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7|回复: 0

岭南邮坛耆宿—张文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905
发表于 2014-3-19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文光 1914年出生于广东江门,1928年开始集邮,1936年在广东新会举办了广东首次邮展。1982年参加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03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

张文光 1914年出生于广东江门,1928年开始集邮,1936年在广东新会举办了广东首次邮展。1982年参加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03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名誉会士”称号。系第一、二届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曾任广东省集邮协会顾问等职。他力行“集邮重在研究,贵在有恒”的集邮理念。

在广州许多集邮活动里,总能见到一位满头白发的慈祥老人,或是驻足于展框前细观邮集,或是在研讨会上声若洪钟地发言。他就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年逾九十岁的张文光先生。


七十五载邮缘
张文光先生童年读私塾时,有一次一位同学带了一本邮票册上学,他顿时被花花绿绿的邮票所吸引。在他14岁那年,他父亲让他协助处理、回复海外亲友的来信,他便开始收集邮票和实寄封。当时他只知将邮票撕下粘贴在练习簿上,重复的邮票才保留信封。1932年他进入广东新会县立乡村师范学校读书,学校里有一位爱好集邮的王启初老师。当王老师知道张文光收集邮票后,就送了许多邮票给他,还教会张文光如何浸洗邮票,如何将邮票分类,如何用胶水纸贴邮票等集邮的知识。
解放后,张文光先生在佛山市担任中学教师。1963年,常增书发起成立了广州职工集邮小组,张文光闻讯后专程到广州申请加入小组。在以后的几年里,每逢活动日,他都骑两个多小时自行车从佛山赶到广州参加,风雨无阻。他还积极举办讲座,为大家介绍集邮知识。
1982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文光作为广东的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在会议上他看到了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前途,也见到了许多神交数十年的邮友。他与郭润康通信40年未曾谋面,这次会议上,他们终于能紧紧握手。他坚信,中国集邮将从此走向繁荣。会议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事部还邀请张文光在电台广播中介绍集邮经历。
张文光积极参加广东省各地的集邮活动,为第一军医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集邮者举办讲座,宣传集邮知识,推动了广东集邮事业的发展。担任了广东省集邮协会的顾问后,还兼任了佛山、新会等地集邮协会的顾问等职。对于各地的集邮活动,张文光几乎是逢请必到,有求必应。张文光对邮友以诚相待,助人为乐,他曾参与过邮品的经营活动,为许多集邮者组集提供了帮助,邮友们都乐于与他交往。
2000年,广州市集邮协会授予他“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成就奖。2003年,张文光被推选为首批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这也是对张文光集邮75年成绩的褒奖。


热心推动邮展
1936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张文光在新会县民政教育馆做助理员,他向馆长提出举办邮票展览的设想。得到允许后,他与另一位集邮者积极筹办,不但购买了大量邮票,而且还去江门纸厂的废纸堆里找邮票。外地邮友获悉后也寄来《甲戌邮刊》等展品参展。展览开幕后,参观的人非常多,由于观众踊跃,结果把置放几枚清代邮票的玻璃柜也压碎了。原定展出一周,后来延长到两周。这次邮展是广东省首次邮展,张文光在这次邮展中结识了许多邮友,随后他参加了多个邮会,在与邮友的交流中不断提高集邮水平。
1980年广州市集邮学会成立,第二年举办了首次邮展。张文光不仅自己编组了一部《中国邮票之最》的邮集参展,还自告奋勇去上海征集到多部邮集,丰富了邮展的内容。
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集邮协会成立并举办邮展,当时年近古稀的张文光不顾路途遥远,携带2万枚邮票前往呼和浩特展览,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1983年全国第一次邮票展览举办时,张文光展出了一部《集邮与研究》的邮集,着重介绍了他对红印花小二分版式研究的方法,展出213枚红印花小二分票,对字模的大小、特征、句点的高低以及齿度、刷色等进行分析研究,并重组了100枚版,这部邮集荣获银奖。1993年,张文光的《孙中山邮票专集》在台北参加海峡两岸首届邮票大展,深受好评,台北方面赠给他一个题有“珍异是聚 集也大成”的镜框。2002年,首届全国老年邮展在广州举行,张文光也组编了一部清代信柜邮戳参展,获得二等奖。
张文光已举办过两次个人邮展。1986年,第六次广州邮票展览即为张文光个人藏品展,他展出了红印花专集、孙中山专题邮集、外国邮票集,还有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时期的实寄封、邮戳邮集,洋洋大观共有30多个专项。1998年,在张文光85岁华诞的时候,他又举办了一次个人邮展。
张文光热心、积极地参与各类邮展,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集邮水平,推动集邮事业的发展,传播知识、宣传集邮。因此他并不在乎获奖的高低。


潜心钻研邮学
张文光经常对年轻人说:“集邮重在研究。”早在年轻时期,他就潜心钻研近代邮票的版式。他仔细研究民国时期的百城凸版普票与中信版普票的版模特征,认为一元、二元、三元、五元版模系直接采用原母模翻制,而百城版的三角、四元两种却并非完全依照中信原模。他还对百城凸版普票的150枚全张与200枚全张子模特征的排列组合细心分析,找出了这两种版式之间的联系。解放前,他在《近代邮刊》、《金竹邮刊》、《广州邮刊》等邮刊上,发表了许多对当时的大东版普票、广东节建储金邮票的集邮研究论文。
张文光对清代的“红印花”加盖邮票情有独钟,他提出红印花加盖邮票分A、B型,加盖文字为“当×圆”的,是为了办理汇兑而使用的,“当壹分”则是为了收取汇费用的。而另一种为“暂作洋银×分”是因为邮票面值改“两”为“圆”之后,邮票供应急需补充,因此又将红印花加盖二分、四分,并采用与小龙、万寿两种加盖改值邮票相同的文字。这个观点引起了集邮界的关注。
东北解放区的安东二版邮票有一种纸张背面是彩色图画,有人认为是以旧月份牌印的,也有人说是用旧画报纸印的,说法不一。张文光经过多年苦心收集,将邮票背面的图案进行复组,结果看出邮票用纸背面印有“明星便笺”字样,确定这种邮票是用“明星”图案的信笺封面纸印制的。后来找到了这种邮票的多张版票,拼出了原“明星便笺”全张共9幅,发现是将整版切割成8张后再印刷邮票的。
由于张文光对邮学知识强记博闻,认真研究各种邮品,因而对邮票的辨伪颇有造诣。有的邮友遇到真假难辨的邮品,请张文光鉴别,他都给予热心的指点。有一位集邮者曾买到一枚纽约版二元中心倒印邮票,他觉得有问题,来询问张文光,张文光告诉他,这枚倒印票是双色套印的,在套印时孙中山像略向上移,孙中山像的衣服套印在徽志下方内框的图案上,有重叠的痕迹,全部50枚,枚枚如此。掌握这一特点,便可作为辨别这枚邮票真伪的依据。伪造的倒印票,用挖补办法,将正印的中心像倒转过来,变成倒印,挖补技术相当高明,如不细心研究就容易受骗。那位邮友依此观察,发现他买的那枚倒印邮票果然是假的。
1947年《广州邮刊》创刊,张文光负责了组稿审稿的编辑工作,并为该刊撰写了多篇文章。1980年,当时一部分集邮者还不太重视实寄封的收集。张文光在1981年《集邮家》总第3期发表了《谈谈实寄封的收集》一文,提倡收集实寄封,并介绍收集实寄封的意义、方法和体会,使很多集邮者从中受益,避免了走弯路。他曾在《集邮家》杂志上主持《羊城邮坛掌故》专栏,将广东省解放前的集邮活动情况娓娓道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1983年2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在广州成立,张文光获聘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之后连任第二届学术委员。他还担任过广东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集邮家》报的编辑。他在《集邮研究》、《集邮》、《邮票世界》等各种集邮报刊发表集邮文章近两百篇,为推动广东的集邮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2-25 02:18 , Processed in 0.0410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