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访欧,言论勇猛,令人耳目一新,而他在地图上找不到法国(一笑),足以传为佳话矣。我认为温先生的牢骚发得有理,但也认为他说差了两句话。没有说错,只是说差了一点。 第一句是温总理被剑桥的德籍学生掷鞋时,说︰「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说得对,但不够潇洒。朋友问我会怎样回应,我说自己是小人物,当然小气一点,但有资格在剑桥讲话,遇到掷鞋之举,我会笑着说︰「这里是英国吗?我还以为自己是到了英国!」 当今之世,温总理无疑是个大人物,既为大人物,出巡之际理应为掷鞋、抗议之类的行为作了心理准备,而据说不少国家的大人物是记上了应对之辞。通常是一两句幽默之语,精彩的可以连消带打,甚至有点辣味。在我这一辈出现过的大人物中,这类应对本领最高的是已故的美国前总统列根。一位认识列根的朋友曾经对我说,列根用作应对的笑话虽然顶级,但来来去去都是那一套,反复使用。话虽如此,我还认为在尴尬情况下的应对列根是个天才。有一次,不记得是哪里的什么对美国不利的恐怖活动,记者问列根怎么看,他想也不想就回应:I saw Rambo last night, and next time I know what to do. 一百分!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不同,幽默感是差了一点的。这方面,朱镕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与一百分的列根相比,我只能给朱老八十分。扣了二十分是因为他有时多说了一两句。地球一体化,中国的大人物是愈来愈举足轻重了。不要忘记,西方人对炎黄子孙到今天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传统,不可能在一代之间化为乌有。我看得出有点改进,但歧视还在。形势是不错的。不久前一位朋友旅游韩国后,说那里的中小学生的必修外语是中文,不再是英语。 我认为温先生说差了的第二句话,是「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没有说错,但偏差了。懂经济的不会反对政府的存在,而同意这存在是同意某些事、某些情,政府要管。经济科学反对的是一些混合的市场制度:政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了。分清楚什么要管什么不要管是不容易的话题,难度高,而像中国那样人多资源少的大国,这分离十分重要。我曾经盛赞的中国经济制度,主要是一点:县与县之间的权利界定与划分清楚,从而在什么要管什么不要管的事项上比其它制度来得清晰,促成县与县之间的激烈竞争,解释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还要改进,而不幸地近几年有些地方是改差了。 美国目前的金融灾难,起于制度上出现了问题:一种市场运作与政府管制的混合制度,管错了,于是闯大祸。我曾经说目前美国的情况比上世纪三十年代更糟糕,主要是昔日没有今天那种「毒资产」。毒资产(toxic asset)这个名称起得不错:不是坏账,而是可毒可不毒,要看资产的价格水平而定,好些没有市价,其总量可以高若上苍,或深若无底之潭,可以是天天不同的。这样看,三十年代的困境主要是资产之价或财富暴跌了,国民的消费大降,要怎样才能搞起来呢?(昔日可没有真的搞起过。)今天的困境,是财富暴跌之外,还有毒资产需要处理,处理不善财富会再跌! 今年一月六日我发表了一篇颇受注意的文章,题为《救金融之灾有三派之别》。其中有以凯恩斯为鼻祖的宏观派,主张政府花钱投资,刺激消费。有以佛利民为掌门的货币派,主张增加货币量与借贷,从而在制度中加些滑油,使收入与财富上升。有微观派,是我的本领,主张取消工会与最低工资,先让工资与物价下降,增加就业与企业的租值,跟着带动财富与收入的增加。 一月十三日我发表《金融困境再剖析》,写道: 「目前看,是如果六个月内美国的经济复苏而跟着没有急速通胀,以佛利民为掌门的货币派的功力最高——此派三个多月前出招,九个月时间足够。六个月之后才有复苏迹象而跟着没有急速通胀,以凯恩斯为掌门的宏观派功力最高。要是这两派不灵,或有急速通胀,微观派有机会胜出擂台。只是有机会,因为还有其它方面要考虑的。」 读者读这段文字,要注意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跟着没有急速通胀。我说过,政治上微观派是行不通的。目前的美国是货币派与宏观派双管齐下。会有起死回生之效吗?答案是︰如果不管通胀,或视若无睹,这两派任何一派都可大发其威。问题是用得不小心急剧的通胀必至。这会带来美国债券暴跌,利率大升,美元跌得面目无光,而可能最头痛的是美国一般老百姓的养老金(social security)制度可能崩溃。 遥想三十多年前,越战使美国元气大伤,通胀两位数字,见养老金制可能保不住,当局紧收货币量,成功地压制了通胀,但在这调整过程中,美国的三十年债券的孳息年率上升到十九厘,前前后后有十年的经济不景。这几年伊拉克之战的每天费用,物价调整后比越战的高出近一倍,加上目前计划救金融之灾的庞大支出,国债之高不容易算得准。 急速通胀当然不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有可为。大量印制钞票,或大量宏观花钱,以货币的面值算价,财富与收入不可能不增加,最低工资再不会是约束了。通胀本身是抽间接税,抽得够多国债不足道。毒资产呢?通胀够高会变为不毒。是的,只要货币派或宏观派能不管通胀,大手出招,目前的困境可解,但会换来另一类困境。 美国的处理会带来不可以接受的通胀吗?很难说。这是因为他们的联储主席与财政部长显然知道,处理不善不可以接受的通胀必至。二月十一日财长盖特纳的讲话,据说导致美国股市下跌了百分之四点六。读这讲话的全文,字里行间显示着他关心通胀,只是没有说出来。不能不出弹弓手吧。是艰巨工程,经济学可以从这次美国的不幸经验中学得很多。 愚见以为,不走微观派建议的路,要避免高通胀非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