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巨头深陷衍生品泥潭 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亏、深南电深陷对赌合约、中国国航(601111)、东方航空(600115)在燃油市场折戟……近来,不少著名国企近期纷纷爆出在国际衍生品交易中遭受巨亏,市场目光再一次聚焦在衍生品市场和结构性期权交易。许多对期货市场不甚了解的媒体和公众,错误地认为是期货套保将一个个中国公司拖入深渊,加上此前的“中航油事件”,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在一度程度上被这些事件遮盖和扭曲了。 “不能让正规的、规范的期货套期保值交易蒙受不白之冤。”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信泰富、深南电、国航、东航曝出的亏损,包括以前的中航油事件,都是起因于不受监管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OTC),国外投行在其中起的作用必须追究。而真正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在场内做套保的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胡俞越呼吁,目前国内更要加紧金融创新,推出企业急需的正规期货品种,不能再让中国企业“客场作战,屡战屡败”了。 OTC产品很多都是无底洞 “他们做的根本不是期货市场的套保,而是场外交易,”胡俞越斩钉截铁地表示,中航油、深南电、国航、东航、中信泰富等公司,其实做的都不是套期保值,而是被人“兜售”了一大堆场外交易产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OTC)是指在交易所以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这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不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也不通过清算所进行合约清算。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场内市场是有标准的合约并被监管,而场外交易往往只是交易双方私下的协定,而正是因为不透明,场外市场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成为了众矢之的。 “场外交易是个无底洞,一旦中了圈套就没有办法解套。”胡俞越表示,场外交易有两个缺点:一是缺乏监管;二是产品都由投行兜售,而企业一旦“入了套”,签了合同,面临的就是亏损的万丈深渊。 以深南电为例,其所签的对赌合约就验证了“无底洞”的说法——在62美元/桶上方,不管油价涨到什么位置,每月最多获得30万美元的收益;而对深南电的风险却设计得充满玄机——只要油价跌破62美元/桶,将按照40万桶的两倍于深南电收益计算量的系数,乘以62美元/桶以下的差价。业内人士测算,假定今年年底前油价跌至40美元/桶,深南电每月将最多付出880万美元。而深南电2007年的全年净利润折合也不过1700多万美元。 那么,鼓动企业签署这些协议的投行居心何在呢?“我现在就想知道,国航、东航做的场外期货,究竟是谁卖给他们的,究竟是谁给他们设计的。”胡俞越说,很多OTC产品都是华尔街的“骗子”们兜售的,“有关方面要挖挖这个黑洞,这样坑蒙拐骗我们的企业是不行的。” 真做套保的企业是受益的 由于这些企业在场外交易中的失败,使得一些媒体纷纷把矛头对准了“套期保值”。对此,胡俞越举了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冰火两重天”的例子。 在10月份这轮“百年一遇”的商品市场暴跌中,有色金属的价格遭遇了重大“摧残”,以铜为例,在7、8月份的时候还在五六万元的高位,现在都在三万以下了,“有色金属行业出什么事了吗?没有。就是因为运用了期货市场,运用了国内国际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这些避险工具化解了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使得企业化险为夷。” 与之相反的是,钢材、铁矿石、焦炭等黑色金属行业则在下跌中“溃不成军”。“有没有避险工具完全不一样,”胡俞越说,“如果我们能及早推出钢材期货,钢铁企业不就能够逃过这轮大灾了吗?而且黑色金属的跌幅,其实还远远不如有色金属。” 胡俞越表示,正规的套保,就是在期货市场的场内进行的套期保值交易。企业要分清什么是套保,什么是场内场外。虽然期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但期权有有场内的,也有场外的。场内是受监管的,场外是不受监管的。例如次贷危机的OTC产品,美国投行的创新本身就有逃避监管的嫌疑,也就是说产品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但美国正规期市这次没出事。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国股市也没跌那么惨,实际上也跟美国有股指期货(专题
论坛)这样的避险工具有关。” 别让企业“客场作战” 那么,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中国企业陷入了场外交易的泥潭呢? “以那些企业的原油衍生品亏损为例,我们国内没有原油期货,企业只有到国外去做。你只能借别人的品种,借别人的跑道,如果你又什么都不懂,就只能听别人忽悠。”胡俞越表示,这种情况就如同“客场作战”,还屡屡败北,“就跟中国足球一样。”而如果国内有石油期货和钢材期货,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因此国内要赶快推出企业急需的品种。“不能因为在国外OTC市场做亏了,大家就反过头来,纷纷谴责正规的期货市场,这是没道理的,是让正规的市场蒙受了不白之冤。” 胡俞越提议,尽管美国金融市场在创新上出现了问题,但我国更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发展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鼓励企业加大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 澳元对冲或受损的公司一澳元对冲或受损的公司一览表:
公司名称 | 中资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项目和资产 | 资产规模 | 中国石油 | 2007年9月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向澳大利亚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石油公司购买至多价值450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 | 450亿澳元 | 中国中铁 | 澳元存款172.38亿元。汇兑亏损19.39亿元 | 172.38亿人民币 | 中国铁建 | 15.38亿元人民币的澳元存款。汇兑损失3.2亿元人民币 | 15.38亿元 | 中海油服 | 中海油斥资3.48亿美元收购的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LNG项目的上游产品及储量权益 | 3.48亿美元 | 中国铝业 | 2008年中国铝业增持力拓股份11%股权。 2007年中国铝业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海岸建成年产210万吨的氧化铝厂,以及1000万吨铝土矿山和相关设施,项目总投资约30亿澳元。 | | 鞍钢股份 | 鞍钢股份和金达笔公司组建“卡拉拉矿业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份。项目总投资18亿澳元 | 9亿澳元 | 华菱管线(行情
股吧) | 公司认购澳大利亚金西资源有限公司新发行的1,440万股普通股,增发价格为1.85澳元/股,折合人民币约为1.7亿元。增发完成后,华菱管线在金西资源的持股比例将达11.39%。 | 约1.7亿元 | 中国石化 | 中石化集团5.61亿美元(约合38.64亿元人民币)购买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商AED Oil Ltd帝汶海Puffin油田60%权益 | 38亿人民币 | 宝钢股份 | 澳大利亚新兴矿山企业FMG集团与宝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宝钢贸易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勘探并开发潜在储量为10亿吨的西澳磁铁矿。 | | 云南铜业 | 云南铜业总公司持有中国云铜澳大利亚有限公司26.7%股权。 | 230万澳元 | 西部矿业 | 公司于2008年5月出资认购澳大利亚从事铁矿风险勘探的 FerrAus公司10%增发股份,开始介入新的矿产品种经营领域———铁矿 | 34 804.99万元 | 兖州煤业 | 2004年将澳大利亚南田煤矿收入囊中 | 3200万澳元 |
公司名称 | 中资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项目和资产 | 资产规模 | 中国石油 | 2007年9月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向澳大利亚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石油公司购买至多价值450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 | 450亿澳元 | 中国中铁 | 澳元存款172.38亿元。汇兑亏损19.39亿元 | 172.38亿人民币 | 中国铁建 | 15.38亿元人民币的澳元存款。汇兑损失3.2亿元人民币 | 15.38亿元 | 中海油服 | 中海油斥资3.48亿美元收购的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LNG项目的上游产品及储量权益 | 3.48亿美元 | 中国铝业 | 2008年中国铝业增持力拓股份11%股权。 2007年中国铝业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海岸建成年产210万吨的氧化铝厂,以及1000万吨铝土矿山和相关设施,项目总投资约30亿澳元。 | | 鞍钢股份 | 鞍钢股份和金达笔公司组建“卡拉拉矿业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份。项目总投资18亿澳元 | 9亿澳元 | 华菱管线(行情
股吧) | 公司认购澳大利亚金西资源有限公司新发行的1,440万股普通股,增发价格为1.85澳元/股,折合人民币约为1.7亿元。增发完成后,华菱管线在金西资源的持股比例将达11.39%。 | 约1.7亿元 | 中国石化 | 中石化集团5.61亿美元(约合38.64亿元人民币)购买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商AED Oil Ltd帝汶海Puffin油田60%权益 | 38亿人民币 | 宝钢股份 | 澳大利亚新兴矿山企业FMG集团与宝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宝钢贸易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勘探并开发潜在储量为10亿吨的西澳磁铁矿。 | | 云南铜业 | 云南铜业总公司持有中国云铜澳大利亚有限公司26.7%股权。 | 230万澳元 | 西部矿业 | 公司于2008年5月出资认购澳大利亚从事铁矿风险勘探的 FerrAus公司10%增发股份,开始介入新的矿产品种经营领域———铁矿 | 34 804.99万元 | 兖州煤业 | 2004年将澳大利亚南田煤矿收入囊中 | 3200万澳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