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发行量才是决定邮票价格的关键,邮政也深知此道,所以每年都要发行一些量极少的品种来刺激市场,同时推销价格昂贵的产品册。目前发行量可分为几个档次: 1, 1000万以上:一般纪特票发行量,2010年以来,这个量最少都在1000万以上。我们一般预定的邮票都是这个量,一般在1000-1300万,多的可达6000多万,如生肖大版。 2, 600-700万:小本票的量,普通预订户,包括大小版预订户都有供应。, 3, 150-300万:小版发行量,这个量不可能都能供应,市场预定量大约50万左右,其余的邮政用来制作各种产品册来高价吸引集邮者。较便宜的小本册定价是其面值的3-4倍。 4, 50-100万:短腿品种,如无齿张,丝绸张,宣纸张等。没有预定,每年会发行2-3个品种,大多放在产品册中高价销售。产品册一般会是面值的10倍以上,高的可达百倍。 5, 20-50万:更小品种,如四方连折,大本票,没有预定,全部放在产品册中高价销售。 6, 20万以下:四连张等,量最少,没有预定,全部放在册中超高价销售,并且平价册也不容易买到。所谓平价邮册,便宜的一般也是面值的20倍以上。 当然品种也会起一定的作用,总的来看,这些量少品种越是形态接近于正规邮品的,如小版,小型张,小全张的,价格会更高一些。而什么大本票,四连折相对就差一些。当然总的来说只要是量超小品种,百万以下不会打折。 这些量小品种一直是广大集邮爱好者争相追逐的藏品,倒不是设计印刷的有多巧妙,就是仗着量少,量越少价格越高,如最近十八大评选张价格从160涨到1400就是个例子,其实这个张2013年上半年发行,一年了价格也没怎么长,就是6月份公布发行量,大家一看才8万,比爱科学还少,结果就疯涨起来。当然我是不会买,1400还不如买个T69红楼梦M,或是仕女图M,甚至J8。 量小品种即使大家想买到有时也不容易,邮政往往会发行几种产品册,有贵的有便宜的,而价格低的一般人根本买不到,一线城市都不易,二三四线城市就更难了。有时来几本内部人员就分掉了,哪里还轮的上普通人购买。而我们常见到的产品册基本上是以编年纪特票为主,单套,四方连,小型张,好一些的带个小版或大版。而那些量小品种的册子却很难买到,如今年的长江长卷版,我只见到一个邮局卖750的哪种,138的听说得先消费2000元,才能购买一本。而诸葛亮四连的册子更稀少,根本就买不到。 再来看1000万以上的小票。这几年除了2006年,每年都有大量的小票打折,今年也是如此,并且打折的品种从原来的冷门、一般题材,今年已经扩大到热门题材,如红楼梦、邓小平、诸葛亮、中华孝道等,前几年这样的题材刚发行都能高开一下,然后低走,而现在倒是一步到位,一发行即打折,一般面值5.4或5.1的能低到3.5-3元。很显然最广大预订户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归根结底还是发行量太大了。其实根据现在的政策,发行量由市场需求来定,邮票这么多都打折,明显是供大于求。小本票发行量650万,都能预订户每人一本,很显然即使小票发行量减到650万也是没问题的,至少不会出现预定了却无货的状况。现在多发的三四百万票其实是邮政用来制作价格高昂的产品册了,在产品册中这些打折票可不会打折卖,而至少升值2倍以上,如果有大版,那就三倍起。在这样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200%的利润可见是多么的诱人啊,邮政的挣钱速度堪比卖毒*品,而且也没人监管,还安全。反正国家把这块包袱甩出去了,自负盈亏,邮政当然就每天琢磨着如何把你荷包里的钱都掏出来,怎么掏,就是购买这些产品册呀。 我们不奢求把套票发行量降至1980年的100万,那是不现实的,但降到七八百万还是容易的,2006年不就做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产品册的销售想好,邮政可以发行一些量小的小版、丝绸张、无齿张、双联张、四连张、大本票什么的,反正小版大版一般人预定不上,而量更少的短腿邮品压根就没预定,只要这些品种往产品册中一放,即使价格高上几倍,也总是有人买的。其实现在最不好卖的就是全是普通编年票的产品册,大家把面值一加,而且许多还是打折票,竟然还不到册子售价的30%,谁买啊。现在八项规定这么严格,公款送礼是没了,企事业单位团购也没了,真正的集邮爱好者都是极精明的,谁都会在买的时候把票算一算,不合适谁也不会出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小票的量降到七八百万,甚至六百多万,那么价格一定上涨,那些即使没有短腿品种的产品册是不是也会好卖些呢。减量只会带来双赢,邮政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好在现在的量小品种都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如丝绸版、双联张、四连张、大本票、四方连折什么的,不像收藏JT大全,那些1978-1981的小型张量竟然那么稀少,价格都是千元起,却不收藏都不行,否则永远感觉没有全。好在现在的短腿都是些非正规军,大家可以量力而为,不收藏这些昂贵的短腿,编年大全也说的过去,毕竟这些短腿都是正规套票的衍生产品。就是每年预定的那些套票也足够欣赏了,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