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市场启示录26》 “到文交所上市去”,这是目前邮票大户们的图腾。一个北交所,将囤货太多的邮商实现了解放,难怪有人称北交所是马甸的升级版。有人说得更形象,那是马甸的炒区。 文交所,首先解决了自身的最大瓶颈:筹码从哪里来? 大户们,其次解决了自身的最大烦恼:货卖给谁? 小散们,再次解决了自身的最大恐惧:不消耗,不流通,我们跟个屁? 还有一个问题。那些大户们“卖”给文交所之后,赚到的钱,是继续拉升自己的品种?还是另辟溪径,再去寻找个什么东东然后建仓、拉升后再卖给文交所呢? 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阶层,他们“买”邮票的目的,是为了“卖”给文交所——建仓、包装、路演、上市……那邮票市场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 总成本领先战略。例如沃尔玛。 先是成本领先。这个大家都懂。就是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以优于对手的低成本形成壁垒,令竞争者和掠夺者望而却步。 后是总成本领先。这个则是需要大投入的。沃尔玛为了降低进货价格,组建了自有车队。为了在全美24小时内及时补货,购买了大型货运。为了收集和整理所有卖场的信息,自己升到太空一颗实时监控卫星……沃尔玛硬是往里使劲砸钱。砸到对手和后来的模仿者、跟随者退避三舍。 当望而却步和退避三舍,成为竞争对手的选择,沃尔玛真正成为了零售业国际霸主。 总成本领先,成为中国邮票市场上的一大奇观。从大户到小散,凡是胜利的成功的赚到了钱的,都是靠“捂货”这个最原始的营销手段做到的。“做多”、“死多头”们的唯一胜算,是找对了出货的时间节点。 当“敢买会卖”成为投资圣经,寻找洼地中的洼地——中国邮人在行动。 总成本领先战略,目前还不是我们充分认识、自觉行动、高度重视和坚决贯彻的营销战略架构。即使可以从这个市场上找出成功的案例,但你问他什么叫总成本领先,他未必能够说得出来。 “理论总是灰色的。”(歌德)中国邮票市场上不乏先知先觉的人物。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和顽强坚守,才出现了今天可喜的局面。通过学习和提高,让自己成为不逊于其它行业和领域里的企业家,笔者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会不断的将目前最先进的理念通过于市场实际情况的结合,给大家提供些有价值的理论信息。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大投入。通过巨大的投入来屏蔽竞争对手,因此获得超级利润。竞争对手不敢上前,你的竞争成本(广告、促销、渠道等费用)就降到低点。 怎样获得大投入的资金支持? 这是我们这个市场的老大难问题。大户手里都是货,中户手里没有钱,小散被严重抽血……环顾马甸卢工,哀鸿遍野,死伤过半。 场外资金,成为关键。于是,邮商+资本的模式例如文交所。邮识+资本的模式例如曲秀峰。邮识+公司的模式例如东方鹤。邮政+大户(资本)的模式例如13小版的炒作…… 获得了资本支持即大投入之后,路怎么走? 曲秀峰的做法,是与最广大的散户形成“投资团队”,以唐诗和风翔作为标的,然后在稳扎稳打和步步为营中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品牌投入等等。是一种“很省钱”的营销战略。 东方鹤的做法,许多人至今也看不懂。但是,从今天起,先生开始讲述《我和红军邮的故事》。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位邮票投资者的心得,其中应该能够悟出的重要一点是,选择对了品种,就在总成本上略胜一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为没有比价效应,因为缺省了竞争对手,红军邮可以走出独立行情、因为行情独立,用在于竞争者上的费用为零。而那些追随者们,不旦没有成为竞争者和掠夺者,反而成了拥护者和捍卫者。从30到90,时间不到一年,红军邮大踏步的前进。东方鹤就像那个“前进,前进,前进”的巴顿,一路凯歌。 当然,我至今还说不出的第三位好汉,玩的是潜伏。但明显感觉到,比东方秀峰还神勇的大户潜龙在渊(这是和个人的性格秉性有关,笔者仍然向他们致敬。)希望他们走好未来的路。其中有一条,就是走好总成本领先之旅。 根据总成本领先的原则,中国邮票市场上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在沙里淘金的邮票迷,因为邮识卓越而成为香饽饽。资金、资本、大户和庄家们,少不了这样的“科研人员”。 其次,大资本、大户、大资金们的合作,将以大整合、大兼并和大组合的方式,将蛋糕做大,盘子做好,品牌做响。 再次,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散,将越来越成为资本的猎物。不同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猎物”甚至与猎物们共同晚餐,是全新的课堂。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做个套子将小散圈住。道理很简单,正像沃尔玛千方百计的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一样,如何让小散们以更低的成本入场?如何让他们卖到最高?如何和他们一起实现双赢和多赢?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最后,即使是文交所,即使是文交所带来的改变将彻底改写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谁、通过什么、怎么样将购买的价格降到最低?哪里是、哪个是、哪些方面里能够寻找到成本低、题材好、选材严、开掘深和能够走远走好的可持续战略设计之下的——炒品? 战斗正未有穷期。 刘志明 3月9日于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