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市场落户上海,京津沪信贷转让交易争夺战格局初现。
9月25日,由央行牵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制定的《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2010年版)》(简称《主协议》,在上海签署。与此同时,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也正式启动。
在此之前,天津、北京也陆续打开了信贷转让交易平台。随着《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2010年版)》的发布,银行信贷转让结束了“一对一”的线下交易,从而走向更为规范和公开的市场。
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通知显示,昨日(9月26日)开始,贷款转让平台每天24小时均可登录交易。
京津沪竞争格局初现
上海市长韩正在 《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签署暨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启动仪式上表示,建设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全国贷款转让市场,有利于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结构和功能,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通知表明,交易中心建设的贷款转让平台是全国性的信贷资产交易系统,依托交易中心安全、便捷、高效的专线网络,提供信贷资产的报价、成交确认和信息披露等服务。
根据签署了《主协议》相关银行透露,上海的贷款转让交易平台,是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的网络,与有关媒体提及的上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并没有关系。
“我们将会在明年上半年推出报价大厅,目前信贷资产转让可以通过网络竞价来进行交易。”记者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了解到,银行信贷资产在北金所可通过议价和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网络竞价交易将大大提高银行转让信贷资产的效率。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在《信贷资产交易规则》发布当天挂牌的98.8亿元的10个信贷资产包外,拟在北金所挂牌的信贷资产约上千亿元。
“目前为止,信贷转让还仅限主要在商业于银行之间,能不能够为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投资机构撕开一条口子打开通道,不是哪个地方的交易市场可以决定的,还需要看相关监管机构部门是否的推进授予其贷款转让业务资格。”华创证券银行分析师业研究员王荣对记者表示。
同时,为了方便开展业务,天津金交所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国20多个省。目前,天津金交所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设立了服务点。
京津交易市场或被边缘化?
竞争在加剧,然而政策的偏向,让京津沪信贷转让交易市场的发展蒙上了不均衡的阴影。
“三地竞争是肯定存在的,上海的贷款交易平台是冠以‘全国性’,而北京和天津的信贷资产转让也不局限于当地,也可以在全国开展。但是比起天津和北京的模式,上海因为挂靠银行间交易市场平台,而相对肯定要规范很多。”王荣表示。
尽管《主协议》在上海推出,获得了行业内的叫好声。但是正是因为京津沪三地信贷转让交易模式不尽相同,在记者的采访中相关专家也提出了质疑,《主协议》仅仅在上海推行,并且由央行牵头,是否会将京津的信贷转让交易市场边缘化?
“在京津沪探索信贷转让交易市场模式,可以并行不悖。主要是央行在决策的时候,需要对交易规则有个定位。按照《主协议》的发放,未来上海可能会集中大部分的信贷转让交易,不过京津地区仍然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认为,交易平台有竞争对银行来说是有好处的。银行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选择进行贷款转让,来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郭田勇说。
统一规则可规范竞争
然而,对于同一的交易市场,郭田勇并不十分赞成。他表示,如果形成了垄断的信贷转让交易市场,对银行并不有利,“吃亏的还是银行”。
当然,由于各大银行由于在各地均有分行,如果缺少同一的规则,在每个交易市场挂牌都需要遵行不同的规则,这或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不便。
某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和天津的金交所可以采用《主协议》框架下的合同形式,以规范交易。“合同的格式以及条款,京津的金交所可以采取,有些规定也可以按照《主协议》的框架来做的。”
“尽管银行信贷转让交易市场形成垄断并不有利于银行来调整资产结构,但是如果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可能会造成银行交易成本增加。因此,统一的市场规则很有必要。”郭田勇指出,在同一的规则下,各地对于银行信贷转让交易的竞争将会更好促进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