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王宇、姚均芳)记者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阿根廷央行货币与银行研讨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胡晓炼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以下两大问题与挑战。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全球性通货膨胀在相隔多年后卷土重来,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一定压力;二是次贷危机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金融市场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胡晓炼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金融创新带来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风险转移方式的多样化,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相互协调愈加重要。中国央行希望同各国央行加强沟通协作,增强政策合力,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胡晓炼副行长在阿根廷央行货币与银行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马丁•雷德拉多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荣幸受邀来到美丽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本次研讨会。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各经济体面临保持增长和抑制通胀的两难选择。我很高兴能够就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及采取的对策同在座诸位进行坦诚的交流。 一、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2008年以来,中国努力克服重特大自然灾害冲击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利因素,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在高位上适度回调。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消费、出口增长相对均衡,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4%,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由过去几年一直在10个百分点以上缩小为4.9个百分点。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30.6%,出口增长21.9%,进口增速快于出口8.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1.8%。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六大高耗能行业回落5.6个百分点;附加值较高的机械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21.6%和17.6%。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 三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8%,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3%。前五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1.2个百分点,但剔除石油加工、电力等行业亏损后,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8.4%,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约7.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是好的,整体上实现了增长平稳、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目标,但经济运行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也增加了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 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全球性通货膨胀在相隔多年后卷土重来。虽然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多面临通胀问题,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压力更甚,宏观经济不稳定性上升。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消费物价开始出现持续上涨,2007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累计上涨4.8%,其中一至四季度分别上涨2.7%、3.6%、6.1%和6.6%,呈加速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比上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 二是次贷危机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金融市场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经济的下行会影响中国的出口。次贷危机后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元的持续贬值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得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大。美元的持续走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使中国面临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三、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2007 年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近期,根据形势的变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采取了多项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根据中国实际,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实施金融调控。主要包括: 一是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冻结流动性。在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选择上,中国人民银行从中国国情出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管理国内流动性。今年以来,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般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7.5%。中国人民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时具有一定灵活性,对部分涉农贷款比例高、资产规模小的农村信用社和地震灾区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已比正常水平低5.5个百分点。此外,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对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支付利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银行的存款成本。 二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债券回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与保持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目标相适应,引导信贷规模适度增长,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同时,坚持有保有压,优化信贷结构: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大对“三农”、灾后恢复重建、小企业、服务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是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日均波幅已从2007年的62个基点扩大到79个基点。 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 工商银行(行情
股吧)、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中国 建设银行(行情
股吧)和 交通银行(行情
股吧)四家已改制银行的公司治理、业务转型和经营绩效得到持续提升;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基础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四、综合采取其他措施实施宏观调控 中国灵活运用财政、货币等多种政策,形成了宏观调控的“组合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一是积极改善生产和供给,缓解重要商品供求矛盾。特别是增加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和供给。这实际上是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条件或者说是基础。近年来,中国出台的各项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03-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年均增长17.8%;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今年以来,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规模比上年翻了一番,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适时、稳步推进油、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多年来,中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未充分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从长期看,需要对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但从短期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会使通货膨胀压力显性化。中国政府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采取了择机分步调整的策略。例如,今年6月,提高汽油、柴油价格,使价格改革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基本稳定。 三是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防范国际投机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加强对外汇交易真实性背景的核查,打击地下钱庄和洗钱活动。适应国际收支形势的变化和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修订了外汇管理条例,对资金流出入的管理政策由过去的“宽进严出”转变为均衡管理。 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物价上涨有所放缓,CPI已从2月的8.7%回落至7月的6.3%;货币信贷总量控制在总体基本适度的水平,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今年8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3%;按BIS统计,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0.8%和17.0%。 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金融创新带来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风险转移方式的多样化,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相互协调愈发重要。我们也希望同各国央行加强沟通协作,增强政策合力,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最后,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系胡晓炼副行长2008年9月1日在阿根廷央行货币与银行研讨会上的致辞) (本文来源:央行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