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8|回复: 0

红军邮“量”的考究 (老田)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218

帖子

2万

积分

精英会员

积分
25378
发表于 2007-8-1 0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军邮“量”的考究

                                (老田)

今天,红军邮发行整整12个年头,作为一个在红军邮《试行》部队相当层次的机关和多年爱好集邮的笔者,难以承受心爱的红军邮封闭在一个“神秘”的不透明的世界里的压抑。去年7月,笔者曾以“老正”的网名,在有关网发帖“红军邮底密大解析”,已计划并拟好8个部分钢目,还没完成过半,就因电脑硬盘损坏、资料丢失以及怕引起炒作嫌疑而搁浅。在建军80周年之际,笔者重温旧梦,重点把所了解、考究的红军邮量的情况整理出来,同网友和红军邮爱好者交流。

一、理论上的考究

《义务兵专用邮票》的印量,因间接涉及到军队的兵员实力,当时可以说是个绝密数字,因此只能局限于个别操作人员掌握,从未披露。尽管现在已时过境迁,但相信军、地谁都不会以官方的口气去证明专用邮票的印量。

笔者通过有限的考究,认为刘格文先生最早提出的专用邮票的印量是可行、可鉴、可信的。他在《说不尽的红军邮》文中提到:“据了解,上面给沈阳邮电印刷厂下达的任务是2000万,其中发给部队1600多万,余下的给了邮电部、总参通信部和有关方面用作库存。试点结束后,沈阳军区收缴封存了多少?外流到社会上的部分“红军邮”,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300多万库存中拿出来的,一是克扣战士或从战士手中收来的。无论来自哪个方面,数量都不会很多。”

1995718,《解放军报》率先以醒目标题披露“我国发行第一枚义务兵专邮票”,并报道:“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义务兵免费邮寄信件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的办法,将改为发行使用‘义务兵专用邮票’。这项改革从81起先在东北地区的驻军试用。” 沈阳军区也作出慎重决定:“义务兵专用邮票”从199581至次年731日止,度用1年。

在红军邮发行不久, 笔者对试行的东北军区的各建制部队编制的义务兵人数和所能领取的邮票有个大概预算。当时所想到的,2000万枚的红军邮,刚好可供试行部队一年的限定量,还不能满足全国集邮者人手一枚。本人(94年转业)所在原部队也分别是首次发给义务兵半年的用量,即25枚(半版),之后又分别发过15枚、10枚,每人3次共领取了50枚(一版)。后半年的量也本应一次供给,但为了控制外流而拆分两次。

 综上看出,专用邮票无论试行到何时,但执行试点的沈阳军区暂定是 度用1年,第一次印制供1年的试行用量-----2000万枚,从哪个角度衡量都合情合理。至于该量的使用、流通、分散、损坏、沉淀情况,将由市场的流通现实来检验。

二、市场上的考究  

红军邮面世后,市场马上便以1 / 枚的价格流通,一个月后保持在2 / 枚,整版的达200元(当时还没有研究出通齿、不通齿版式),但十分少见。到96年的下半年达1700---2000 / 版。随着97年的高潮和红军邮的停用,一些人慌了手脚,真是不惜重金抢购。特别是岸口城市的邮商,9000 / 版收购打向国外。市场最低潮时仅在700---900 / 版。现在大势反转,回升至2500---3000 / 版。散票在22---25 / 枚,成交活跃。

一些研究、探讨红军邮的大多数人认为:“发行量不明确”,“市场上有很多存货”。事实上怎样? 笔者综合衡定以及近3年连续到京马店市场了解红军邮的情况是: 发行量2000万枚可以明确 (见上)。市场上也几乎没有存货,要说有也只是看好的邮商在没达到心理价位不拿出来卖。 从市场流通量的情况看,无论是高潮还是低谷, 整版的都不多,邮商们临时收来的几版、乃至10版、8版的见利就走,50---100版的极少见,对于整包的更是罕见,本人仅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发言:“红军邮的存世量较多,95年见过几个整包的在邮市上露过面。”但这仅是传闻。

有研究者按版面编号推断发行量,这更不是依据。首先这种编号是后天人为,其次编号的各组都不可能是满数。这里简略解析(破译)编号的秘密。研究过的人都知道,编号共是5位,前两位列为号段的号头,如01,后3位是实际版数额,如999。组合起来就是01 001---01 999 ,是说明某一独立部队共发邮票999版。假如: 试行区共有70左右大小不一的独立建制部队,前两位的号头则分别代表某一独立部队的临时编码,这样操作简捷明了、安全保密。从目前看到的编号,号头没有超过70的,后3位也没见到999的,甚至达到800的也没有。还有人把花脸变体票所形成的编号归拢出最小至最大,认为都是衔接、“满编”的印量,同样不科学。     

还有研究者断定:红军邮版式通齿与不通齿的比例为41; 通齿版的存世量大; 红军邮的存世量约为500万枚; 军杠量约2万枚。当然这些有市场实践也有凭感觉的总结。笔者考究的结论:版式通齿与不通齿的比例近乎合理,从编号号头看,不通齿版大多集中在较小的号段,当然也看到57较大号头 ,同时还看到通齿07的小号头,但这已不是主要矛盾。 对于整版存世量,通齿要少于不通齿,通过论证、计算,其存世量分别在10004000版左右。对于散票存世量认可500万枚左右。 军杠存世量不足1万。这些数字,笔者精心统计过,通过管理渠道上的考究将会得到相应认证。

三、管理上的考究

        红军邮的试行,在当时是军政的一件共同大事,所以均高度重视。据笔者了解和经历的情况看,试行军邮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试行的前期阶段,严格有序。管理机关都是按编制如数发到部队,各部队都能领到完整的版票,并基本是不通齿的。大多部队的战士们也能享受到半版票的待遇,欢天喜地的自豪的用上了红军邮。只有军中个别明白集邮的干部而且是有实权者,方能克扣截流一些,并能保留整版、挺版。其他基层主官,即使得到一点,也大多变成折、断版了。所以,第一批发放的占有一半分量的红军邮,大多消耗,同时也是今天能保存下来整版的关键机遇。 

 二是试行中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乱套了。红军邮的价值被市场认可后, 民间邮商便通过关系,或直接深入部队进行议价收购,搞得部队鸡犬不宁。据951027《解放军报》报道:“在沈阳最大的邮票市场-----中山公园,不少集邮者千方百计不惜重金收购‘义务兵专用邮票’,每枚面额20分的军邮涨到10元,这一价格是部队指战员始料不及的。”

 三是试行后期,已是放任自流了。实际在半年后发行第二、第三批军邮时,驻有邮市的部队的战士们,已经自己做起了买卖,干脆把军邮拿到市场去卖。这是众多散票留存下来的主要因数。但,后两批军邮从沈阳军区发下来,几乎全是通齿、断版。 97邮潮中,露面的一摞摞通齿版票,几乎全是半版巧妙的粘接品。而真正的原版,从管理渠道看,要比通齿版少得多。但,红军邮要成为珍品,真正意义上是存世量仅有4000版带有“军杠”(含“地雷”、“激光”)的不通齿版票,和无法伪造赝品的带不通齿边纸的下半版和三横条。

由于市场经济和管理上的不善,1997416,《解放军报》宣布:“自1997415零时起,‘义务兵专用邮票’停止在部队使用,驻东北地区部队义务兵在部队邮寄平信时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记’。”它向国人宣告,红军邮共试行、使用18个月零14天而夭折。 之前,原邮电部与总参联字[1997]286号文件提出:“各单位所余邮票统一清点上交沈阳军区封存,听通知处理,严禁自行处理。另据2000年《集邮》杂志12月刊发一条消息:国家邮政局在8月份已将在北京和沈阳的义务兵专用邮票悉数销毁 若如此,现今红军邮的存世量会更少。

四、遗留问题的考究

沈阳军区 “义务兵专用邮票”试点工作的计划,应于1996731结束。但该区于1996720发出通知,内称: “根据总参通信部通知,‘义务兵专用邮票’的试点工作还要进行,但由于‘义务兵专用邮票’尚未发到军区,为保证广大义务兵免费邮寄信件的需要,199681日起,驻东北三省的陆、海、空军及武警部队暂时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 。”

笔者对这段内容一直处于费解之中。 其一,国家军队和邮政对于如此重要的试点工作,怎是因工作不到位而搁浅?  其二,“义务兵专用邮票”尚未发到军区,又蒙上一层面纱。  其三,不确定的试点工作推迟了8个月零14天,观望、协调了什么?  其四,《集邮》杂志发布的消息:国家邮政局在8月份已将在北京和沈阳的义务兵专用邮票悉数销毁。指的是那些邮票?量有多少?

综上,笔者大胆断言:国家邮政印制了第二批红军邮,如仅供沈阳军区继续试用,可能还得发行2000万,如供全军使用那可就是数亿了。去年,我同一位老战友闲聊时,他曾透露红军邮停用后,某大军区通讯仓库里的军邮堆得象山一样。如 此话成立,更确定已印制第二批红军邮。当然,不论是可能有、无,都绝对不会冲击第一次印制量而产生的市场状况。从军队试行的夭折到邮政巨资的破费,中国邮政不能再开闸放水了,况且又是在军库保管的东西,一版也不会再流出来,尽管什么都不公开,但悉数销毁”代表了一切。

我的一位专管邮票分发的中校付处战友,早就答应送我一版红军邮,但迟迟没能落实,当我再问到他时,他回答:“沈阳军区某部长答应给我一版也没到位。” 他们可都是集团军和大军区通讯部门管红军邮的头啊! 军中著名集邮家李曙光前辈20075月《“义务兵专用邮票”之追踪》一文提到:笔者亦不属于优待之列,故只能去邮市购买和向人讨换。连邮票设计家杨谷昌也‘诉苦’,他领不到也买不到自已设计的邮票。” 看来这些遗留问题是解决不了了。

自有邮票的历史以来,世界上有哪一种邮票,发行后能够禁止集邮者收藏与研究? 何况已具备珍品雏形的红军邮?

                                                                                       2007.8.1 于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6-19 02:34 , Processed in 0.0567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