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51|回复: 1

掘金90年代票张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66

帖子

9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28
发表于 2015-5-15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邮友: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行的邮票多是天量,结果把邮市弄的万马齐喑,一片萧条。当时的邮电部门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几次库存的邮票进行大规模的销毁,如果你有耐心看完我粘贴上来的销毁记录,那么,你就会明白,在九十年代淘宝,真的有可能淘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下是国家邮电部门数次销毁邮票的真实记录: 国家邮政局集中销毁库存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25日上午,国家邮政局对全国库存的1992年到2001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进行了集中销毁。销毁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总数超过30亿枚,面额总值达到了30亿元。 这次销毁的邮票品种涵盖了从1992年到2001年发行的所有品种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销毁的邮票数量占到了目前全国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总库存量的94%。 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司长刘建辉:过去发行量比较大,没有按时集中销毁,造成目前纪特邮票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不利于邮市正常发展和集邮爱好者投资。按照国际惯例,各国每年都要对发行的邮票进行集中销毁,有助于增强集邮爱好者信心。 这些被销毁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绝大部分将被送回造纸厂回收利用,其余的将被在盖好销毁标记后赠送给各地青少年集邮爱好者。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25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转载]编年邮票历次销毁数量 (2012-11-17 21:13:17) 转载▼ 原文地址:编年邮票历次销毁数量作者:交易之道销毁:1996年邮票销毁、2000年邮票销毁、2002年邮票销毁、2004年邮票销毁、2006年邮票销毁 1996年邮票销毁:盖销范围92-94年邮票、小型张 盖销部邮票库存1994-10《昭君出塞》邮票150万套(含小型张),1994-19《长江三峡》邮票200万套(含小型张);销毁《熊猫》、《竹子》等小型张加字,17套编年票盖销60万套,并将此盖销票分配给各省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向青少年集邮者销售。以及相当数量的不适合当时邮资标准的邮票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共销毁了1.1亿元1992-1994年发行的邮票,盖销了0.2亿元邮票。 (一)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1分、1分半、2分、3分、4分普通邮票全部销毁。对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分普通邮票销毁1692万枚。个别省如因包裹单贴票需用1分邮票,可向部邮政总局请领。(二)对不常用面值,即5分、8分、15分、25分、30分、40分、80分、90分、110分、130分、160分普通邮票各省留存两年使用量(以1995年用量作为参考)后,其余部分全部销毁。(三)对各省局及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994年以前发行的纪特零枚邮票全部销毁。(四)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邮资信封、普通邮资明信片全部销毁。对库中留存的历年中国邮政架年(有奖)明信片全部销毁。 1996年9月15日,我国邮电部新闻处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各界宣布:为加强集邮业务管理,制止搭售行为,提高集邮经营服务水平,逐步解决纪特邮票在市场上低于面值销售的问题,以维护国家邮政信誉,有效启动集邮市场,邮电部决定,从今天开始,将对1992、1993、1994年部分纪特邮票进行销毁。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邮票是一种艺术品,并且是体现国家形象的艺术品,故有“邮票是国家名片”的美誉。新中国邮票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邮坛享有很高的威望。然而,进入 90年代后,随着我国邮票印量的骤然加大,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量,不仅给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也使集邮者丧失了热情和宽容。 邮电部销毁邮票的想法,最早被消息灵通的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披露,随后,一些报刊也纷纷传播这一消息。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人民邮电报》等新闻媒介正式报道这一消息时,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集邮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销毁邮票成为集邮者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著名集邮家李鸿远认为:“邮电部销毁邮票的举措,我深信这是—件大好事,是明智之举。销毁邮票本来就是邮电部门一项正常的工作,这在许多国家已是经常之举。如有的国家规定,在邮票发行期两年的时间内,邮票在邮政窗口销售,两年之后将剩余部分公开销毁;还有的国家为某个邮展发行的纪念小型张,只在邮展期内公开销售,随意购买,邮展结束时,当众销毁。” 集邮家赵人龙坦言:“虽然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曾开展过一次规模较大的销毁邮票行动,但那是销毁旧中华邮政的邮票。此次在全国范围内销毁邮票,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表明了我国邮电部门正视市场存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 也有不少集邮者,对销毁邮票的意义提出了质疑。有人说,我国邮票发行部门为了冷却1991年邮市爆发的高热症,自1992年加大了纪特邮票的发行量,从而导致了邮市门前冷落、新邮贬值抛售、集邮者与邮票“劳燕分飞”的一系列后果。邮电部销毁邮票之举,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激发邮市,但这只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有人呼吁邮电部应“三思而后行”,尽量采用其它措施,不要贸然销毁邮票,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历史遗憾。 面对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邮电部认为,已经过了多次论证的销毁邮票行动,是可行的。从长远看,这部分销毁的邮票不是浪费,而是为避免浪费采取的措施。如果没有今天销毁邮票的举措,市场的启动时间必然来得更晚,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损失,将远大于部分销毁的损失。邮票大销毁 1996年9月5日,邮电部就销毁邮票事宜颁布了“邮部[1996] 850号”和“邮部[1996] 851号”文件,对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销毁邮票工作的组织、销毁邮票的有关帐务及财务问题、销毁邮票的时间安排和奖励及惩罚办法等作了严格的规定。邮电部要求:销毁邮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对待,严格管理,细致安排,避免任何问题的发生。 1996年10月初,由邮电部邮政司、财务司、安保司、邮政总局组成的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在京成立。与此同时,各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也纷纷成立。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工作程序是:1.听取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准备情况汇报;2.核查清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3.将邮票安全运到销毁现场销毁;4.省部两级监销小组成员签字。 1996年10月24日,这一天虽然在共和国的日历上只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在新中国邮政史和集邮史上,却是不平凡的一天。数吨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北京市邮票公司上交的1992年至1994年待销毁邮票,此前已经北京邮票厂职工连日突击,用裁dao将拆包处理后的邮票切成了条状。上午8时,北京邮票厂安保处处长白德海、副处长李文宪和票证管理科科长秦金春来到厂里,指挥十几名工人,将待销毁邮票在邮电部监销小组的监督下,从票库运出,装上了一辆密封邮政车。 10时许,邮政车来到北京市大兴县光明造纸厂。邮电部监销小组首先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进行了验证,之后光明造纸厂的工人将一袋袋的邮票倒进化浆机里。随着化浆机不停地转动,几分钟后,白色的纸浆缓缓地从化浆机一旁的管道里流淌了出来。此时,闻讯赶来的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们,或打开录像机,或按下快门,纷纷记录这一历史时刻。 就在北京开始大规模地销毁邮票的同时,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成员,分成7个监销小组,奔赴东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全国范围的销毁邮票行动随之开始。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继北京之后,最先开始销毁邮票的地区。新疆地域广阔,邮票从各地州市邮局集中到区邮电管理局,行程时间长,不易集中,加之新疆冬季来临时间较早,给销毁工作的具体操作增加了难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邮票的销毁任务,区邮电管理局决定在集中各地州市邮票的同时,先对区邮电管理局票库的邮票进行清点造册,划出此次销毁的品种与数量,从而大大节约了邮票销毁的前期准备时间。为了避免在销毁工作中出现任何纰漏,区邮电管理局邮政处从销毁场地的安排与检查,押运车辆的配置,行进路线的时间安排,到邀请当地新闻媒介参与报道,把各个环节安排得衔接紧凑,有条不紊。10月31 日下午2时,数百公斤邮票经裁切粉碎后,运往销毁现场——乌鲁木齐市第二造纸厂,在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共同监督下开始销毁,只见数百公斤邮票被造纸厂工人一次又一次地投进宽2米、深3米的化浆池中,巨大的搅拌机在池中吃力地搅拌着,几十分钟后,数百公斤邮票全部化为了纸浆。紧接着,所有参与销毁工作的人士集中起来,参加签字仪式。为了明确销毁工作的事后责任,将销毁清单的签字方划分为三方:地方销毁工作小组负责人、地方直接参与销毁工作人员和邮电部监销小组成员。下午3时30分,新疆销毁邮票工作结束。 在新疆开始销毁邮票的当天,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华东分组组长杨杰一行,飞往华东销毁邮票的第一站——江苏省南京市。由于南京机场下雨,能见度低,飞机只好改飞上海,一小时后,飞机重飞南京。当杨杰一行赶到南京市里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了。而第二天一早儿,根据已商妥的工作日程,就要开始销毁邮票了。于是,杨杰和江苏省邮电管理局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有关人士商议,立刻赶往票库清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与数量。11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依然是大雨滂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江苏省和南京市新闻单位的采访兴致。《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日报》、《江苏邮电报》以及江苏电*视台、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的记者冒雨涌进江苏省邮电管理局,一位骑摩托车赶来的记者,浑身上下已是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了。8时30分,30袋待销毁邮票开始装上密封邮政车。9时,密封邮政车和数辆新闻采访车驶往江苏省保密局定点销毁文件单位——江宁造纸厂。一小时后,车队来到江宁造纸厂。装满待销毁邮票的密封邮政车徐徐开上地秤,在量出所载重量后,邮政车直接开到化浆机前,30袋邮票在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江苏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人士的注目下,在新闻记者不停的快门声中全部销毁。清理完销毁现场后,杨杰旋即成为新闻记者的采访“主攻”目标。 11月4日,青海省、安徽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5日,黑龙江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6日,河南省、甘肃省、江西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7日,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8日,江西省、湖南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9日,辽宁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1日,广东省、陕西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2日,福建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销毁邮票…… 11月15日,面值数百万元的纪特邮票,在浙江省杭州市华丰造纸厂的化浆池中销毁。同一天,北京再一次销毁邮票。上午11时,1013.1万枚邮票在北京市邮政管理局领导及北京邮政管理局邮政处、财务处、审计处、行管处、保卫处、北京邮票公司、北京电*视台的现场监督下,被拆包、断绳后投入到巨大的蒸球中。 40分钟后,掺杂着稻草的火碱水注入蒸球,随着隆隆的转动声,从蒸球里升腾出剧烈而刺鼻的蒸汽,不多时,花花绿绿的邮票被淹没在沸腾的蒸球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11月18日,上海市开始销毁邮票。由于上海市街道拥挤,为了确保销毁邮票工作的万无一失,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专门调来了—辆警车。警车开道,警笛长鸣,装有待销毁邮票的邮政车、监督车、新闻采访车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在人们的注目下呼啸而过。30多分钟后,车队来到了邮票销毁现场——上海市宝山造纸厂。“开始”,随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吴如森一声令下,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工作人员当场将13袋(9个品种)的邮票拆开铅封,由监销人员验明正身后,通过传送带将邮票传送到两层楼高的化浆机投料口旁。吴如森副局长和上海市集邮总公司经理沈世瑞等,冒着四处飞溅的纸浆,亲手将整包的邮票和小型张投入到运转着的化浆机里。刹那间,邮票化作了乳白色的纸浆。当最后一张邮票被投入化浆机里,监销小组经过仔细检查后,当场签字验收合格。当晚,上海电*视台播放了销毁邮票现场的实况录像。 四川省是采用当众焚烧的方式来销毁邮票的。销毁邮票的当天,省邮电管理局通过新闻媒介公告于民,并邀请了多名集邮者和邮电部监销小组共同监销。只见在成都市邮运中心的空场上,用红砖砌了一个长方形的炉子,炉子的中间是一排排的钢筋,待销毁的邮票就架在上面。由于事先在邮票上泼了汽油,当火把一遇到邮票,邮票便“轰”地一声燃烧起来了,顷刻之间,邮票就葬身于火海之中。海南省也采用了露天焚烧的方式,焚烧现场就设在海口市垃圾场。11月21日上午,山东省在济南市乐山小区供暖锅炉中焚烧销毁了邮票。至此,我国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库存邮票不多,邮电部特许不销)外,有29个省、市、自治区根据邮电部的统一部署,完成了销毁邮票的任务。风物长宜放眼量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销毁邮票的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已圆满结束了。长期沉淀于我国各级邮政部门票库中,不适用于现行资费的邮票和发行量过大的纪特邮票,或化浆销毁,或焚之一炬了。此举不仅维护了中国邮政的信誉,同时又有效地启动了集邮市场。据邮政总局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纪特邮票在市场上低于面值销售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长期无人问津的1992年至1994年邮票,邮市价格正在逐步回升。 发生在1996年的新中国邮票大销毁,将随着1996年的过去,而成为历史。但围绕在邮票销毁之间的争论,或许还要继续下去。 2000年邮票销毁: 国家邮政局销毁不适用面值通信用邮票和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销毁了92-99年30亿面值的编年邮票(含票张片封) 2002年邮票销毁:1992-2001年邮票型张面值合计11亿 2003年邮票销毁: 销毁采用的方式是化浆、焚烧、粉碎机粉碎、熔化等多种手段齐上,其中有关“港澳回归”题材的邮品作为销毁重点。销毁的总量将超过10亿元 2004年邮票销毁: 国家邮政局销毁全国库存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工作,到9月26日全部结束。本次共销毁31个省(区、市)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邮政局库存的纪特邮票32.21亿枚,面值金额达34.41亿元,销毁数量占全国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库存总量的94%。 06年邮票销毁: 06年销毁以04年之前[含04年]库存邮封、片、折、册、卡书和少量04年应销毁未销毁的套票张、年册,销毁金额达120亿元左右。 另外,国家邮政在市场回购有超过20亿面值的邮票型张等用于开发邮资票品备用,具体回购的时间不祥。 从历次销毁进行推算,1992年-2003年间的邮资票品合计销毁面值超过208亿元以上,加上回购的合计在230亿元左右。 邮政快件:从1989年1月1日起直到1998年6月30日停办,即改为粘贴邮票的纳资方式,历经九年半时间,期间有7年时间消耗的是编年邮票,邮政快件最高是年发4.5亿件,按照年均消耗2亿件,需要消耗编年邮票面值14-20亿以上的编年邮票。 在开办国内邮政快件的近十一年中,我国邮政资费进行了三次全面调整,因而快件资费也随之作了调整。  1、1987年11月10日至1990年7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20克为0.50元;   2、1990年7月31日至1992年6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调整为20克0.8元;   3、1992年7月1日至1996年11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调整为20克1.00元;   4、1996年12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停办,快件资费起价每件调整为20克2.00元。 从92年--2001年是信件和包裹等使用高峰的时间段,中专生、大学生全国各地学校遍地开花,各个学校都在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主要是70 80年龄段,而70 80年龄段在我们国家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从信件、挂号、包裹以及各类邮品使用邮票消耗来分析,1992年-2003年间按照每年消耗邮票的有5亿件,每件都按照1元计算,每年也要消耗5亿元面值的邮票,12年间就至少需要消耗掉60亿元以上的编年邮票。 综合分析: 1.销毁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210亿元以上; 2.消耗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75亿-100亿元,或者更多的编年邮资票品; 3.回购超过20亿元的编年邮资票品; 4.集邮爱好者手中沉淀的编年邮资票品; 5.集邮爱好者保存不当导致的编年邮资票品损坏的; 以上几项合计320亿左右的1992年-2003年间的遍年邮资票品已经等于消耗了。 12年来,编年邮票的发行总价值(发行面值及国家邮政规定的部分溢价发行品种的售价)为330.3亿元人民币。按年度统计,分别为:1992年发行价值12.16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348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34.90元;1993年发行价值20.59亿元,全年发行了1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956万套,单套发行价为41.55元;1994年发行价值27.37亿元,全年发行了2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58.25元;1995年发行价值15.57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432万套,单套发行价为64元;1996年发行价值16.53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99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82.75元;1997年发行价值45.41亿元,全年发行了24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0.1元;1998年发行价值47.49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324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6.6元;1999年发行价值44.68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560万套,单套发行价174.8元;2000年发行价值33.60亿元,全年发行了26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12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58.70元(含小本票);2001年发行价值31.7亿元,全年发行了29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85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1.4元(含小本票);2002年发行价值20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39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40元(含小本票);2003年发行价值15.2亿元,全年发行了28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05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7(含小本票)。 还有一个值得既有爱好者注意的是1997年-2001年5年就发行合计202.66亿元的邮票,其余的7年合计发行的邮票合计为127.64亿元。通过以上的粗略估算,大致是1992年-2003年间发行的编年邮资票品,其中有96%以上已经消失了,有的个别品种可能存量还要小的多,将近20年间被广大邮人所唾弃的编年邮票是否值得珍惜和珍藏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曾经打折很多编年邮票从无人敢收集,个个如烫手山芋一样躲避编年邮票,假如有一天当人们觉醒,编年邮票张张如珍宝一样,一天一个价格,分分秒秒都在涨,从涨1倍到涨5倍、涨10倍、涨20倍、涨50倍、涨100倍、涨200倍、涨500倍、涨1000倍、涨10000倍,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是否那时那些觉得很聪明的人民一定认为天量的编年邮票不值得拥有和投资,是人们在投机、在炒作,以至于最后自己手里一张没有了!! 此文在2013年10月-2015年阅读将会感慨万千! 编年邮票历次销毁数量只看楼主 · 收藏 回复 xiyun2011 邮丰学盛 7 销毁时间:1996年邮票销毁、2000年邮票销毁、2002年邮票销毁、2004年邮票销毁、2006年邮票销毁 1996年邮票销毁:盖销范围92-94年邮票、小型张盖销部邮票库存1994-10《昭君出塞》邮票150万套(含小型张),1994-19《长江三峡》邮票200万套(含小型张);销毁《熊猫》、《竹子》等小型张加字,17套编年票盖销60万套,并将此盖销票分配给各省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向青少年集邮者销售。以及相当数量的不适合当时邮资标准的邮票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共销毁了1.1亿元1992-1994年发行的邮票,盖销了0.2亿元邮票。(一)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1分、1分半、2分、3分、4分普通邮票全部销毁。对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分普通邮票销毁1692万枚。个别省如因包裹单贴票需用1分邮票,可向部邮政总局请领。(二)对不常用面值,即5分、8分、15分、25分、30分、40分、80分、90分、110分、130分、160分普通邮票各省留存两年使用量(以1995年用量作为参考)后,其余部分全部销毁。(三)对各省局及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994年以前发行的纪特零枚邮票全部销毁。(四)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邮资信封、普通邮资明信片全部销毁。对库中留存的历年中国邮政架年(有奖)明信片全部销毁。 1996年9月15日,我国邮电部新闻处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各界宣布:为加强集邮业务管理,制止搭售行为,提高集邮经营服务水平,逐步解决纪特邮票在市场上低于面值销售的问题,以维护国家邮政信誉,有效启动集邮市场,邮电部决定,从今天开始,将对1992、1993、1994年部分纪特邮票进行销毁。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邮票是一种艺术品,并且是体现国家形象的艺术品,故有“邮票是国家名片”的美誉。新中国邮票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邮坛享有很高的威望。然而,进入 90年代后,随着我国邮票印量的骤然加大,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量,不仅给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也使集邮者丧失了热情和宽容。邮电部销毁邮票的想法,最早被消息灵通的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披露,随后,一些报刊也纷纷传播这一消息。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人民邮电报》等新闻媒介正式报道这一消息时,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集邮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销毁邮票成为集邮者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著名集邮家李鸿远认为:“邮电部销毁邮票的举措,我深信这是—件大好事,是明智之举。销毁邮票本来就是邮电部门一项正常的工作,这在许多国家已是经常之举。如有的国家规定,在邮票发行期两年的时间内,邮票在邮政窗口销售,两年之后将剩余部分公开销毁;还有的国家为某个邮展发行的纪念小型张,只在邮展期内公开销售,随意购买,邮展结束时,当众销毁。” 集邮家赵人龙坦言:“虽然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曾开展过一次规模较大的销毁邮票行动,但那是销毁旧中华邮政的邮票。此次在全国范围内销毁邮票,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表明了我国邮电部门正视市场存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 也有不少集邮者,对销毁邮票的意义提出了质疑。有人说,我国邮票发行部门为了冷却1991年邮市爆发的高热症,自1992年加大了纪特邮票的发行量,从而导致了邮市门前冷落、新邮贬值抛售、集邮者与邮票“劳燕分飞”的一系列后果。邮电部销毁邮票之举,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激发邮市,但这只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有人呼吁邮电部应“三思而后行”,尽量采用其它措施,不要贸然销毁邮票,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历史遗憾。面对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邮电部认为,已经过了多次论证的销毁邮票行动,是可行的。从长远看,这部分销毁的邮票不是浪费,而是为避免浪费采取的措施。如果没有今天销毁邮票的举措,市场的启动时间必然来得更晚,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损失,将远大于部分销毁的损失。邮票大销毁 1996年9月5日,邮电部就销毁邮票事宜颁布了“邮部[1996] 850号”和“邮部[1996] 851号”文件,对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销毁邮票工作的组织、销毁邮票的有关帐务及财务问题、销毁邮票的时间安排和奖励及惩罚办法等作了严格的规定。邮电部要求:销毁邮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对待,严格管理,细致安排,避免任何问题的发生。 1996年10月初,由邮电部邮政司、财务司、安保司、邮政总局组成的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在京成立。与此同时,各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也纷纷成立。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工作程序是:1.听取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准备情况汇报;2.核查清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3.将邮票安全运到销毁现场销毁;4.省部两级监销小组成员签字。 1996年10月24日,这一天虽然在共和国的日历上只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在新中国邮政史和集邮史上,却是不平凡的一天。数吨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北京市邮票公司上交的1992年至1994年待销毁邮票,此前已经北京邮票厂职工连日突击,用裁dao将拆包处理后的邮票切成了条状。上午8时,北京邮票厂安保处处长白德海、副处长李文宪和票证管理科科长秦金春来到厂里,指挥十几名工人,将待销毁邮票在邮电部监销小组的监督下,从票库运出,装上了一辆密封邮政车。 10时许,邮政车来到北京市大兴县光明造纸厂。邮电部监销小组首先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及数量进行了验证,之后光明造纸厂的工人将一袋袋的邮票倒进化浆机里。随着化浆机不停地转动,几分钟后,白色的纸浆缓缓地从化浆机一旁的管道里流淌了出来。此时,闻讯赶来的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们,或打开录像机,或按下快门,纷纷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就在北京开始大规模地销毁邮票的同时,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成员,分成7个监销小组,奔赴东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全国范围的销毁邮票行动随之开始。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继北京之后,最先开始销毁邮票的地区。新疆地域广阔,邮票从各地州市邮局集中到区邮电管理局,行程时间长,不易集中,加之新疆冬季来临时间较早,给销毁工作的具体操作增加了难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邮票的销毁任务,区邮电管理局决定在集中各地州市邮票的同时,先对区邮电管理局票库的邮票进行清点造册,划出此次销毁的品种与数量,从而大大节约了邮票销毁的前期准备时间。为了避免在销毁工作中出现任何纰漏,区邮电管理局邮政处从销毁场地的安排与检查,押运车辆的配置,行进路线的时间安排,到邀请当地新闻媒介参与报道,把各个环节安排得衔接紧凑,有条不紊。10月31 日下午2时,数百公斤邮票经裁切粉碎后,运往销毁现场——乌鲁木齐市第二造纸厂,在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共同监督下开始销毁,只见数百公斤邮票被造纸厂工人一次又一次地投进宽2米、深3米的化浆池中,巨大的搅拌机在池中吃力地搅拌着,几十分钟后,数百公斤邮票全部化为了纸浆。紧接着,所有参与销毁工作的人士集中起来,参加签字仪式。为了明确销毁工作的事后责任,将销毁清单的签字方划分为三方:地方销毁工作小组负责人、地方直接参与销毁工作人员和邮电部监销小组成员。下午3时30分,新疆销毁邮票工作结束。在新疆开始销毁邮票的当天,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华东分组组长杨杰一行,飞往华东销毁邮票的第一站——江苏省南京市。由于南京机场下雨,能见度低,飞机只好改飞上海,一小时后,飞机重飞南京。当杨杰一行赶到南京市里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了。而第二天一早儿,根据已商妥的工作日程,就要开始销毁邮票了。于是,杨杰和江苏省邮电管理局邮票销毁监督小组的有关人士商议,立刻赶往票库清点待销毁邮票的品种与数量。11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依然是大雨滂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江苏省和南京市新闻单位的采访兴致。《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日报》、《江苏邮电报》以及江苏电*视台、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的记者冒雨涌进江苏省邮电管理局,一位骑摩托车赶来的记者,浑身上下已是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了。8时30分,30袋待销毁邮票开始装上密封邮政车。9时,密封邮政车和数辆新闻采访车驶往江苏省保密局定点销毁文件单位——江宁造纸厂。一小时后,车队来到江宁造纸厂。装满待销毁邮票的密封邮政车徐徐开上地秤,在量出所载重量后,邮政车直接开到化浆机前,30袋邮票在邮电部邮票销毁监督小组、江苏省邮票销毁监督小组人士的注目下,在新闻记者不停的快门声中全部销毁。清理完销毁现场后,杨杰旋即成为新闻记者的采访“主攻”目标。 11月4日,青海省、安徽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5日,黑龙江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6日,河南省、甘肃省、江西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7日,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8日,江西省、湖南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9日,辽宁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1日,广东省、陕西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2日,福建省开始销毁邮票。11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销毁邮票…… 11月15日,面值数百万元的纪特邮票,在浙江省杭州市华丰造纸厂的化浆池中销毁。同一天,北京再一次销毁邮票。上午11时,1013.1万枚邮票在北京市邮政管理局领导及北京邮政管理局邮政处、财务处、审计处、行管处、保卫处、北京邮票公司、北京电*视台的现场监督下,被拆包、断绳后投入到巨大的蒸球中。 40分钟后,掺杂着稻草的火碱水注入蒸球,随着隆隆的转动声,从蒸球里升腾出剧烈而刺鼻的蒸汽,不多时,花花绿绿的邮票被淹没在沸腾的蒸球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11月18日,上海市开始销毁邮票。由于上海市街道拥挤,为了确保销毁邮票工作的万无一失,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专门调来了—辆警车。警车开道,警笛长鸣,装有待销毁邮票的邮政车、监督车、新闻采访车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在人们的注目下呼啸而过。30多分钟后,车队来到了邮票销毁现场——上海市宝山造纸厂。“开始”,随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吴如森一声令下,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工作人员当场将13袋(9个品种)的邮票拆开铅封,由监销人员验明正身后,通过传送带将邮票传送到两层楼高的化浆机投料口旁。吴如森副局长和上海市集邮总公司经理沈世瑞等,冒着四处飞溅的纸浆,亲手将整包的邮票和小型张投入到运转着的化浆机里。刹那间,邮票化作了乳白色的纸浆。当最后一张邮票被投入化浆机里,监销小组经过仔细检查后,当场签字验收合格。当晚,上海电*视台播放了销毁邮票现场的实况录像。四川省是采用当众焚烧的方式来销毁邮票的。销毁邮票的当天,省邮电管理局通过新闻媒介公告于民,并邀请了多名集邮者和邮电部监销小组共同监销。只见在成都市邮运中心的空场上,用红砖砌了一个长方形的炉子,炉子的中间是一排排的钢筋,待销毁的邮票就架在上面。由于事先在邮票上泼了汽油,当火把一遇到邮票,邮票便“轰”地一声燃烧起来了,顷刻之间,邮票就葬身于火海之中。海南省也采用了露天焚烧的方式,焚烧现场就设在海口市垃圾场。11月21日上午,山东省在济南市乐山小区供暖锅炉中焚烧销毁了邮票。至此,我国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库存邮票不多,邮电部特许不销)外,有29个省、市、自治区根据邮电部的统一部署,完成了销毁邮票的任务。风物长宜放眼量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销毁邮票的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已圆满结束了。长期沉淀于我国各级邮政部门票库中,不适用于现行资费的邮票和发行量过大的纪特邮票,或化浆销毁,或焚之一炬了。此举不仅维护了中国邮政的信誉,同时又有效地启动了集邮市场。据邮政总局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纪特邮票在市场上低于面值销售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长期无人问津的1992年至1994年邮票,邮市价格正在逐步回升。发生在1996年的新中国邮票大销毁,将随着1996年的过去,而成为历史。但围绕在邮票销毁之间的争论,或许还要继续下去。 2000年邮票销毁:国家邮政局销毁不适用面值通信用邮票和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销毁了92-99年30亿面值的编年邮票(含票张片封) 2002年邮票销毁:1992-2001年邮票型张面值合计11亿 2003年邮票销毁:销毁采用的方式是化浆、焚烧、粉碎机粉碎、熔化等多种手段齐上,其中有关“港澳回归”题材的邮品作为销毁重点。销毁的总量将超过10亿元 2004年邮票销毁:国家邮政局销毁全国库存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工作,到9月26日全部结束。本次共销毁31个省(区、市)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邮政局库存的纪特邮票32.21亿枚,面值金额达34.41亿元,销毁数量占全国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库存总量的94%。 06年邮票销毁: 06年销毁以04年之前[含04年]库存邮封、片、折、册、卡书和少量04年应销毁未销毁的套票张、年册,销毁金额达120亿元左右。另外,国家邮政在市场回购有超过20亿面值的邮票型张等用于开发邮资票品备用,具体回购的时间不祥。 从历次销毁进行推算,1992年-2003年间的邮资票品合计销毁面值超过208亿元以上,加上回购的合计在230亿元左右。邮政快件:从1989年1月1日起直到1998年6月30日停办,即改为粘贴邮票的纳资方式,历经九年半时间,期间有7年时间消耗的是编年邮票,邮政快件最高是年发4.5亿件,按照年均消耗2亿件,需要消耗编年邮票面值14-20亿以上的编年邮票。在开办国内邮政快件的近十一年中,我国邮政资费进行了三次全面调整,因而快件资费也随之作了调整。  1、1987年11月10日至1990年7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20克为0.50元;   2、1990年7月31日至1992年6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调整为20克0.8元;   3、1992年7月1日至1996年11月30日,快件资费起价调整为20克1.00元;   4、1996年12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停办,快件资费起价每件调整为20克2.00元。 从92年--2001年是信件和包裹等使用高峰的时间段,中专生、大学生全国各地学校遍地开花,各个学校都在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主要是70 80年龄段,而70 80年龄段在我们国家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从信件、挂号、包裹以及各类邮品使用邮票消耗来分析,1992年-2003年间按照每年消耗邮票的有5亿件,每件都按照1元计算,每年也要消耗5亿元面值的邮票,12年间就至少需要消耗掉60亿元以上的编年邮票。 综合分析: 1.销毁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210亿元以上; 2.消耗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75亿-100亿元,或者更多的编年邮资票品; 3.回购超过20亿元的编年邮资票品; 4.集邮爱好者手中沉淀的编年邮资票品; 5.集邮爱好者保存不当导致的编年邮资票品损坏的;以上几项合计320亿左右的1992年-2003年间的遍年邮资票品已经等于消耗了。 12年来,编年邮票的发行总价值(发行面值及国家邮政规定的部分溢价发行品种的售价)为330.3亿元人民币。按年度统计,分别为:1992年发行价值12.16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348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34.90元;1993年发行价值20.59亿元,全年发行了1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956万套,单套发行价为41.55元;1994年发行价值27.37亿元,全年发行了2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58.25元;1995年发行价值15.57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432万套,单套发行价为64元;1996年发行价值16.53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99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82.75元;1997年发行价值45.41亿元,全年发行了24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0.1元;1998年发行价值47.49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324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6.6元;1999年发行价值44.68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560万套,单套发行价174.8元;2000年发行价值33.60亿元,全年发行了26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12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58.70元(含小本票);2001年发行价值31.7亿元,全年发行了29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85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1.4元(含小本票);2002年发行价值20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39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40元(含小本票);2003年发行价值15.2亿元,全年发行了28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05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7(含小本票)。 还有一个值得既有爱好者注意的是1997年-2001年5年就发行合计202.66亿元的邮票,其余的7年合计发行的邮票合计为127.64亿元。通过以上的粗略估算,大致是1992年-2003年间发行的编年邮资票品,其中有96%以上已经消失了,有的个别品种可能存量还要小的多,将近20年间被广大邮人所唾弃的编年邮票是否值得珍惜和珍藏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曾经打折很多编年邮票从无人敢收集,个个如烫手山芋一样躲避编年邮票,假如有一天当人们觉醒,编年邮票张张如珍宝一样,一天一个价格,分分秒秒都在涨,从涨1倍到涨5倍、涨10倍、涨20倍、涨50倍、涨100倍、涨200倍、涨500倍、涨1000倍、涨10000倍,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是否那时那些觉得很聪明的人民一定认为天量的编年邮票不值得拥有和投资,是人们在投机、在炒作,以至于最后自己手里一张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3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626
发表于 2015-5-15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市场上的资金还是有限,次新邮能炒作到如此,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行情继续延伸,可能会波及到早期编年版票。其实,1992--2000间的票品,经过消化和销毁,存世量真的不多了。但现在的是庄家炒作,并没有真正按照存世量和其艺术价值来运作。
ylz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2-25 13:40 , Processed in 0.0542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