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今日之财不是财,明日之债不是债! 曾几何时,80年代那个风光无限的“万元户”,如今沦落成实质上的“穷光蛋”了! 是谁?在斗转星移间将他从“巨富”打回到“赤贫”? 1981到2011年30年,我们先来看看货币可能的变迁途径。 第一种:从居民家庭收入看(以夫妻二人计算),1981年和2011年分别为:500元和75000元。“万元财富”要跟得上人均货币收入增长,30年前的1万元,大体和现在的150万元相当。从业人员的货币工资,在过去的30年间,每10年增长约5~6倍,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储蓄起来的1万元必然随之贬损。或者说,1981年的1万元,大约相当于当时家庭人均20年的收入,按照目前工资或收入水平来推算,当年1万元应该大体相当于现在的150万元的水准。 第二种,从居民人均储蓄看,81和11年的年居民储蓄总额分别为:523亿和77万亿,考虑人口变化之后的人均储蓄为52和5.7万元。这样算来,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1000倍,折算到现在是近1100万元。这也能诠释为何80年代初万元户少见、而如今千万富翁很常见的现状。 从上面两种很粗糙的计算看,“万元财富”经不起时间的折磨大幅度缩水,即便中国居民早在30年前就能够购买和CPI指数挂钩的国债,当年的1万元到现在也就仅仅4.4万元而已。假定当年的“万元户”采取五年定期储蓄不断滚动定存,即便考虑到保值贴补,当年存入银行的1万元今天充其量也难超过12万元。 例子可能是粗糙的,但结论显而易见:过去30年,钱本身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不值钱”了! 虽然中国30年来CPI平均增长了不过4.8%,表象上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各口径货币供应量的极速增长,仍然使货币当局巧妙地、不知不觉地取走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这种进程就是所谓的“货币化”。 过去30年,中国货币化进程的一个维度是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1980年代初期,可能只有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才用得着钱,并且还得有票证配给,才能派得上用途。当时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上是公费的。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上述领域大体都货币化了,上学贵、看病贵、商品房更贵。不仅如此,连许多不应该货币化的领域也充分货币化了,行贿受贿、买官卖官,钱都是背后的根本推手。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本身就要求货币当局发行更多的货币,原来“高福利、低工资”的劳动报酬结构,也逐渐向以货币收入为主、以社会保障为辅的结构倾斜了。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另一个维度是货币发行规模的惊人膨胀。以每年净投放的现金看,1981年为50亿元,2007年则为7.5万亿元,增长了1500倍。 经济金融运行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往往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博弈过程。就1980年代的万元户而言,如果沉湎于消费,在当时购入十分希罕的彩电、冰箱和磁带录像机,那么到今天这些资产的残值接近于零;如果他前瞻于保值,在当时购入黄金并持有至今,我记得1980年代金价每克大约6.70元,2011年大约280元;如果他当时买入大米并假定大米可长期不变质,那么30年间,每公斤大米价格已从约0.22元上升到约3.8元。即便选择储蓄或者国债,在货币化的侵蚀下,30年来币值仍然会被消蚀2/3。当然,他如果买入猴票,背水,甚至大黑十甚至牧马等龙头品种,或者进行其他艺术品、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那么,其保值增值的概率就大多了。 在快速货币化的进程中,持有现金或者低风险低收益的储蓄、国债等金融资产,和把大半财富拱手让出的差异并不大。用货币去购买可以大规模产业化提供的消费品,几乎等同于奢侈的挥霍。 中国极速的货币化进程虽然已经持续了30年,但再持续30年或许脚步会更大,金融体系的过度银行化以及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过于显赫的地位,都可能使技术创新迟缓、结构调整不畅、收入分配改革难以得到真正关注。更令人关注的是,地方政府、企业甚至居民都已经在三十多年的切身体会中,注意到了运用“长期金融负债”去对抗甚至去利用快速货币化,其基本理念无非就是“今日之财不是财,明日之债不是债”。 那么,聪明的你,看过此文以后,有何打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