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7|回复: 0

邮票上的“清明文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905
发表于 2014-4-7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也火起来,不仅成为法定节假日,对这些节日的文化传承,以及深层次的挖掘也逐渐深入。清明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在古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也火起来,不仅成为法定节假日,对这些节日的文化传承,以及深层次的挖掘也逐渐深入。清明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在古代,清明节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桃红柳绿。正如《历书》上所说:“春分后十五日,逗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这样的时节,踏春、放风筝、植树、插柳等都是古人的重要活动。当然,最重要的当数扫墓,那是祭奠亲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因为,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于2004年发行的“清明节”特种邮票就很好地呈现了我国独特的“清明文化”。该套邮票共三枚,内容分别为“祭祖”、“踏青”和“插柳”。

其一为“祭祖”,只见画面上皇帝模样的人率领文武百官到宗庙祭祖,人物均是汉代装饰。我国祭祖扫墓的风俗由来已久,不过在清明时扫墓估计是唐朝以后的事情。据明《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于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这段记述就很好地说明了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在墓前摆上酒肉瓜果,烧着纸钱,除草添土,或哭或拜,然后大醉而归,以寄托对去世亲人的哀思。

其二为“踏青”,只见画面中几个孩子在草地上欢快地放风筝。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青柳绿,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孔子早在春秋时就咏叹过他的理想:“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就是能在春天里去郊游,踏踏青。放风筝其实也是清明前后的重要活动,古代人认为把风筝放飞之后,剪断线绳,任其飘落天涯海角的同时,也带走了灾难疾病。这样,就可以消灾解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其三为“插柳”,只见画面中一个妇女和三个孩子正在种植柳树。古语云:“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是比较容易成活的树木。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过:“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实际上是“鬼节”,所以,插柳、戴柳是为了避免鬼魔的骚扰。不过,“插柳”还有一个很感人的典故。春秋时,介子推忠心辅佐晋文公重耳,在逃亡的路上多次救过他。所以,当重耳重返晋国当了国君之后,论功行赏,自然有他一份。介子推不愿为官,和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一恼怒,就把绵山烧了,即便是这样,介子推也不出来,和母亲抱树而死。晋文公后悔莫及。过了几天,发现烧死的柳树又复活了。晋文公折下柳枝,表达对介子推的怀念。故事中,文化含义浓厚,有气节,有操守,有情义,令人感动。 谢丽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27 18:37 , Processed in 0.0394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