,只是一个熟练工而已。这点我深有体会。年少时,我很相信越老越智慧的道理,经常向老同志老前辈虚心学习,但后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按照很多人的经历,应该极有见解和经验,怎么水平这么一般般呢?后来我也渐渐变老了,明白了,不要说人的一生,即便是十五年乃至十年持续地向同一目标进步,都是多么艰难啊。而且,一个人达到顶峰后,不进则退,没有什么越老越智慧的说法。举个例子,金庸相信传统智慧,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曾坐江湖头把交椅的大侠永远是不可战胜的。但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古龙却在《小李飞刀》中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曾是江湖排名第一的老头总抽着烟袋带着小孙女晃来晃去的,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可是有一天,他被排名第五的高手给杀了。多么出人意料,又是多么自然的结果。顺便一提,在现实中,金庸倒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智者,他这么大的岁数还去英国读博士,据说是被他所在的杭州书院的学生气的,这也无伤大雅。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持续地干投资这行,而且在压力之下聚精会神,对人真是个考验。不要说一般人,即便是彼得·林奇和约翰·聂夫这样的投资大家也在上世纪90年代激流勇退,虽然还做点投资,但已不是全职业选手。那天聚会,我提出这样一个猜想:
  “像巴菲特那种价值投资方式,可能比较合适人们老年还在持续职业化投资。一个交易场上的杰出投资者,如果他能持续保持状态,未必胜不过巴菲特。问题是等到他六十岁以后,还能保持如此快速敏感的交易吗?交易者如运动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价值投资者如大企业家,越老越值钱。”
  建红接过话头说:“也许人们利用数量化投资来交易,也是为了在不减少强度的情况下获得持续稳定的成功”。
  这猜想有没有道理呢?

  
(五)

  虽然我们的主题是“华人杰出投资者”,但与绝大部分华人财经媒体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在讲故事,或者说缺少娱乐性。我自己就是媒体中人,以前也擅长讲故事,故事有趣,注重所谓细节,可读性强,有亲切感,所以成为财经媒体的主流形式。后来入行渐深,知道写财经事件追求故事性是可以的,若探索分析行业、公司或产品本质与规律,讲故事就容易忽略主线和事实,造成不必要的模糊性乃至思想扭曲。还是举散文家董桥谈收藏的例子吧,文章确实很好读,可谁真信了,也去搞收藏,一定惨了。董桥不仅没有让我们注意到收藏这行的市场复杂性,反而冲淡了它,不俗是不俗了,但这种雅对收藏者来说更要不得。董桥是讲故事的高手,又是华人媒体的上层阶级,更何况其他人。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能从一个非新闻非财经非文科专业出身的人一路上受到媒体领导和前辈的青睐,凭借的并不是我的思想与专业性,而是我讲故事的能力,这不管是在《上海证券报》还是在《财经》杂志。可悲的是,也正是因为我坚持思想与专业性,屡屡与媒体中人发生冲突。
  但这也可能是不管是上市公司的CEO还是投资家,经常觉得我的访谈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好一篇的根本原因吧。
  所以,《华人杰出投资者》中虽也有故事,但不是重点,甚至故意不加以强化(例如江平的故事可以讲得更为生动),我们着重于从有经验的投资者的角度提问和交流,最浅显部分也应是学徒与师傅的对话。
  这也明确了《华人杰出投资者》的读者对象,它最适合的是有专业经验的投资者,有些投资经历的人也可读,如果是初入市者,可能要在今后多读几遍了。
  《股市奇才》最后总结了65条“天才们的经验教训”,太多了吧,我曾仔细看了一遍,但一条都没记住。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翻出来看一下,《股市奇才》的第一条经验是“没有唯一真正的成功途径”,第二条又说:“普遍的特质”,玄之又玄,可看不出来是“众妙法门”。
  这些华人投资者倒有一个真正的成功途径,那就是深思熟虑。有人看后也许会哑然失笑,做投资的人谁不思考?不。我们可以把投资者分成很多类,如第一类就是不假思考或跟风买入或跟庄家、听所谓的“内幕消息”;第二类自以为在独立思考,实际上是受人影响,也是跟风的变相而已;第三类能思考,但思考方式经常有问题或错误;第四类具有短线思维;第五类短线与长线思维都行。第五类的投资者可以说是不错的,至于谁更杰出,就要看谁想得更深更远更全面了。
  深思熟虑最重要是因为投资最忌似是而非。举个例子吧,上证指数上了2,000点后,一些投资人士就害怕了,他们的依据是周围的人都买股票啦,到了3,000点,他们更害怕了,因为媒体报道已全民炒股,连保姆都不上班炒股票啦。殊不知,我早说过媒体最喜欢讲故事,他们把新鲜的个别例子当新闻,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可是人咬狗有什么代表性吗?历史上确实有许多群体疯狂的事例,股市则是重灾区。但所谓的群体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是愚蠢的,有时他们很聪明,有时他们的思想一般般,但并不意味着你什么时候都要反着来。在牛市初中期,群体蜂拥而上,问题不大,只有在末期,才是真危险。
  在访谈中,多位投资者都提到了思考的重要性。黎彦修所举的“买进可转债,放空股票”谬论,江平认为“下一百年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是阿根廷”,都是佳例,我在每个人的点评中都提到了。有个例子我前面没提到,那就是朱南松在2007年年初的决策,他对大牛市有过成熟的思考,在大牛市中,股价上升无非是公司业绩与市盈率的重估,市盈率不可能一直上升,那就得看业绩了。在牛市中,各家公司都会把自己的最佳业绩做出来,第一种是自身业绩一直较好,现在又有增长,但增长率一般在30%-50%就不错了,这在大牛市中难以成为领导股;第二种是行业逆转,业绩突然上升了100%以上,但它一般出现在小行业和小股票中,要抓住逆转点不容易;第三种是资产注入,公司脱胎换骨,业绩怎么变化都有可能。但真正想重组的公司可能是传闻中的20%,真正成功的又是想重组的20%,所以确定性只有4%,除非你有内幕消息,否则是在撞大运。第四种是与券商相关公司的股票,2005年券商已到了纷纷破产的地步,2006年券商不仅死而复活,而且飞黄腾达,不可一世。中国股市上的券商股很少,但有一些上市公司曾在熊市中买了不少券商法人股,一旦流通,所获得的收益可能超过他们上市以来利润的总和。这是可计算确定的,于是他大举买入,结果三个月不到,信托基金业绩上涨了70%。
  朱南松在上海,我们谈得比较深。有一次我问他:“你是过来人,你觉得德隆等庄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答道:“他们把资金杠杆用反了,在底部应该放大,在顶部应该缩小乃至不用。”这样的回答见仁见智,但明显是朱南松深思熟虑的结果。
  说真的,在我没深入采访这些华人投资者之前,我不会把思考力放在投资成功与否的首位。及至我领悟后,再去读巴菲特等大师的文章和讲话稿时,又是一境界矣。巴菲特在2004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说过一句话:“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深入思考,而不是投资组合。”我认为巴菲特把这行的本质给点出来了,即一般专家和从业人员只会用投资组合来安慰自己和应付别人,行业的杰出者则通过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投资的大成功。
  我相信,深思熟虑的最后必然会走向哲学。由于索罗斯公开扬言继承了波普尔的开放哲学体系,所以为人所知。其实,每个真正的杰出投资者最终都会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它的本质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印证自己的思想,从而让思想不断升华,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这应该也是一种开放的哲学。曾连续十五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美国价值投资者比尔·米勒信奉的实用主义哲学,说白了,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杰出投资者的哲学未必是同一家,然而它一定是实用的,从长期看,就是会让你持续成功的思想系统。
  在这方面,我还有一些思考已写入采访前的每篇小文章中,供大家参考。
  第二点,杰出投资者一定要有道德感。亲爱的读者,看到这儿,有人一定又会觉得本人自作多情,宣传教化了。恰恰相反,我从没主动或故意从道德方面向投资者提问,如果我问:“道德在投资中重要吗?”投资者一般也只能回答,“重要,当然重要”,也许还会引申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投资者毕竟不是艺术家先锋派,不会对道德说三道四。
  可是,当这些人尤其是几位内地投资者主动把它视作非常重要的因素时,我就不得不在这儿提一下。当然,我很高兴,在容易浑水摸鱼的内地市场,投资者自觉地追求诚信等人生和职业道德可喜可贺,这也是希望之所在。
  写得很多了,仍不能自已,因为记录的文字并不能全面表达我当时采访的感受和事后的回味。这些人中不少都不擅言谈,大部分表达也是朴实无华的,不由让我想多说几句,来拉近他们与读者的距离。
  出了这本《华人杰出投资者》,我们当然想出第二本和第三本,有些事情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为了写这篇后记,我又去书房翻查《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发现有两篇关于当年中国海南富岛基金投资四川长虹和苏常柴的文章附录于后,这是由我的同事采访的,曾发表在我主编的《上海证券报·市场导刊》上。把它们与国际投资基金经理放在一起相互映照,应该也是我的主意,但我早忘了。现在把它附在朱南松的采访之后,时间已跨越了十年,真是意味深长。
  最后要感谢那些接受我们采访的杰出投资者,感谢建红,感谢建红已致谢的朋友,也感谢《Value》的同事给于《华人杰出投资者》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基金经理石波:寻找能够持续增长的伟大企业
2006-07-14 08:30   
    寻找能够持续增长的伟大企业——访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华夏回报二号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石波
  
    石波先生,法学硕士,证券从业经历13年。历任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上海总部副总经理、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兴科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兴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兼任华夏回报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千六关、千七关,显然多数市场人士仍在继续“牛市思维”。与此同时,股票方向的基金发行也出现井喷。华夏回报基金投资经理石波心情不错,华夏回报的重仓股涨幅惊人,同时也迎来自2003年9月成立以来的第十七次分红。
  十年牛市值得期待
  分析市场熊牛交替的原因,石波将股改作为首要因素。以前的股市相对是一个畸形的市场,股本结构双轨制,而股改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制度变革和股权激励,大股东、小股东和管理层三方利益达到一致,过去价格双轨制下出现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我们认可股改并不是因为送多少股,而是解决了利益机制问题。”石波说。
  其次,我国经济逐年向好,储蓄均匀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化使老百姓越来越关注投资。资金的“洼地”效益开始显现:从国内来看,大量资金开始从过热的投资领域回流消费领域,从实业投资领域回流资本市场;从全球看,“世界是平的”,资金开始从发达国家流向“金砖四国”,中、印、巴、俄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资金。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规模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其潜力不可估量。石波预期,未来10年,资金会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并催生“中国牛市”。
  股市是价值的放大器
  “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应该比融资功能更有吸引力,应该有可观的放大效果。”这是石波的一个主要论断。
  “有形资产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就是一块石头,只有人的劳动建立的信誉、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评价资产价值的标准应该是看资产在未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的折现。过去国有资产和股权不管资产的盈力能力,只以净资产为标准转让国有资产和股权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只有资本市场具备这样的价值发现功能,通过市场为资产定价,从而使好公司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坏公司被淘汰,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会给市场带来转折点。”
  他认为,过去以企业净资产而不是以盈利能力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价值,使得资产转卖时被低估。股改后的趋势是大量的优良资产开始被注入上市公司,并在股市中被发现和放大。并且,业绩越好,市值放大的倍数越高,财富增值效果越明显。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使市场成为价值的发现器和放大镜。这与过去很多企业通过融资使净资产扩大后赚取差价完全不同。
  石波认为,一个好的公司应该有五方面溢价:品牌溢价、管理溢价、技术溢价、壁垒溢价、成长性溢价。投资的关键是看未来的现金流量,未来的盈利贴现回来决定现在的估值。
  好公司应该有好价钱
  石波认为,我国股市过去为什么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不能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没有给于好公司正确的评价,没有出现一批业绩持续增长市值不断放大的蓝筹企业。好公司得不到市值奖励,差公司却不断受到追捧,企业良莠不齐,市场好坏不分,导致“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市场投机当道,炒作之风盛行。
  其实,市场的天然法则是优胜劣汰,只有让市场机制尽快发挥作用,只有让好企业不断成长,差企业不断破产让路,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快的发展。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养一批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伟大公司。“如果好公司没有好价钱,市场也会被好公司抛弃,我们很多很好的公司都跑到海外去了”。
  下一个“股王”
  “我们投资,一定是看增长10倍的股票。而那些公司正是拐点行业中的支点公司。”石波判断行业拐点的依据是看投资增长率。如果是投资增长率由负变正,价格开始复苏并且连续一两个季度都往上走,就可以确认行业拐点出现。如果投资增速达到80%甚至100%,就要小心另一个向下拐点的出现。
  所以石波需要不断地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投资不足。根据他的经验,每当行业从低点走向高点,股价提前9-12个月就会发生变化,因为投资者可以预见未来企业的现金流的变化趋势。从2002开始的这一轮经济复苏在资本市场演绎了一个完整的产业轮动规律,每过9-12月,各行业指数就此起彼伏,轮番上演景气规律。先是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启动为先导,带动钢铁、石化等中间品繁荣、交通运输业的景气、能源和原材料的过热,这就是过去4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演的制造业产业链故事。这个链条发展到今年,以国家启动内需为代表,以人民币升值为标志,我们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链条———消费经济发展周期。
  “从去年开始消费品行业进入拐点,其中,我最看好的是商业。石波的判断有其道理:商业是百业之王,是连接制造和消费的渠道,随着连锁业的出现,商业可以无疆域扩张,具有极大的市场扩张空间和无比远大的前景。美国“股王”沃尔玛就是商品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消费经济社会,谁拥有消费者谁就拥有未来,渠道商拥有消费者、定价权、与厂家的谈判权。因此他预测:中国的新“股王”最终会出现在零售行业。
  他判断,同样处于拐点的行业还有食品业、机械工业特别是军工,以及金融业、商业地产等。
  考虑到竞争的充分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一个行业最终只能留下一两家垄断性企业,不仅自身创造价值,还要剥夺市场同行的利润。石波一般在一个拐点行业中只买一支股票,即行业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企业。什么是竞争力?巴菲特讲“没有竞争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巴菲特还讲“竞争有害健康”。企业某一年的盈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续的竞争力、战略和未来发展空间。因此在这些拐点行业中,拥有产品战略的云南白药、拥有收购战略的大商股份、拥有信息系统战略的苏宁电器、拥有钛加工技术的宝钛股份等,都是支点企业的代表,没有他们行业就不具备代表性。
  可口可乐与麦当劳
  石波将企业的商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口可乐商法”,一种是“麦当劳商法”。前者是技术型企业,依靠无法复制的传统技能、配方、品牌、消费忠诚度独占市场。比如云南白药就依靠保密配方加上产品营销,把白药灌装成不同的产品,从散剂到膏药,再到喷雾剂,逐渐渗透到化妆品、消费品,如牙膏等,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发生变化,但内核没有变化,从而形成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我国红酒业中,张裕的优势也渐渐明显,深度分销模式使其在与同业竞争中优势突现。白酒类的茅台、肉制品行业的双汇、未来乳业中的垄断企业等,都异曲同工。
  “麦当劳商法”则是通过不断开店达到地域的扩张,通过无疆域扩张造就伟大的企业。过去沃尔玛如此,现在的星巴克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一个盈利模式就无限复制,只要管理上不出现问题,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这些企业是超越行业的,与价格波动无关,比如零售业和家电连锁业,通过扩张积聚规模、力量和行业主导权。只要管理层不出现问题,这些行业中支点企业都值得长期持有。苏宁电器、大商股份都有造就1000亿销售规模的能力。
  寻找伟大的公司
  “好企业是价值的源泉,投资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寻找伟大的企业”。伟大企业的产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第一是市场前景必须足够宽广,所以小行业的龙头是不可能长成伟大企业的。我国的零售市场有近10万亿的规模,这也是石波特别看好商业公司的原因。第二是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业态是盈利的,如果赔本吆喝,企业就永远长不大,所以现金流应该是正的。第三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比如大商的收购战略、白药的产品战略、苏宁的扩张战略等都已成形而且清晰可见。第四有执行力。
  但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有优秀的管理层,石波认为“伟大的企业都是由优秀的管理层造就的”,没有比尔盖茨就不会有微软、没有山姆大叔就不会有沃尔玛,所谓品牌溢价、管理溢价、无形资产溢价说到底是人的溢价。光有资源并不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只有有了人,垃圾行业也能出优秀的企业,我国的饲料行业、屠宰行业、水泥行业、集装箱行业等很多人瞧不起的行业最后都出现了世界级企业。
  机构投资人的责任
  随着机构投资人规模的壮大,机构投资人承担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如何善待社会资源,为投资人的信任创造稳定和可持续的回报一直是石波经理孜孜以求的目标。由于石波有12年的证券从业经验,7年基金从业经验,做过投行,干过上市公司,石波对风险的认识比较深刻。石波认为,基金行业就是和时间赛跑的行业,是以100米的速度跑马拉松,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懈怠。认真对待投资人的每一分钱,决不参与市场投机,专注于发现企业价值,找到那些能够持续增长的伟大公司一直是石波的理想。
  石波认为市场是波动不断、变化不定的,唯一可以让投资人放心的是企业的价值,那种靠指数和价格波动赚钱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机构投资人的责任就是发现企业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600309) “单调乏味”才有吸引力

                                          —— 康凯

 

本报告导读:

参加股东大会人数的多寡很可能是反映股价中短期走势的一个灵敏指标。

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事件:

6 月 26 日烟台万华在北京昌平召开 2006 年度股东大会,公司管理层和与会机构代表做了沟通和交流,并安排参观位于昌平科技园的北京万华研究院和万板生态板业公司。

 

评论:

    本次 2006 年度股东会召开较晚,而且第一次放在烟台、宁波之外的北京昌平举行,依然未能阻止热情的投资者参会,尽职的机构投资者悉数到场,人头攒动,会场基本满座大概有 80 人左右。从 2001 年参加公司的第一次股东大会至今已有 7 个年头,除了年年碰到的少数几个长期投资者代表之外,每年参会的股东人数变化也是饶有兴趣的一件事情,至少在中短期内灵敏地反映了市场的“审美”情绪。除了 2003 年因非典的特殊原因终止参会一次外,我们把历年参会的人数大概统计如下(见正文后附表 1)。可以看出参会人数呈 U 型变化,特别在 2004 年最为低迷时仅有 15 人左右,而随后股价走势特别是一年后的更长的时间里表现反而最好;而 2005 年在宁波的人数达到近 160 人的顶峰,股价随之在中短期内见顶,短期收益低于指数高达 10 个百分点。

    今年的参会人数算是中上水平,还不算多得离谱,推测一是跟会议地点有关,烟台和宁波会有不少当地散户捧场,而在北京几乎都是机构才来参加;二是近期股市火爆,一年内涨若干倍的股票比比皆是,市场更是充斥着种种暴富的神话,类似烟台万华这种非爆发型品种其吸引力自然有所下降。所以,我们大胆预测,股价在短期内有压力,但长期仍有上升动力。当然,这仅仅是一项趣味性而非科学性统计,参会股东人数和公司业绩没有相关关系,即使是和股价走势也谈不上有因果关系,顶多是有一定影响而已。

    会议讨论的主题集中于公司产能扩张规划和下游应用项目的拓展。聚氨酯的应用拓展可以说是无限的,因此公司核心业务——MDI 在中国乃至全球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在持续专注(stay focused)战略、扩张(expend)战略和转型(move on)等三种战略的选择中,仍应继续采取前两种战略。近期的扩产计划由于上海联恒装置运行不正常,为维护正常供应秩序而被迫推迟,但最迟下半年 10 月份将宁波项目改造提升到 24 万吨/年,在不增加大规模硬件投入而靠优化工艺可进一步达到 30 万吨/年。目前烟台工厂采用不断更新的工艺,其产品品质已全面超过进口同型号产品,在要求严格的供货领域均由烟台供货;宁波工厂采用的是 03 年工艺,技术相对落后产品品质也略逊一筹,有必要做升级改造。宁波二期工程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预计批复后最快 08 年可开工建设,届时公司总体产能将达到 74 万吨。产能的不断提升将有力保证规模效益的显现和综合成本的下降,而资本开支却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从公司上市之后没有进行一次再融资中可见一斑。公司完全具备理想的发展模式,甚至类似于消费品行业的扩张模式。

    建筑节能和秸秆项目推进稳中有序。由大股东的名义成立万华建筑节能公司和万华生态板业公司,负责具体市场推广工作,股份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原料供应。建筑节能方面,其保温系统料已列入建设部相关《导则》标准,由广东容威负责提供系统料,每建一家工厂需要 5000 吨系统料供应,关于在建筑节能领域的需求量统计,报告《国泰君安——行业事件快评_聚氨酯硬泡建筑保温会议纪要》(2006.09.26)中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累赘。当然,新技术、新产品需要依靠良好的商业模式去变为商品,我们拭目以待。

    秸秆项目公司已研制成功适用于不同材质的改性粘合剂,除了稻草杆和麦杆,还有麻杆、棉杆,甚至在云南使用烟杆等,今年分别在湖北公安、河南信阳和北京建成三个示范工厂,正式产品 8 月份在北京上市,可能会通过百安居销售。目前国内各类板材需求量为 6000M,如果环保板材占全部用量的 10-20%,产量可达 300-600M。按照每个工厂年产量为 10 万 M、年消耗 2000 吨 MDI 计算,至少需要全国建成 30-60 个处理工厂,耗用 MDI 量约为 6-12 万吨。BASF 重庆 40 万吨 MDI 项目仅为意向性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实际选址地点尚未落定。

    过去几年烟台万华的飞速发展充分说明,跨国公司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值得欣喜的是,公司管理层提出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即在营销、企业文化积累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上做出努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在境外市场同样要实现本地化经营。曾几何时,中石油超过丰田汽车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中移动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企业,但是这些“第一”并没有在市场上产生太大的震动,我们听了之后也并不激动,关键就在于这类企业的成功靠的是“硬实力”而非“软实力”。

    以价值观为基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才是企业真正的前进方向,参见附表 2“硬实力与软实力”比较。其实,本次股东会上并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信息,也缺乏刺激股价的催化剂,也许对个别人来说早就出现了审美疲劳,而我们认为这恰恰正式企业的长期吸引力所在。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好的管理往往做为故事都有些平淡,缺乏风口浪尖的沉浮悬念,也没有危机之下力挽狂澜的影响,也许烟台万华正是如此,只有数年如一日的增长、增长、增长。但不管怎样,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讲,没有比持续增长更美妙的了。

    我们暂不调整对公司 07 年、08 年 EPS1.10 元和 1.40 元的盈利预测,鉴于产品售价实际要高于我们的预测,因此实际业绩肯定会超出之前的预期,待半年报出台后再做调整。现在做投资建议真是个令人棘手的事情,不过抛开具体的股价,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我们仍旧建议“增持”,长期目标价 56 元。

 

表 1。历年股东大会参会人数及会后股价表现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参会人数(人)      40        20      N.A       15      160      100      80

人数判断         较少      很少     N.A      很少    很多     很多     较多

会议地点         烟台      烟台     烟台     烟台    宁波      宁波     北京

会后三个月内股价涨幅 26.26% -3.53% 4.47%    3.35%  -21.86% -9.88%    ?

同期上证综指涨幅1.93%    7.46%    -7.86%  -13.95% -11.52% -3.22%   ?

超额收益        24.33%  -10.99%   12.32%   17.30%  -10.43% -6.66%    ?

注:参会人数为大致统计数,其中 2003 年因非典原因没有参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粮液深圳机构投资者见面会

                                 ——陈逊

    2007 年 7 月 3 日,五粮液股份公司在深圳举行了机构投资者见面会,我们参加了会议,与五粮液集团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此次会议公司原预计到会人数在 30、40 人,结果实际到会人数超过 80 人,可见机构投资者对五粮液的重视程度。

 

    一、 销量有所下降,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

    2007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酒 5.45.5 万吨,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调整产品结构,限制中低价位酒的生产。销量的下降是公司有意识主观调控的结果,但高价位酒收入整体上升,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其中主品牌“五粮液”销售 6870 吨左右,同比上升 8.86%,而由于 2006 年 2 次提价和 2007 年 2 月份的提价因素,收入增长幅度超过销量增长的幅度,达到 11.97%,相应利润提升幅度更大。公司计划 2007 年五粮液销量达到 1.2 万吨,同比增长 20%左右。而上半年同比上升 8.86%,意味着下半年销量需要增长 40%左右才能达到目标,我们认为这一增长目标的实现有一定难度。“五粮春”上半年销量在 2500 吨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我们判断,对五粮春的发展,公司主要追求稳定,不会突然放量。“五粮醇”作为中价位酒的代表,上半年销量在 6300 吨左右,同比略有上升。由于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对“金六福”、“浏阳河”低端的一星、二星产品都进

行了压缩,金六福上半年销量为 2.3 万吨左右,浏阳河为 9000 多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虽然公司主动进行调整,但我们认为量的缩减与金六福、浏阳河等经销商品牌做大后,对五粮液的依赖程度下降有一定关系。金六福在收购了数家地方名白酒企业后具有了自己的产能,06 年底推出低端白酒“六福人家”并进行大力推广,替代低端的一星、二星产品,提高自己对品牌的控制力,对五粮液产能的依赖程度减弱。

   

    二、 新窖池老熟情况较好,为公司高端酒发展打下基础

    公司 2003 年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了大批新窖池,投入 10 多万吨产能,由于浓香型白酒“酒好还靠窖池老”的特点,这批新窖池在刚开始生产时产品档次相对较低,无法出产高档的产品。经过 4 年多的持续生产,和公司加强工艺控制和管理,采取延长发酵周期等措施,2003 年新投入的产能现在已经开始出产部分能调制五粮液的基酒,实现零的突破,使公司整体优酒率迅速上升。

    同时,原来部分生产中低价位酒的工艺,与五粮液的工艺有所区别,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把那部分酒的生产适当进行控制,总产量有所下降,也促使公司整体优酒率的提升。以前公司能调制五粮液的优质酒比率在 5%左右,现在大幅提升到 10%左右,我们判断,0712000 吨的销量目标有相应的产能作为保障,并且 0809 年每年1000、2000 吨的预期增长,也不存在产能上的障碍。

    公司坚持“保价限量”的政策,在销量与价格形成冲突时,宁愿限制销量增长也要保证产品价格体系。但是五粮液的销售体系较复杂,全国各地的终端价格差别较大,以52 度五粮液为例,公司制订的市场指导价为不低于 468 元/瓶,一级经销商的批发价不低于 418 元/瓶,但实际商超价格从 408 元/瓶到 488 元/瓶不等,而经销商的出货价格甚至能达到 378 元/瓶,低于公司 388 元/瓶的出厂价。由于五粮液年终返点比例较高,并坚持经销商利益要来自于完成任务后厂家的返利,而不是出厂价与零售价的价差,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拿到返点有时就通过低于出厂价的方式进行销售,我们认为,这种经销商利益主要来自于返利的做法对经销商的积极性的提升有影响,不利于公司产品价格体系的理顺,对公司销量的持续提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公司以前对团购消费的重视程度较小,现在也开始关注。此次唐桥总出来调研交流,我们判断,其一个重要目的是针对建军 80 周年专程跑市场,在军队团购消费上要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对于团购消费,公司认为是中国特色的公款消费现象,从长远看没有生命力。酒类消费应该是以个人偏好进行,团队消费很大程度上是长官意志,领导偏好喝什么酒,属下相应跟着喝什么酒,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 关于洋酒的冲击和中低端白酒的发展

    在谈及洋酒对白酒市场冲击问题时,公司表示这是公司现在关注的重点。唐总调查了解市场的第一站选择深圳,就是因为这一带喝洋酒的人非常多。但洋酒在国内发展十几年了,占整个白酒的销售额不到 3%。餐饮市场看好的还是在广东和福建,除了这一带,其他省份对洋酒的接受度还是很低,洋酒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夜场,而夜场对白酒的接受程度又很低。

    从工艺上说,洋酒的酒质不如中国传统工艺固态发酵的白酒好,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杂醇油,喝多了容易上头。但是外来文化冲击非常大,年轻人崇尚西方生活方式。洋酒不单单是就的消费,但同时在销售生活方式和文化,这一点恰好是中国白酒有所欠缺的地方,公司也希望整个中国的白酒行业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

    而中国白酒没有走向世界。2006 年,五粮液出口酒量,占全国白酒出口的 95%,地方政府下达有出口创汇的任务,因此公司的白酒出口量较大,但由于出口关税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回流现象,在国外白酒也主要是华人消费,未能进入主流消费群体。白酒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精神消费,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和影响力的提升,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消费白酒。

    在谈及中低端白酒的发展上,公司表示 13 亿人中能够喝得起五粮液和茅台的毕竟是少数,公司的高档酒将更重视高端,向精品、珍品等方向发展,更看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市场,不仅要重视高端,高价位酒,更要发挥中价位酒,同时低价位酒要占领中国的农村市场。公司在进行战略的调整,不等于今后对低价位的就不去占领,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其生产工艺决定了必然有低价位酒出产。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后,目前产品基本上是零售价格在 30 元/瓶以上的产品,我们认为这一价位的酒想占领低端的农村市场还是有相当的难度,毕竟农村居民的嗜好性经常消费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这一价位的酒在农村市场的接受度有限。

    我们在 3 月份重庆糖酒会上与公司的经销商交流时发现,公司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低端酒压缩后部分通过原酒的形式进行出售,由经销商自己推品牌进行销售,但产品上不出现五粮液的商标和字样。我们认为这一做法对公司低端酒的品牌建设不利,虽然公司的低端酒通过原酒的形式实现了销售,扭转了过去低端酒亏损的局面,但是这种形式的销售没有体现公司的品牌价值,与公司看好低端农村市场的消费有矛盾。

    而在品牌发展上,公司将继续坚持“1+9+8”的品牌战略,除了五粮液之外,打造几个品牌,不过多依靠和依赖五粮液。对于品牌的取舍,公司表示将通过优胜劣汰进行,品牌的调整不是公司随意调整,由市场说了算。

 

    四、公司再次强调整体上市今年未进行考虑

    对于市场最关心的关联交易和整体上市问题,公司再次明确表示关联交易会逐步减少,但整体上市还是今年没有考虑。股份公司是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国资公司委托集团公司对股份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虽然上市公司是国资公司控股,但没有单独考核股份公司,只考核集团公司。

    关于股权激励问题,需要国家大环境的配合,地方国资委没有主动提出股权激励之前,管理层也不可能主动要求做股权激励方案,我们判断,公司股权激励的进程可能不如市场预期乐观。

    从公司公布的中期业绩快报的数据分析,今年第二季净利率有了大幅的提高,单季度净利率高达 29.72%。而单季度主营收入为 13.3 亿元,同比下降 20%,净利润 4.44亿元,同比上升 45%,我们认为公司在收入和利润确认上有所调整,29.72%的净利率难以长期维持。

    图表1五粮液近几年一季度净利率稳定增长

    图表2五粮液近几年二季度净利率呈较大波动

 

    2006 年第二季度时公司高价位酒的收入就达到 12.5 亿元,而今年第二季度白酒业务总收入才为 13.5 亿元,而高端的五粮液收入还增长 11.97%,因此我们判断,公司在收入确认上有所调整。同时,由于与进出口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收入的确认有很大的调控空间,此前几次提价,并未带来股份公司利益的提升,而此次公司明确表示,提价部分将体现在股份公司,而不是在进出口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在关联交易的问题上有解决的意向,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五粮液的主营业务经营良好,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酒率的上升为公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关联交易、整体上市等问题的解决将会推进,但解决的时间会比较长,在 2007 年内无法落实。在不考虑股份公司收购集团公司资产的情况下,维持对五粮液 07 年、08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41 元和 0.58 元的预测。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陈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斌,非常感谢你无私的分享精神,在你这里受益非浅,最近好好读了巴菲特推荐的聪明的投资的第八章,今晚结合个人理解作了一个小的总结,请但斌批评指正: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读书笔记
                               ——张力
    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国有些赵括之流老是说我国股票pe过高,价格波动大,市场不成熟等等,殊不知只要是股市就存在波动。

    股市有波动,投资者就期望从波动中获利,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对波动抱有投机心态,则很可能会导致亏损。如果实在耐不住诱惑,则只可拿小钱玩一玩。

    一般来说,只有波动才是市场,只有波动才会有获利的机会,但是对待波动不同的操作思路和方法将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投资态度和结果。

    对待波动的操作思路和方法可分为二种:掌握时机法(timing)和掌握价格法(pricing)。所谓掌握时机法是对将来的价格走势进行判断(此处我暂且将其理解为根据价量以及一些技术指标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投资决策买入或卖出;掌握价格法(pricing)是指将股票当前价格与价值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投资决策买入或卖出(当然这也很难,尤其是价值,但格老先生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在二十章又专门阐述安全边际问题)。掌握时机法必将走向投机客之路,掌握价格法才是投资者之路,这一点区分其实相当重要,散户在一开始就要弄清楚这一点,巴菲特说过,以40美分的价格买进1美元的纸钞,人若不能立即接受这项观念,就永远不会接受它。
 
    时间因素对运用掌握时机法的投机者来说十分重要,但对投资者来说则不那么重要。投资者不重视时间所形成的优势在那里呢?在于以价格明显低于价值时入场,从而获得优势。以道指为例,在1938年之前道氏刚被接受不久,1938年后若采用掌握时机法,根据道氏理论信号,就会发现卖出后必须以更高的价格买入,绩效不如持有法。

    其实掌握时机法可以理解为程序交易,存在二大根本缺陷,一是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二是运用的人多了,会改变市场行为,自我验证程序化交易,致使股价过高或过低,使程序交易者处于不利地位。

    现在让我们以程序交易为基础,更进一步思考,即不预测股价趋势,而是在大跌后买,大涨后卖,是否可行呢?从市场循环,好象比较理想,其实这是纸上谈兵,历史常会惊人相似,但决不会重复,虽然市场存在循环,但循环充满了变化,新高后还有新高,新低后还有新低,买低卖高只能说虽一个理想过程。若投资者坚持这样操作,将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债券和股票保持固定比例,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错误。
    如果我们不人为判断高点和低点,而是通过程序交易来实现大跌后买,大涨后卖呢(时机法更多的说是涨时买,跌时卖,和此处说的有所不同。)这将会导致买得过早或卖得过早,效果也不会理想。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做好面对市场波动的准备,一定要想清楚,只要不是被迫卖出持股,市场波动不会使投资者更贫穷或更富有。(这一点也可以引伸出,即应该用闲钱进行投资,从而不会被迫卖出持股。)

    当然,面对市场波动稳做钓鱼台也不符合人性,那么面对涨跌怎么办呢?定期买入或卖出股票,保持固定收益和权益投资的比例也是一种有事可做的方法。
 
    从企业价值与股票市场评价角度分析,本章提供了另一种坦然面对市场波动的方法。

    投资者持有股票,便是具有了二种身份,一是沉黙的合伙人,另一是有价证券持有者,投资者应有效利用这二种身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是化优势为劣势。

    为什么说这种双重身份会成为劣势呢?因为市场上许多股票价格对公司账面价值存在溢价,投资者一旦按这种溢价市场价格买入,支付溢价之后,作为沉黙的合伙人从公司账面价值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环境便失去,他只好寻求市场价格对其买入行为的支持,从而过分依赖市场报价,以支持其买入的行为。

    对于高速成长股,其溢价将更高,溢价越高,基础越不稳定,二个原因造成此类股价基础不稳定:一是成长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二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股票评价方式的变化。因此成长型股票价格波动剧烈。

    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溢价买入,必将不能坦然面对市场波动,将优势化为了劣势。因此买股票时要考虑市净率。当然还要考虑PE和财务稳定性,其实还应该考虑市销率,根据美国一项权威研究,长期来看,市销率越低,收益越高;我对此的理解是,销售额越大,一个毛利率百分点的变动,都将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一旦股票价格有PB/PE/PS的支撑,而且财务又稳健,则投资者可坦然面对波动,充分利用了双重身份的优势。

    A&P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股价波动的剧烈,但投资者只要不被迫卖出股票,能遵从上面所说的,则将不会受大的影响,当然,基本面是需要定期检查的。只要遵从了上面的原则,即使没有报价,那又何妨。

    投资者可以知道股市的报价(流动性),但不必按报价行事,是否击球全在于投资者的选择,裁判永远不会说你违规,报价是评价股票最方便得到的信息,其实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信息,评价股票应该更多的利用其他信息。要让报价为我所为,而不是我为报价所影响。
 
    总之不要试图根据对市场走势的预测行动,不因重跌而忧虑,不因大涨而兴奋,市场价格只是方便交易(即我现在买或卖是什么价格),投资者可以利用它,也可以忽略它。

    投资者花尽心思去找比大盘表现优越的股票行为也是不合理的,这是将自己置于与整个市场赛跑的位置。同样,从价格走势发现个股,然后分析基本面的行为从长期来看也是失败的。其实正如《投资者的未来》所说的,关键是看股价是否已经反映预期,而不应是能否超越大盘。

    关于债券走势,预测比股票更难,因为利率变化更难预测;关于可转债,受股票价格波动、企业信用变动和利率变动三重的影响,因此其波动更大,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除非价格特别特别低。

    关于利率变动引起久期值大的债券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时髦一点,可以说是金融工程解决方案,呵呵),即本金价格不变,利率浮动。
 
                                                (常学于070703凌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斌:资本市场只惠及拥有智慧的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7/06/25

 

    但斌是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对于一个私募公司来讲,十五六亿的规模不算小了,但人员只有九个,核心研究团队则是四个人,私募基金就是这样有点儿以小博大的感觉,因为投资只与智慧密集度有关。说起东方港湾的目标,但斌说:“资本市场从来就是慷慨的,但它只会惠及拥有智慧的人,我们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其他的一切让上帝来安排。”

  伟大的企业家才是客户

  私募基金的门槛很高,东方港湾的公开信托是300万起购,私募账户则要1000万以上,然而但斌却说:“客户要认同我们的理念,不认同的话,他给我们钱我们也不要。”但斌讲了他的客户告诉他一个小故事:美国一个投资家,帮客户打理10万美元,起初亏了5万,但是这个客户认同这个投资家的投资理念,没有撤走,后来反而赚了很多钱。但斌认为客户和经理人之间就是需要这样的信任关系才能让私募基金行业实现良性互动。

  据他介绍,东方港湾的第一个客户在2003年底跟他们签下了10年的协议,以后的客户里甚至有签无限期的,最少也要一年。在但斌看来,目光不远大和没有到一定境界的人,是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东方港湾的客户以名企业家为主,经营期基本都在10年以上,经验告诉他们,做一个事业没有10年以上的积累,很难积累出大量的财富。他们知道东方港湾要做的不是炒短线你赢我输的游戏,企业的业绩增长其实是可以让股民、企业,国家实现共赢的。客户本身事业上的成功,让他们有这个认同长期股权投资的境界。

  东方港湾很欢迎客户给他们的投资方向和策略提意见,因为和研究员相比,在专业领域他们才是专家,比如做房地产的客户会在地产股方面提出专业意见,做服装的客户会在服装行业内提出专业意见。正是这种能够长久共赢的互动模式,造就了东方港湾的崛起。

  伟大的公司是财富之源

  东方港湾的客户在他们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了解到了财富的源泉正是企业本身。但斌认为再过20年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那时的中国必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卓越的企业,投资中国必将获得丰厚回报,所以他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持有、买进他们认为能够成为那些企业的企业股票。

  但斌认为这其实并不难,所有好的东西都必然是公开的。如果微软不上市,比尔·盖茨自己紧紧霸占着微软的财富不撒手,微软也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所以能找到跟公众财富紧密结合的企业就是胜者。

  是什么让但斌如此重视企业的文化呢?

  在投资的操作上,但斌十分灵活,不只投资A股,H股也是他投资的范围。因为他认为像腾讯这样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能够颠覆很多的行业规则,具备赚很多钱的理由。实际上所有跟中国相关的上市公司,不管在哪里上市,只要东方港湾认为这个企业有前景,就会对其投资。

  伟大的时代要长期持有

  炒股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1块钱买进,10块钱抛出,跌到8块的时候再买入,涨到20块钱再卖出,这是99%的股票投资者的理念。但斌从股票市场常识来分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个真正好的企业在任何时候买都是赚钱的。

  但斌非常赞赏巴菲特的两个投资选择:买进并持有。事实上他也是专注于长期股权投资,追求长期稳健增长的。他的仓位几年来基本没有调整过。

  事实上做长期投资是很困难的,股票长期不涨,作为经理人难免会有压力,但斌却说:“凡人坐着念一分钟的经,很简单,但是就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动作,整整十年都能坐着一动不动念经的一定就是高僧。”

 

    但斌认为人有什么样的弱点,市场一定会在那个地方攻击你,而且一定让你一败涂地。SARS时期一个真正的投资者是不应该卖出股票的,疫情并不能构成卖出股票的理由,但为什么很多人疯狂抛售股票呢?因为抛的时候他们不是经济学家或者基金经理,就是一个个的普通人而已,害怕是导致他们错过财富的核心原因。

  贵州茅台的乔洪事发后,很多人抛了茅台的股票,但是东方港湾仍然坚持,因为他们的商业理解力与众不同,他们判断这个事情商业逻辑上只是短期影响,不构成卖出理由。对但斌来说,全中国人都不喝白酒了,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在市场中无处立足才会使他们放弃。

  他认为做投资最忌讳的就是跳来跳去,就像在北京挑房子一样,可能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最后发现最好的还是当初最早看上的那一套。“一个人房地产、IT、服装分别做两年肯定就垮了,股民在股票、板块之间来回跳一定赚不到钱。但是投资万科10年,积累的财富就不可估量了。”但斌认为真正好企业的股票,无须去关注某个短期内的表现,因为它一定会在很长的时间后带给你更多的财富。

  其实不光投资,人生难道不需要坚持吗?美国加州水晶大教堂就是罗伯·舒乐博士牧师用他的梦想和实现这种梦想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全世界的人,少数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能成为行业里了不起的精英人物。

  ●伟大的投资者充满智慧

  2005年,但斌写过一篇名为《股票黄金时代来临》的文章,当时的他看到了足够多的机会,但是公司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这也是让他一直很遗憾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在2005年,茅台、万科都是小市值的时候如果能知道现在的情况,当时会全力以赴进行投资。

  他的一个香港朋友早年去美国见一个投资家,这位现已去世多年让人尊敬的满头白发的投资家说以后最好最大的机会是在他来自的地方。他还有个女同学年轻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当时地位很高的人,但是二十年以后,当时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很多人发展的比她嫁的人好得多。但斌讲完这两个故事后说:“投资到最后比的就是洞察力,比谁看得远,所以投资家一定能看到别人看不到或很难看到的地方,好东西、潜力股就在那儿摆着,能抓住是很难的,需要智慧,远见与运气。”

  能让人抓住投资机会的法宝,很多人找寻了很多年,巴菲特却认为这十分简单,投资不需要高等数学,就只是常识和智慧而已。但斌对此颇为赞同,他言高等数学,高等经济学,高等财务理论跟投资没有关系。世界上除了凯恩斯以外绝大部分经济学家并不太富裕,会计师可能敢于购买股票,但不一定能坚持。

  与想象中私募基金公司中一定是高手云集、刀光剑影。这里确实有高手,但这个公司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和善,进门处挂的是“爱永不止息”。是什么让钟兆明与但斌打造出了公司这样的氛围呢?但斌把这一切归因于他在国泰君安工作过的经历。国泰君安堪称中国证券市场的黄埔军校,君安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开放的,比如有矛盾的两个部门,甚至上下级之间都可以在内部网上公开对垒、讨论问题。但斌把自己的性格也带进公司,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但斌眼中,巴菲特非常有智慧,他能看清事情本质,七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反应快,表述能力与洞察力强。而且他的境界远非常人所及,他那么有钱,却住在一个小镇上整个社区最差的房子,这对普通人来说太难了,更多的人是在有了钱后买别墅奢侈一下。而正是这种不同才使他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因为上帝愿意让他管理更多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美国游记》!
    我认真分析茅台后。感觉它很可能是另外一个菲莫,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这是彼得林奇关于菲莫的描述—— 
 
    一直以来人们忽略了像菲利浦莫利斯这种真正具有增长率的公司。
    从行业本身的发展你看不出这一点,因为美国香烟的消费大约每年减少2%。

    确实,外国烟民的增加超过了美国烟民的减少。现在有25%的德国人吸菲利浦莫利斯公司生产的万宝路牌香烟,并且该公司每周要用747客机往日本运送满满一飞机的万宝路牌香烟。

    但是即使是外国的巨额销售量也无法解释它的巨大成功。

    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

    A、该公司可以通过缩减成本,通过安装生产效率更高的卷烟机公司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B、特别是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公司的收益,这才是惟一值得考虑的“增长率”:即“公司收益”。

    烟草行业的产品价格每年都在提高。如果公司的成本增加4%,它把香烟的价格提高6%,公司的利率率就会增加2%。利润率的这个增加值看起来可能不是太高,但是如果公司的利润率是10%(菲莫公司的情况就是这样),那么利润率增加2%时收益就会增加20%。    

    C、而它的客户又很稳定(像香烟这样让人上瘾的产品就非常符合这种要求),这就等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服装行业或者快餐业不可能像菲莫公司那样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如果这样做的话公司很快就会关门。虽然菲莫公司赚的钱越来越多,但是它却无法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把这笔钱花出去。这家公司不必购买昂贵的鼓风炉,而且它也不必为赚一点点的利润而花掉一大笔钱。在政府不允许香烟公司做广告之后该公司的成本已经大大削减!这一时期菲莫公司的闲置资金实在太多,以至于它的“多样化恶化”也没有伤害到广大股东的利益。

    菲莫公司收购了米勒醇酒公司但结果却一般,后来收购通用食品公司,这一次的业绩也平平,收购七喜汽水公司则又是一个失败之举,但是菲莫公司的股价还很稳定。1988年10月30日,菲莫公司宣布它已经签署了一项确定的协议要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包装食品公司卡夫。尽管这次收购的标价非常高(这个开价超过了卡夫公司1988年收益的20倍),菲莫公司的股价受此影响只下跌了5%,因为它的现金足以使它在5年内还清收购时所欠下的全部债务。对菲莫公司最大的不利就是吸烟受害者的家属开始赢得与它之间的官司。

    这家公司的收益连续40年一直在增加,如果不是因为害怕该公司打输官司以及对烟草公司的负面宣传使得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股票敬而远之,它的市盈率会达到15或者更高。正是这种情感因素才使得股票投机商们坐收渔利,当然也包括我。而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为受益。现在你仍然可以在市盈率10时购买这家收益增长率位居榜首的公司的股票

  关于茅台和菲莫的比较——

  这两家公司都有共同的特点:

  这两家公司都有共同的特点:
  1、都是涨幅巨大
  菲莫50年涨了8300倍
  茅台6年涨了18.8倍
  2、成本极其低廉
  菲莫成本超低
  茅台也是,一吨茅台酒成本仅仅9万元
  3、不断提价的能力
  菲莫能不断提价,这是它成功最重要的能力
  茅台也是每年都在提价
  4、毛利率极高
  两者的毛利都很高,茅台甚至比菲莫更高
  5、都有稳定的客户
  万宝路香烟可是会上瘾的毒品哦
  茅台难道不是?呵呵!
  6、市场巨大(虽然市场好象都是萎缩的)
  万宝路香烟全世界通行
  正如您所说,市场上的茅台10瓶有9瓶是假货,可见市场大得无法形容。如果有一天中国文化如美国文化一样侵入世界各地,茅台会变成另外一个可口可乐。
  7、产能没问题
  茅台又发现另外的酿酒的地方了(我认为什么离开茅台那个地方就不能产茅台,是公司有意为之,用相同的技术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喝出来,茅台更大的垄断应该在于品牌)
  8、两者都有很知名的品牌
  并且都有很高的美誉度
 
  结论:茅台很可能是另外一个菲莫。
   
  [备注:本文是朋友dhwfkjlas给我的他的分析文章,我觉得有借鉴的地方,贴出来,大家一起学习。我想这8点当中,差别可能就在第7点的产能问题,茅台生产还是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这可能是茅台不会是菲莫的根本原因。但斌20070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23 17:19 , Processed in 0.0914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