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技的残酷性和高淘汰率人所共知,能够成为体育明星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体育明星、名帅都让自己的子女选择受欢迎程度比较高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而像举重、体操、跳水等项目,虽然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夺金大户,但因为训练艰苦,很少听说有那位明星的孩子从事的。“
也正是因为清楚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体育明星对子女能否成才抱着更轻松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如果出名最好,练不好其实就当是丰富了眼界。
“跳水皇后”高敏就坚决反对两个儿子跟着自己学跳水,其实在高敏专业水平的调教下,两个孩子在加拿大时也曾学过一些基础的动作,高敏的小儿子超超甚至还在加拿大青少年级别的各项比赛里拿过许多荣誉。但是高敏就是不肯让儿子从业余转为专业,“要我送儿子去吃我以前吃的那种苦,我根本做不到。”高明谈起育儿经,很有自己的一套,“我的大儿子打网球,二儿子踢足球,只有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健康而完整的人。兴趣培养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其实高敏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体育明星父母的态度。
现在坚定地支持自己儿子踢足球的郝海东,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儿子出名。“我儿子也踢球,他很想超过我,但这很难。因为我从10岁就开始天天练球,他练得太晚。如果他要选择踢球这条道路,我会支持他,让他一边踢球,一边学习文化课。哪怕今后他只能踢到乙级和中甲,我也知足。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他有文化在身,又比同龄人经历丰富,他未来的选择面会更宽。”
在这些体育明星父母看来,即便不能真的练出个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练体育不但可以让孩子身体强壮,而且在自己熟悉的平台上做家长的可以给孩子一个更宽广的人生舞台。前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杨祖武的儿子杨子就凭借打乒乓球的成绩,成功入籍新加坡,而且还曾代表新加坡队拿过2006年亚运会的混双铜牌。
24岁的杨子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其父杨祖武是叱咤足坛十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母亲王鹰鹰则是前北京乒乓球队队员。“小时候,我经常趴在球台上写作业,9岁开始学打乒乓球,杨子坦言,“我的条件并不好,当时学打球就把它当做一种爱好,另外也想有个特长,能上个好点的学校。”
后来杨子选入了国家乒乓球二队,但在乒乓球的“最高殿堂”里他想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冠军几乎是不可能的。自知在中国队“出头”基本无望的情况下,2003年19岁的杨子加盟新加坡队,通过努力逐渐成为队中主力。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定,在当地居住五年才能申请绿卡,居住七年才能申请护照。但在新加坡乒乓球队的帮助下,杨子2004年底就拿到了绿卡,开始代表新加坡队征战国际乒联巡回赛。第二年,杨子领到了新加坡的护照。可以说,虽然杨子可能永远拿不了奥运冠军,但他凭着自己打乒乓球的本领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人生路。
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