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1|回复: 0

企业家向“五四”学什么?

[复制链接]

3382

主题

3918

帖子

3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0499
发表于 2009-5-3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商界需要“新改良主义”,一切又回到了“五四”,回到“新文化运动”,那是现代中西文化冲突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真正的起点 

今年四月中旬,我去日本丰田参观考察了八天,感慨很多。

著名的丰田模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改善,或者叫“改善魂”。我问同行的丰田专家,为什么不叫改进,叫改善?日本专家很严肃地回答说:改进是西方管理的词,是针对事的,事情有进步叫“改进”,而人有进步,得到他人的尊敬,获得内心的净化与提升,叫“改善”。所以,改善是“魂”,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价值追求的体现,当解决“问题”变成了行“善”,动力自然就解决了。

我在美国公司工作过,也在美国商学院学习过。的确,美国公司对问题的态度是“就事论事”,把人与事分开。而且不怎么相信人的自觉性,更多相信组织与制度的监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欧美管理体系更多是在基督教文化,或者叫新教伦理环境下诞生的,而基督教文化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生而有罪。“赎罪”的方式就是就事论事的“改进”或“改革”。

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我想应当是“改良”——我们不太相信人与上帝之间的“赎罪”,也不太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善”,但我们在意个人内心的“良心”,所以,中国人把进步描述为“改良”——解决问题,向上改进,说明一个人“良知”的提升。我们喜欢讲“凭良心做事”,事情做错了,个人感到最难受的,就是“良心不安”。在这种逻辑下,改正错误,或者把事情做得更好,自然出发点就是“对得起良心”!

值得反思的是,从改进、改善到改良,中国人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从“五四”看中国式管理:中国一流企业家少有建树

“任何管理模式如果与文化作对,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文化。”我在北大读社会学博士的时候,导师费孝通先生把这样一句话,送给我们这些晚辈。

从这个意义上看待中国今天的企业改革与管理,一个问题就自然产生了,那就是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事实上,传统思维的“复辟”浪潮早就开始了,于丹讲《论语》的火爆可以看成“复辟”的通俗版,而各种经过包装的“国学导师”纷纷为企业家开课。企业家们在“寻根”的时候,常常把自己的根追到徽商、晋商的身上,追到红顶商人胡雪岩那里,所有都在表明着传统思想正在企业家阶层“复兴”。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当中国企业开始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位置冲到前三甲的时候,中国人有理由从传统文化去寻找自己的民族自信。这样问题就简单了,中国企业的强大,表面上是业绩的强大,而业绩的背后则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心态,心态的背后,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预测过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将从意识形态的冲突,转化为“文明(化)的冲突”。“9·11”事件之后的世界格局,证明了他的预测,文明或文化的冲突,构成了现在乃至未来几十年的世界变化的主线。

由此而论,西方企业近百年的强大,与最近几十年日本与韩国的崛起,是不是价值观之间的“较量”“冲突”与“融合”?而中国企业的强大,背后如果没有“中国式管理”,那么靠什么支撑中国企业群的崛起?

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第一流的企业家,比如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王石等等,他们显然建树不多,他们留下的更多是双轨制转型过程中一个企业或企业家的创业史,而不是一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29 04:03 , Processed in 0.0401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