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二十找感觉、三十有感知、四十出感悟、五十多感慨、六十见感伤、七十知感恩、八十感而不动——此七感也;再以五十而分,五十岁前吾谓之“感知”阶段,五十岁后谓之“感受”阶段。
“二十找感觉”。二十岁初出茅庐,后生无畏。头脑中储备了些理论知识,但对汤汤水水、沟沟坎坎的尘世所知无几,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就是将头脑里那点爹娘和老师给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对接”、“核实”,“跟着感觉走,拉着梦的手”——带着梦想找感觉,是这一阶段的特征。
“三十有感知”。子曰“三十而立”。二十几岁大学毕业 ,走出家门,经过几年的闯荡,实践,到了这个年龄对世界“初有感知”。子曰“三十而立”,孔子时代社会简单,人事简约,三十可“立”。现在则不然。三十岁男子嘴上虽长出茸毛,但相对于这个过于复杂的世界、尤其是很具特色的中国,恐怕还显“嫩”。也就是人生的“小学阶段”。
“四十有感悟”。子曰“四十而不惑”。在下天生愚钝,年过半百仍遇事懵懂。窃想除了那些天才神童,一般人四十岁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朝令夕改的社会,许多事情恐怕也难看透。不久前台湾教授曾仕强在《百家讲坛》讲胡雪岩,其云:“尽人事而听天命”,许多事情我们只能控制过程而不能决定结果。大概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变数太多、无赖太多,你看中的事情可能是假象——“哦,原来如此!”这个年龄能悟出一些事理就是高智商,遑论“不惑”!
“五十多感慨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其认知事物的速度相对于孔子时代大概要慢上半拍。子云“五十知天命”,在下云“七十知天命”。这个年龄“性急者”已驾鹤西归,同学集会、战友相遇、故旧重逢,大概报告的“头条新闻”是某某某“没了”、谁谁谁“怎么了”——“人生如梦”、“人生苦短”、“时光容易把人抛”——一片人生之感慨;“啊”、“呀”、“唉”——几声沉重之哀叹!
“六十有感伤”。人生六十,除了极少数还在官位上忙活、还在商场上厮杀 ,大多数“退了”、“病了”、“离了散了”,大多数“闲了”,有暇访亲走友、寻旧觅故、外出旅游,或集会见同学、或他乡遇故知、或旧地睹沧桑、或把酒谈人生,多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怜九泉下,金棺葬寒灰”、“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之伤感!
“七十 知感恩”。“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虽说“平均寿命”都在七十三岁以上,但一个人能在这个风风雨雨的世界上存活七十个春秋、看25550个朝日夕阳,潮起潮落,亦属不易。这个时候人要知道感恩——感谢上苍、感谢家人、感谢社会、感谢亲朋,甚至感谢曾与自己为敌的人、曾和自己过不去的人。没有上苍赐命,你来不到这个世上;没有家人照顾,你可能早已做鬼;没有亲朋关照,你可能 穷困潦倒;没有社会磨砺,你可能低能弱智;没有对手打击,你可能不懂社会、不知“世界矛盾的普遍性”……
“八十有感而无觉、有觉而无动”。时下流行一句“几个一样“:八十男人女人一样、九十活着死了一样……” 。人到八十,虽然“活着死了”还不一样,但除了文怀沙那样的“凤之毛,麟之角”,文思才情不减,绝大多数感觉迟钝、思想麻痹、行动迟缓、心脑血管,身体机能的退化与主观上对人间世事的 疏远,多数事情已经“无所谓”了,已经“无兴趣”了。所以这个阶段虽然身体感官还在,思维还有,但已是“感而无觉(觉,省悟也、启发也)、或觉而无动”了。什么事情有“知感”、但心难再“省悟“、或心有省悟而身难再有行动——身与心、心与行,有了错位、差距。
以上是二十岁到八十岁的“几感”。在下还将人生概而分之为两大阶段:以五十岁为界,之前为“感知”期,其后为“感受”期。
子曰“四十而不惑”。在下前以所述,现在社会人世复杂,“认知期”后延,人生五十遇事“不惑”尚堪称“早慧”。“不惑”之前是“或”,需有人给你“解惑”、传授知识;你需学习、“格物致知”,这个阶段大体可谓“感知世界”阶段——在学校学习理论,到社会实践理论,求证理论,在创造自己的理论。此阶段统而谓之“感知阶段”。
虽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但大体而论,一个人五十岁后各种必备的知识学历基本具备,对世界已有了感悟和较深刻的认知,人生进入“知识运用”阶段。世界是“怎么回事”大体知道。按佛家“因果”说、按马列的“普遍联系”说、曾仕强教授的“自作自受”说,五十岁前撒下的“种子”以“开花结果”, 成功者到了享受成功的阶段,失败者也到了“反思失败”、“承受耻辱”、东山再起或甘受苦难的阶段;一般人也到了“天命既定”、承受命运的阶段,这个阶段人就在“感慨”、“感伤”、“感叹”中默默承受命运安排,以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