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却被拿到了中国的纳斯达克,按照初创企业定价,享受初创企业的高市盈率,假使今后难以实现业绩持续的高增长,就很可能因为初始定价过高而令投资者蒙受损失 9月25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10家企业开始申购。冀望投资创新企业以获得更高收益率的投资者,这意味着创业板投资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对每一个在创业板开户的投资者,监管部门都要求签下一段不短的文字,证明业已了解创业板投资中孕育的风险。现在看来,这决不是监管部门过于谨慎的表现。 根据周四公布的发行价,首批10家企业的发行市盈率均超过40倍,发行价最高的是神州泰岳,为58元;发行价最低的是莱美药业,为16.50元。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南风股份,为71.53倍;发行市盈率最低的是上海佳豪,为40.12倍。 对应主板市场平均20多倍的市盈率,以及中小板30多倍的市盈率,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价已经相当之高,封死了其合理的上涨区间。假使开盘后创业板股票遭到爆炒,首日的涨幅超过50%,甚至达到100%、200%,其市盈率将高达100多倍,很难符合价值投资的要求。 为了创业板推出后的稳定,监管部门煞费苦心,其中之一就是筛选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企业。目前看首批上市的10家企业,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监管部门希望用有切实盈利的企业来减少创业板的风险,树立创业板良好的形象。 不过,这种做法同样隐藏着风险。首批上市的这10家企业有些成立时间已经不短,规模也不算小,拿到中小板或者主板上市同样够格,并不能简单按照初创企业视之。事实上,这些公司原本就是中小板的后备选手,只是因为所属行业更加“高”、“新”,才被挪到了新近推出的创业板。这样,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却被拿到了中国的纳斯达克,按照初创企业定价,享受初创企业的高市盈率,假使今后难以实现业绩持续的高增长,就很可能因为初始定价过高而令投资者蒙受损失。 2007年底,中国石油上市,发行价16元,首日开盘价48价,然后就一路下跌,至今不过12元,只有首日开篇价的四分之一,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被深套其中。殷鉴不远,投资者应该留心落入类似的陷阱,相比之下,申购创业板新股似乎是投资创业板更好的起点。 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从一开始就在努力设计完美的市场。比如最早为防止国有资财流失而确定的流通股和国家、法人股的分离,但最后又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成本来为这一制度设计纠偏。创业板既然是体现和引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应该由市场去进行确认和加以淘汰,“过度呵护”,从一开始就造成市场信号扭曲,恐怕与稳定市场的初衷南辕北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