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2月12日讯 作为亚洲最为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接连传出让人震惊的消息,继总裁变动后,其因为投资失利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淡马锡控股2月10日公布,在去年4月至11月份的八个月里,公司亏损390亿美元,基金规模缩减了31%。然而,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淡马锡还盈利180亿新元,投资组合净值高达1850亿新元。
受累高比例金融投资 淡马锡处境艰难
“从全球危机环境及其对我们业绩的冲击的角度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艰难时期。”淡马锡董事会主席丹那巴南先生2月6日对外坦言。
金融海啸大肆席卷全球之际,淡马锡也未能幸免。虽然涉及多个领域的投资,淡马锡的投资组合仍存在风险。银行金融领域投资的独占鳌头或许是此次巨亏的罪魁祸首。
截至去年3月,淡马锡在金融服务行业的投资比重高达40%,电信与传媒的投资比例也有24%。此外,交通与物流、房地产、能源与资源分别占10%、7%、5%,三者比重略有下降。
近年来淡马锡垂青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投资,即便在次贷危机发生之时仍然下注增加数笔投资。
作为战略投资者,2005年淡马锡购得 建设银行(行情
股吧)5%股权和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5%股权,同时受让2.36亿股 民生银行(行情
股吧)4.55%股权。
自2007年以来,向巴克莱银行注资20亿美元,以49亿美元购得美林证券9%的股权,后于7月进一步增资34亿美元,其中9亿美元为新注入资本。此外,增持渣打银行股权至19%。
值得一提的是,淡马锡投资美林的账面亏损可能超过20亿美元(30亿新元)。而其在中资银行股的投资也大幅缩水。截至去年底,中国银行股价下跌43.62%,建设银行缩水35.41%,民生银行则跌幅最多,高达64.18%。
不过,淡马锡现任总裁何晶去职,由力拓原总裁顾之博(Charles W Goodyear)接任,一度让外界对其将给淡马锡带来的变化产生遐想。
虽然淡马锡董事局申明何晶离职与其工作表现无关,并强调很早就开始筹备继任人事宜。但是分析人士认为,面对金融海啸冲击,淡马锡去年表现将大不如前,何晶以退休为由离去,能给市场一个交待。而顾之博的接任,也将迎来淡马锡投资策略的大改革。
淡马锡董事会认为,“从淡马锡的长期利益出发,此时更换领导人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不过,由于顾之博在投融资领域和资源行业的深刻背景,有分析员认为,淡马锡可能将减少金融类资产的投资比重,而增加其他领域投资以降低和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是否出售中国资产救急?
如同其它身处险境的机构一样,外界猜测,淡马锡在出现390亿美元的巨亏后是否也会抛售所持资产以断臂自救。
此前,记者曾致电淡马锡,该公司在中国的公关顾问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面向亚太地区的长期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不会因为个人职位变动而改变其长期投资。
除持有中国银行等三家银行股权,淡马锡在基础设施、技术等非金融领域对多家中国公司进行投资。
2007年,淡马锡、KPCB、金沙江、Mayfield等5家公司联合投资5200万美元于江西晶能光电有限公司。此前,2006年晶能光电获得金沙江、Mayfield、永威投资1000万美元的首轮风险投资。该公司目前注资资本金5000万美元,拥有多项生产发光二极管专业技术。
2007年,淡马锡曾斥资7900万美元收购中信集团旗下在港上市公司中信资源5%的股份,之后通过几次增持,淡马锡最高持有中信资源13.82%。
2008年2月淡马锡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认购中国铁建5000万美元H股。
此外,淡马锡通过其持股42%的嘉德置地(CapitaLand)大量投资于中国购物中心和住宅物业。
尽管在瑞银、美银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时,淡马锡选择了坚守。但这不排除它将择机出售所持的中国资产。
深受金融危机打击,淡马锡亦有可能在艰难时机做出资产配置的调整以应对危机。淡马锡过往减持中国企业股票亦有迹可寻。
早在2007年8月底,淡马锡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分四次减持 中国远洋(行情
股吧)H股,从中套现约12.63亿元。随后,在07年11月又再度分三次抛售中国远洋,套现86亿港元。当时淡马锡发言人表示,减持中国远洋“是我们应对新的机遇重新配置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去年7月,淡马锡就先后减持中信资源1.21亿股,套现约3.87亿元。
2007年淡马锡所持民生银行的4.72亿股股份悉数解禁(反思“解禁之重”),随后在2008年第二季度,淡马锡所持民生银行股份便从一季度的4.72亿股降至4.48亿股。
目前,淡马锡通过旗下的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前身为亚洲金融控股)仍持有中国银行104亿H股,建设银行近49亿H股。
不过,记者日前致电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有关部门,二者对于淡马锡是否会减持各自股份均未给予明确表示。建行称,淡马锡总裁变动不会影响双方的长期合作。而此前中国银行发言人对本报记者亦表示,何晶在任期间,和淡马锡有密切合作,顾之博的到任不会影响双方合作。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罗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