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8年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的发行,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又浓墨重彩地添上了一笔。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将古典文学名著搬上邮票,不仅能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向世界宣传和展示其独特的内涵与魅力。该系列邮票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行,30多年来先后有《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多部古典文学名著荣登方寸。这些名著邮票有如下特点: 一部名著发行一套邮票。按照古典文学名著的内容及邮票表现形式,一部名著只安排发行一套邮票或加1枚小型张,如T4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邮票一套8枚,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一套12枚、《红楼梦》小型张1枚,T82《西厢记》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等。 一部名著发行多组邮票。一些鸿篇巨制的古典文学名著,根据内容与情节,安排发行多组邮票或多枚小型张,如“水浒传”邮票(T123邮票及小型张,T138、T167邮票及小型张,1993—10、1997—21邮票及小型张)、“三国演义”邮票(T131邮票及小型张,T157、1992—9、1994—17邮票及小型张,1998—18邮票及小型张)、“聊斋志异”邮票(2001—7邮票及小型张,2002—7、2003—9邮票及小型张)。 30多年来,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的发行规模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有以下几点: 一是票名变得更加科学、规范。早期的古典名著邮票,票名并没有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前缀,如T4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T82《西厢记》,直到1984年发行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开始,票名的前缀才固定下来,改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票名,不仅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也更具系列性、权威性。 二是发行时间更加紧凑合理。早期古典名著邮票的发行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基本上是一部名著一套票,除“红楼梦”按单、双枚编号分两年发行外,其他都是一次发行完毕。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浒传”、“三国演义”邮票的发行,这种模式开始被打破,为一部名著发行多组邮票和多枚小型张,发行时间前后跨越近10年,让人望穿秋水。到了“聊斋志异”邮票发行时,虽然也分为多组邮票,但发行部门改变策略,从2000年开始连续三年各发行一组,发行时间相当紧凑合理,受到集邮者的好评。而此次“儒林外史”邮票更是一套就发行完毕,虽然有点意犹未尽,但干脆利落,没有了拖泥带水之忧。 三是邮票规格和版式有变化。古典名著邮票的规格丰富多彩,有27毫米×40毫米(“红楼梦”邮票)、30毫米×40毫米(“西游记”邮票、“儒林外史”邮票)、40毫米×54毫米(“牡丹亭”邮票)、40毫米×60毫米(“西厢记”邮票)、54毫米×40毫米或40毫米×54毫米(“水浒传”邮票、“三国演义”邮票)、38毫米×50毫米(“聊斋志异”邮票)6种,不同的票幅完美展示了不同名著的不同主题和魅力。古典名著邮票整张枚数也在逐步减少,从30年前的“西游记”邮票整张含50枚(10×5)到如今“儒林外史”的20枚(4×5),不难看出,邮票全张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趋于小型化、袖珍化、精品化。 四是邮票枚数与面值的变化。古典名著系列邮票,既有大套票、小套票,也有多组且每组一套4枚或6枚的套票,“西游记”一套8枚、“红楼梦”一套12枚,属于大套票;“西厢记”一套4枚、小型张1枚,“牡丹亭”一套4枚、小型张1枚,属于小套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发行了五组邮票,共计邮票20枚、小型张3枚;“聊斋志异”发行了三组邮票,共计邮票14枚、小型张2枚、小版张3版,它们均是多组套票。以往古典名著邮票的面值呈多样化,且高低结合,其中“西游记”邮票面值有5种,“红楼梦”有7种,“水浒传”五组邮票有11种、小型张3种,“聊斋志异”三组邮票有6种。“儒林外史”6枚邮票只有两种面值,且全为低面值,其中5枚为国内平信资费,1枚为本埠平信资费,这样的面值设置更具实用性。(张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