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回复: 0

奥巴马---全球化时代的新符号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29474
发表于 2008-11-7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巴马---全球化时代的新符号

 

    2008年11月4日,历史将会记住这一个日子。在美国东部时间时间夜间11点过后,北京时间5号上午,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洲裔少数民族人士担任担任世界上经济最强国家的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获胜演讲:美国已开始在改变。麦凯恩则对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认:奥巴马当选具有历史意义!

   我今年一月份在美国电视上看到奥巴马在第一次在爱荷华州初选大会获民主党内支持度第一位置后,曾写了一篇博客看好奥巴马胜出。今年六月初,在奥巴马正式获得美国民主党提名支行,我又写了一篇博客,题目就是,“年轻黑人奥巴马,下一届的美国总统”。今天,美国总统大选出炉,我很高兴我的预见是正确的。

   仅仅在一年多前,奥巴马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虽然他早在2004年就已经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五位、唯一现任的黑人联邦参议员,但也只是美国100名参议员之一而已。但是从2008年1月3日艾奥瓦州第一场民主党初选的那个晚上开始,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迅速在北美乃至全球刮起了 “奥巴马旋风”,神奇地让许多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年轻人和中产阶级掏出了钱包里的钱以及走向了投票站,最终把他送进白宫。〈世界新闻报〉〉曾报道说,希拉里的一位幕僚沮丧地表示:“希拉里可以战胜任何对手,但奥巴马不是一个对手,他是一种现象。”

   那么,奥巴马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与现象?为什么这种形象与现象能把他送进白宫?

 

以变革为主题,恰逢时局糟糕,年轻有活力,获得年轻人支持

   希拉里拥有克林顿时代经济增长的“政治遗产”,并因此得到大批社会资源以及蓝领阶层的支持。麦凯恩背后的共和党掌握着国家行政资源,他也将获得本届政府的相关即得利益者的支持。因此,希拉里与奥巴马的对决,可以视作为“过去”与“未来”的战争;而麦凯恩与奥巴马的较量,则是“现状”与“未来”的决斗。

   目前面对的正是个“悲惨”而没有战斗力的“现在”,布什政府糟糕的政绩,金融次贷危机的出现,伊拉克战争的陷入僵局,布什、共和党、麦凯恩又是不可切分的组成部分。因此,奥巴马的决赛早已经提前结束,未来总统已经注定出自民主党。只是在一年前,许多人都以为创造历史的将会是那个“比男人还要强势”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或者说,奥巴马真正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其实是已经被他淘汰的希拉里。

   而奥巴马能够击败希拉里,则正是因为年轻、变革、活力的形象,在他身上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因此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年轻意味着有活力,活力体现在敢于变革。而“变革”恰巧是目前糟糕的形势下,美国人最需要的口号。就像1992年当年也是46岁的克林顿面对68岁寻求连任的的老布什总统一样,老布什总统拥有行政社会的资源,但“未来”和中青年人总是占据上风。今天,奥巴马也同样是“世代更替的象征”、“新时代的希望”。对于年轻人来说,“克林顿时代”的经济繁荣,是一个已经很遥远而不能再复制的过去;

   根据CNN4日在各投票所外完成的出口民调,年龄因素让78%的选民支持奥巴马,只有21%的人支持麦凯恩。至于种族问题方面,对于肤色是否主导选票重要因素的问题,正反比例为55%比44%,没有太大区别。另外的票站出口民调则显示,年龄介乎18至24岁的选民组别中,68%票投给奥巴马,30%投麦凯恩。25-29岁选民中,投票给奥巴马和麦凯恩的分别是69%和29%。而在当初跟希拉里的竞选当中,奥巴马在中青年人中的支持度也是领先希拉里17个百分点,2月5日之后增加到27个百分点。在30岁以下白人当中,他的领先优势先是18个百分点,而后增至38个百分点。

  奥巴马47岁,希拉里61岁,麦凯恩72岁。年龄本来不是关键,但年龄代之间的代沟却是关键。从生活方式到思维观念的代沟客观上总是存在,全世界都不例外,中国60后、70后、80后、90后也一样存在代际区别。例如在对互联网的把握和利用,《纽约日报》曾经评价说:“2008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希拉里和麦凯恩并没有忽略互联网,他们都进行了大量的网络宣传。但是,他们却在互联网上留下“高高在上”的形象。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但他们已经养成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互联网的出现是90年代的事情,那时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因此,对网络一代的青年人没有奥巴马那么善于把握。反观奥巴马,就能充分地利用博客、日志、视频,他号称有上百万的网友。他甚至承诺,定期上网进行无拘束的交谈;当选总统后,法例会放到网上供公众评论,公民可以轻易追踪联邦拨款、合同、指定款项以及说客和官员的合同。

出身底层,能够抓住穷人的选票

   在民主选举国家,穷人永远正确,因为穷人永远掌握最大多数的选票。

   奥巴马则抓住了穷人,一方面他出身底层,出身最受歧视的民族,于穷人有身份和形象的认同感。另外一方面,他的政策上也倾向穷人。他认为:“真正的改革不是在华盛顿的会议厅里开始的,而是在美国的大街上开始。”

  例如奥巴马的税收政策,是主张增加高收入富人的税以补偿穷人,因此也被麦凯恩讽刺为“劫富济贫”。再如他在印第安纳造势,不是跟麦凯恩一样打高尔夫或者保龄球——一般认为这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安排自己与当地的高中生进行三对三的斗牛篮球赛。

  奥巴马还善于让人感受到他的亲和力,法律博士毕业之后,奥巴马曾有机会获得高薪的职位,但他选择了在芝加哥贫困的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这培养了他的沟通力和亲和力。

 

美国梦的象征,高学历的教育背景,吸引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

   美国梦的价值核心就是崇尚个人奋斗走向成功。因此,父母不给儿女留多少遗产,子女也特别习惯独立自主,成为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当然,美国人并非不爱财富,只是中国强调“致富光荣”,美国强调“光荣致富”。

  麦凯恩有个海军上将世家,他参加越战以及走上政治道路以及取得一定的成功,被视为理所当然,他有天然的资源。后来为了政治前途能够获得“金钱的支持”,他还抛弃了在越战中苦苦守侯的“发妻”,娶了现在这个亿万富翁的妻子。尽管作为普遍人,无可厚非,但大选无疑会放在放大镜下被人攻击。

希拉里和克林顿的婚姻,被普遍认为是“强强联手”的政治婚姻。当初克林顿的桃色新闻之后,希拉里没有选择离婚,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因为政治利益的结合。而这次初选失利之后,又很轻易就传出消息——希拉里要与失去政治价值的克林顿离婚。因此,希拉里的形象因为生活让很多人感到负面,他们认为希拉里是个功利心太强、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女人。

   尽管奥巴马出身“平民”,但他的履历却最为“精英”。麦凯恩是个军人出身,希拉里是耶鲁法律学院的学士,但奥巴马则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1988年,他还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院刊《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非洲裔负责人。1991年在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他曾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属于很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经历。但跟对手成为“精英”的道路区别太大:奥巴马是从贫穷拮据的“问题家庭”里成长为典型的“知识精英”,依靠的是个人异于常人的辛苦奋斗,其付出的努力是麦凯恩和希拉里所无法想象的。同时,就算如此,奥巴马也从来没有为了成功,而违背过自己内心的原则和责任。

奥巴马的自传透露了许多童年遭遇过的困境以及父亲的不负责,而且他的底层出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是种族上的。对于感情,他痛恨不负责任的男人。所以,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保护甚至是庇护他的妻子。尽管他的黑人妻子屡屡为他惹来麻烦,但奥巴马却警告说:“如果共和党人认为,他们试图使米歇尔成为这些选战中的一个话题,他们最好小心一点。”

   这种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的形象,这种通过个人奋斗和能力来实现成功的“美国梦”传奇,明显更对美国主流中产阶级们的口味,当然也更能激发世界上大多数没有先天关系却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佩服。因此,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说:“我们正在见证美国历史上首次显示创意阶层力量的总统选举。”

   从选战角度来说,总统大选是场金钱游戏。富翁虽然有钱,但美国法律对每个公民捐款方式以及总额有限制,富豪往往有钱也没有办法大捐,同时总数比例很小。而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虽然不能一掷千金,却能够长期稳定提供的小额捐款,同时总数庞大,是美国社会的主流。因此,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支持会让奥巴马轻松地在“金钱游戏”中击败麦凯恩,以及以善于筹款著称的克林顿夫妇。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前副主席埃迪·马埃曾经感慨说:“如果他(奥巴马)给他的支持者们发出一封电子邮件,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今天下午需要1亿美元’,到时候他差不多真能搞来这么多钱。”在6月的最后时刻,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希拉里竞选阵营跟奥巴马谈判,希望以帮助奥巴马的承诺来换取他帮助偿还上千万美元竞选债务。而麦凯恩与奥巴马的烧钱广告战到了最后阶段,麦凯恩的广告投放量只有奥巴马的三分之一,也正是因为“经费的不足”。

国际化的背景和形象,受全球的欢迎

   希拉里曾经投放一则电视广告,讽刺奥巴马缺乏国际危机处理经验。广告的画外音说:“凌晨3时,你的孩子们享受安全,正在熟睡。这时白宫电话响起,你希望谁来接这个电话?” 但是,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访问了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的成年人,结果奥巴马在法国的支持度是八成四,在德国八成二,在澳洲八成,在日本七成七,在英国七成四……甚至远远高出他在本国的支持度,全球各地民众普遍认为奥巴马在国际事务上会做得比其他人更好。中东半岛电视台委托民意调查机构益普索(IPSOS)4月也面向英国、中国等22个主要国家实施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希望奥巴马成为美国下任总统,远高于希拉里(31%)和麦凯恩(14%)。

  让奥巴马在全球更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他国际化的出身背景,以及国际化的理念。奥巴马跨越“种族”、“国界”的国际人形象非常成功。有许多见过他的人对媒体表示,当奥巴马微笑时,他的脸上总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他对各种不同种族、文化的深刻洞察。奥巴马的经历就如同一部国际人成长的励志电影,他的家庭像个小型的“联合国”,他是典型的全球化“产品”。准确地说,他不全是个黑人,而是一个国际混血人种。奥巴马的生父来自非洲肯尼亚,母亲则是美国的白人。两岁的时候,他又跟随白人母亲改嫁到印尼,后来他有印尼血统的妹妹又嫁给了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吴加儒。如果说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黑人和白人平等,那么奥巴马应该强调的是各种族的人不分肤色,并且还“亲如一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奥巴马的观念非常国际化,也非常符合国际大潮流。譬如希拉里曾经在竞选中强硬地表示:“我希望伊朗人知道如果我是总统……今后10年他们也许会愚蠢地考虑进攻以色列,那我们将把他们彻底消灭掉。”而奥巴马的面孔则是“和平”而可以“沟通的”,他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节目上尖锐地批评希拉里威胁“彻底灭掉”伊朗的言论是不合适的。他说:“这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语言,这像是乔治·布什的语言。”

   再如希拉里和麦凯恩都曾呼吁布什抵制中国奥运,奥巴马根据美国的价值观也批评一番人权之后,却又含蓄地表示自己很“犹豫”,因为奥运不应该“政治化”。在四川大地震之后,奥巴马、希拉里、麦凯恩这三位当时最有声望的侯选人,只有奥巴马就像他已经坐在布什的宝座上一样,发表书面声明,呼吁美国人民与国际社会尽全力协助中国。

   半岛电视台曾分析说:“世界各国人民已经对美国共和党政权在过去八年掌权期间推行的单边主义外交感到厌倦。因此,他们不太喜欢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而对强调变化的奥巴马寄予厚望。”但奥巴马不只是强调变化,他身段柔和,不放弃经济政策上强硬却又追求政治上“非暴力和平”形象,他有与生俱来的国际人观念、背景、视野,这也使得他在全球各国——即使对于俄罗斯总理普京以及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总统——都更受欢迎。

善于演讲沟通,形象清新,能够吸引女性选票

   美国MSNBC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官方网站就称,包括宾州在内几个决战州的女性选民大力支持,是促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根据出口民调,根据出口民调统计,在这次美国总统大选当中,奥巴马与麦凯恩在男性选民的得票率上,以49%对49%拉成平手。不过,在女性选民的得票率上,奥巴马获得55%的妇女票,相形之下,麦凯恩则只有43%。如果把种族因素加入考虑,在白人选民当中,投票给奥巴马的男性白人选民有41%,投票给奥巴马的女性白人选民则有46%。

   很显然,清新年轻、善于演讲的奥巴马很受女性的欢迎。

   女性未必欢迎花瓶,但一个英俊、感情专一、形象清新、有口才同时也有内才的男人,无疑肯定要更受到女性的欢迎。这在世界上也很普遍,在我国台湾地区马英九也一样占了“外貌”的便宜。

   有人也把马英九和奥巴马进行比较,认为两人的成功模式一致,都是哈佛法学博士,都很帅,都有好男人的清新形象,都是靠“现象”去竞选,对手都背有历史包袱。但是很明显,奥巴马的亲和力是“自视清高”的马英九所没有的,马英九准确说是世家子弟,奥巴马的出生则让他对底层以及种族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其对互联网一代年轻人的把握更是小马哥所无法比拟。奥巴马也不会遭遇到李明博那样“现象剧变”的尴尬,因为两个人的经历决定了工作理念。奥巴马一直以来的工作都致力于公共服务,李明博则是CEO出身。企业的目的是赢利经营,裁掉没有能力的员工是必要手段之一;而一个政府的主要职责则是公共服务,尤其要照顾不违法却没有生存能力的穷人。在这一点看,从“万众归心”到“四面楚歌”的故事不会重演。

    当然,奥巴马进入白宫后会遭遇跟马英九一样的困境问题。马英九上任之后,抛弃上任政府的台独政策,致力两岸和解与交流的大方向是绝对正确的,但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下日益不景气,从美国到中国,没有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下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无论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竞选承诺,因此民意支持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而奥巴马的未来之路也一样如此,美国金融危机绝非数年的积累,短时间不可能迅速恢复。当然,美国公民不比民进党多年族群割裂造成不良后果的中国台湾,会意识到这绝非“奥巴马”总统能力不行的问题。从这一点看,高喊着“希望、变革、团结”走进白宫的奥巴马,也许这个困境也是机遇。只要做得不特别差,应该会得到谅解,不会遇到马英九、李明博的难题;而只要做出成绩,很可能将成为一个传奇总统。

  总的来说,时事造英雄,江山又有新人出。奥巴马现象或奥巴马精神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代新的潮流,一个新的世界,他使美国总统大选的影响力一次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第一次成为了一种世界现象,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17 02:54 , Processed in 0.0421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