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5|回复: 1

“五量”探明,投资稳赢!(方寸之间)

[复制链接]

3382

主题

3918

帖子

3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0499
发表于 2009-8-14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量”对邮票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投资邮票如不对“量”进行深入了解就难免带有盲目性。“量”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概念,想搞明白任何一个邮品的“量”都是需要花费一番苦功的。“量”有多种分类指标,而以下“五量”对于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第一“量”是发行量。这是大家平常谈论最多的一个关于“量”的指标,也是最容易了解和掌握的。发行量的概念无需解释,只是在实践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必须要搞清楚发行量的真正内涵,不能一知半解。比如 “清明上河图”,谈到发行量一般都说是1020万版(枚),不少人一听就吓跑了,其实“清明上河图”所谓的一版只是由一套票构成的,一版也就等同于一套,配单套年册也需要用一版,如此理解,量是不是小了许多呢?

其二、“发行量大的品种不能碰”的惯性思维不可取。这种思维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与此相悖的例子也很多,而且黑马往往就藏在量大的品种之中,如“金猴”、“非典”、“二轮龙”发行量都不小,难道不能碰吗?

第二“量”是消耗量。选择投资品种,仅仅看发行量是远远不够的。消耗量是更为重要的、更需要关注的指标,所以有“消耗为王”的说法。在收藏品市场,没有消耗的品种是难有大作为的。

消耗量没有现成的数据可用,要靠自己去分析、去调查研究。邮票的消耗一般有邮寄使用、产品票使用(虽是沉淀,姑且也叫消耗吧)、销毁、损毁等。要了解这些情况,就必须关注类似邮票打过折吗、幅度大不大、持续时间长不长、票面(大小、面值)适合寄信吗、群众喜闻乐见吗、适合做产品票吗、在邮政公布的两次销毁时间内吗等信息。光凭空想不行,还要多到市场与邮商、邮友交流,学习、调查,这样你才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判断。

第三“量”是存世量。相比以上“二量”,存世量才是判断邮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指标。发行量小的品种不一定值得投资,消耗量大的品种也不一定值得投资,只有存世量小的品种才是最有可能值得投资的。

那么怎样才算存世量小呢?对不同时期邮票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就拿编年票来说,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交流过,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存世量占发行量30%及以下时应该比较适合投资,存世量占发行量的10%及以下时就应该很值得投资了。当然,这没有多少依据,全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

第四“量”是流通量。流通量是指没有沉淀到集邮者(终极消费者)手中,仍在邮票市场中流动的邮票数量。它是存世量的组成部分,即:流通量加沉淀量等于存世量。流通量是对邮票存世量更深层的分析。相对而言,在存世量相同的情况下,流通量越小越有投资价值。不过对于喜欢做短线的朋友,流通量大的品种往往更适合于短线炒作。

例如:“金猴”的存世量不算少,但主要分散在老百姓手中,所以供不应求,价格扶摇直上;“银鸡”的存世量未必比“金猴”多多少,但是名气、沉淀量大不如“金猴”,场内流通量显得较多,因而价格老是上不去。

再如:03小版也应该属于存世量较小的品种吧,它不能持续上涨,很大的原因就是其筹码沉淀得不太好;而它经常被炒作、时常大起大落则是其流通量较大、筹码相对集中且容易收集的原因所致吧。

第五“量”是需求量。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与存世量相对立的指标。了解需求量指标,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对“量”的理解,更好地理解“‘量’是相对的”这一重要理念。很多小版的发行量及存世量都是较小的,但是由于近几年邮市低迷,对新品种参与的人也相对较少,所以能看到市场中的柜台里摆放得比较多。奥钞的发行量是600万,量不算小,但是因为参与的人更多,所以,市场中的柜台里始终看不到什么存货。

需求量一般没有直接数据可用,只能靠我们去观察、调研和分析。其中,选择题材就很重要,投资品种是不是喜闻乐见、题材持续时间是否长远、影响大不大、正宗不正宗等都是决定需求量的关键因素。个人感觉冷门、偏门还是少碰为好,邮市机会多,没有必要去冒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67
发表于 2009-8-16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6-2 19:34 , Processed in 0.0484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