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末,随着大盘突破上一轮牛市顶点2245点,股改所引发的牛市才真正来临。昨日,沪指盘中一度跌至2248.07点,距离2245点仅3个点的距离;最终报收在2276.67点,下跌28.22点。一年时间不到,大盘累计下跌已高达63%。股改牛市的成果已所剩无几。 2006年末,随着大盘突破上一轮牛市顶点2245点,股改所引发的牛市才真正来临。当时,百元股达到了几十只,五元股被消灭,市场的盛况可谓空前,每天成交量上千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底,大盘从6124点一路狂泄,中途很少有像样的反弹。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大盘突破3000点政策底后加速下跌,大多数个股在股价本已被腰斩的情况下再次暴跌;累计跌幅高达80%的个股数不胜数。 昨日,沪指盘中一度跌至2248.07点,距离2245点仅3个点的距离;最终报收在2276.67点,下跌28.22点。一年时间不到,大盘累计下跌已高达63%。股改牛市的成果已所剩无几。 A股改牛市推倒重来 暴跌市况:全线崩溃2245点岌岌可危 2006年末,随着大盘突破2245点,确认了股改牛市真正来临。牛市的最高峰时,百元股达到了几十只,五元股被消灭。市场的盛况可谓空前,每天上千亿元的成交量,数十只股票涨停,牛市交响乐余音环绕。 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不但股改牛市宣布结束,市场更是进入了大熊市之中。指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跌去六成,百元股仅仅剩下贵州茅台一家,大量的低价股出现,甚至出现了一元股。而且,已经有几十家公司的股价(复权价),跌破了998点时的股价。 沪市每天的成交额已经萎缩至二三百亿元的规模,投资者无心恋战。虽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是依然难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随着市场信心的崩溃,估值体系也完全受到颠覆,当初50倍PE还在不断买进,如今不到10倍的PE却如烫手山芋,避之不及。长期资金从市场中加速撤离,基金重仓股不断创出新低。 昨日,曾经牛市的脊梁们,如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基金重仓股,反而成为了牛市的毁灭者,投资者不计成本地抛售这些曾经的宠儿们,基金重仓股陷入了全线崩溃。 虽然部分超跌的低价股出现了活跃,但是最具人气的上海本地股也出现了大幅调整。界龙实业、亚通股份、上海九百昨日纷纷跌停,对市场的人气给予了进一步打击。 随着大盘暴跌至2245点附近,投资者心中的些许幻想也被彻底剿灭,曾经辉煌的股改牛市宣告彻底结束。 暴跌原因:大小非是罪魁祸首 牛市的终结,罪魁祸首当属大小非。 今年以来,大小非解禁后不断抛售,大大增加了市场的供给。而大小非的上市更是导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在卖出数量远远超过买入数量的情况下,大盘的重心只能下移。 从大宗交易和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来看,大小非是在拼命的逃跑,特别是一些小非,完全不顾及市场的承受能力,一心只想将所持有的股份全部卖完。比如广济药业的第二大股东合肥市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刚刚解禁,就全力抛售。通过集中竞价,这家小非在7月30日到9月1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将所持有的399.18万股全部抛售出去。而像四川圣达、中体产业等公司的小非,则是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主动抛售,并导致了股价上行趋势的扭转。 而大盘在今年一次又一次的反弹,最终都无疾而终,并不断创出新低,这其中,大小非的抛售自然是功不可没。 证监会期望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来减缓大小非的减持速度,以稳定市场的情绪。随后,证监会又在上个月表示,可能引入二次发售等新规定。但是,这些新的办法却导致了大小非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越发加速其在二级市场上的减持。 2008年是大小非大规模流通的第一年,2009年大小非解禁的规模更大,股改后部分IPO的限售股也将解禁。这些解禁规模加起来数倍于当前市场的流通规模,而目前每天两三百亿元的成交额根本无力支撑如此规模的解禁股。 暴跌推手:基金、QFII落井下石 作为金融资本的代表,基金、QFII曾经是市场中最具有话语权的实力派。当初,正是在QFII的怂恿之下,基金挥舞着数万亿的资金大棒,将大盘指数推上了6000点之巅。可以说,基金、QFII都是牛市的制造者。 然而,牛市的制造者如今也背叛了牛市。基金、QFII们犹如抛售烫手山芋一般疯狂抛售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苏宁电器等这些中国最赚钱公司的股票,惟恐成为最后的接棒者。 如今,大盘已经跌至2245点关前,距离6124点的跌幅超过六成。此时正是需要基金、QFII等来稳定市场,聚集投资者人气的时候,然而他们却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大小非的抛售行列,给予了A股市场致命的一击。 西藏证券分析师唐勇认为,基金等在当前位置的大肆做空,是对A股市场的背叛,是对市场上亿投资者的不负责任。据他了解,很多基金、QFII早就对市场看空了,但是仍然抱着茅台、苏宁等公司不放手。虽然基金、QFII等也可能出于无奈,但是目前的疯狂抛售完全是在落井下石。 B大盘后市走向何方 估值之争困扰市场 A股的合理估值应该是多少倍市盈率? 20倍?10倍?或者更低? 如今,A股的市盈率大幅下降,从最高50倍以上跌至目前的十几倍。其中,像银行、钢铁等行业,市盈率已经跌至了10倍以下。 然而,10倍的市盈率也无法支撑上述公司的股价,昨日,煤炭、银行、家电领跌市场,直接导致了大盘与2245点的亲密接触。 “PE(市盈率)这一最具有普遍性的估值指标已失去了指导市场的意义。”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陈祥生表示。市盈率估值是牛市中最常用的指标,但是在熊市中并不适用。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认为,虽然A股的PE已经见底,但是PB(市净率)尚未见底,因此A股市场不可能见底。PE见底后,资金层面的缓解通常会使市场短期出现较大级别的反弹,但之后会因盈利恶化回落,是否再创新低则取决于资金面的宽松程度以及盈利水平的下滑幅度。他认为,预期A股PE见底的目标将在1~2个月内实现,这将标志着本轮A股市场调整主体部分的完成,但盈利能力的下降会使PB见底滞后。滞后的时间与盈利调整的时间基本相当,通常为2~3个季度。而在PB见底之前,市场很难走出真正的反弹行情。 如今,更多的专业人士也开始用PB来衡量整个市场的估值。一位私募基金的老总称,从PB来看,998点时的PB在1.64倍,而目前市场的PB大约在2.5倍,较当年要高50%,他认为,只有PB回落到1.5倍,大盘才可能见底。 基金、QFII无力拯救A股 随着市场一路狂跌,有人幻想救世主的出现,基金、QFII似乎是救世主的最佳人选。但是,从当前的市场背景来看,无论是基金还是QFII,都不可能有能力救市。 如今,基金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新基金发售难上加难,新发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仅仅几亿元,规模缩水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基金的业绩不佳,赎回压力开始增大。可以说,目前基金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么能期望它去救市? 而中报显示,基金的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在十几万亿元的大小非面前,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大小非动个手指头,基金也很难招架。 QFII曾给A股带来了领先的投资理念,也曾被看作是走在市场之前的人。但是经过本轮牛市的洗礼,投资者才发现QFII原来也是投机客,他们并非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可能改变A股的局面。况且,QFII的总规模也就几百亿美元,而且各自为战,不可能拯救A股市场。 投资者信心难以恢复 信心恢复,行情方能启动。然而,当前的A股市场,信心已经是严重缺失。 昨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以及美元的走强,对于我国的经济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国内的通胀有着抑制作用。如今油价的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后市甚至可能跌破100美元/桶,这可能缓解国内成品油涨价的压力,对于下游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而美元的走强对于国内的出口企业也是重大利好。 然而,昨日A股市场仍然难改弱势,大盘甚至跌至2245点附近,距离2245.44点仅仅2.63点。全天的成交虽然有所放大,但仅仅为333.7亿元,显示场外大资金仍然没有介入市场。 而从昨日领跌的股票来看,仍然是煤炭、银行、食品饮料等基金重仓股,权重股的下跌对于市场的人气杀伤力极大。 此外,深圳综指和深成指在昨日也双双创出新低。 结论:熊市时间可能超过预期 未来的出路在哪里?管理层能不能救市?市场究竟怎样才能止跌? 这些问题,相信每一位A股的投资者都在思考。 今年以来,管理层多次出台利好政策,包括降低印花税、鼓励大股东增持股份、加快基金发行速度、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来减缓大小非减持,其目的就是要维护市场的稳定。但是,一条条的利好推出之后,大盘反而不断创出新低。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陈祥生指出,虽然利好多多,但是大盘要真正见底,还是要看大小非。如果大小非不卖了,那么大盘差不多就见底了。虽然管理层对于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决心很大,但是当初大小非通过送股获得了流通权,这在法律上得到了保障,而管理层也表示,不会限制大小非的抛售。因此,希望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并不现实。 西藏证券分析师唐勇认为,管理层谈到通过二次发售来完善大宗交易,但是至今仍无细则出台。从国际市场上二次发售的相关实例来看,即使通过券商参与来重新发售,也无法根本上解决大小非的减持,最多只能延缓其减持的步伐。 唐勇表示,根据他和一些QFII研究员的交流,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出现的问题不是银根紧缩造成的,而是现在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这种转变不是放松银根就能解决的,过程会比较长。因此,股市的行情不会因为银根放松而走好。一些研究员甚至认为本轮熊市的时间可能会远远超过市场的预期。 对于短期的市场,唐勇认为,煤炭股再度暴跌、基金重仓股的不断跳水对市场构成了较大的压力。短线上涨的都是游资炒作的4元左右的低价股,这类股票数量太多,不易把握。(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