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旗下的香港最大超市品牌百佳,第二次兵败上海市场。百佳超市上海旗舰店2008年12月底停业。 月底前停业 近日,记者来到正在低价促销的百佳超市国和路店,卖场门前正挂着“清仓促销,各类商品3~9折”的大幅宣传画。原本三层的营业面积目前已经缩水为三楼一层,且有三分之二的货架已被清空。 在百佳超市后门的停车场,有数辆中型货车和面包车在仓库门口等候着装货。一位百佳超市的调味品供应商表示,百佳已通知供应商,如果不在2008年12月28日前将货提走,便视作放弃了对商品的所有权。 记者随后从百佳(中国区)行政及公关部经理廖穗湘处证实,出于“综合商业因素”的考虑,百佳将于2008年12月底前撤离上海杨浦。她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百佳超市将放弃上海市场。 百佳超市国和路店于2006年年底开业,当时其与上海国和置业有限公司签下了15年的租约,该店当年的投资总额为8000万元港币。由于百佳隶属李嘉诚和黄系,又是香港的第一大超市品牌,入沪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百佳超市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冯砚祖当时高调宣布,该店是百佳以上海为中心拓展华东业务的战略基地,未来3年内,百佳还计划在上海再开8~10家大卖场。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百佳超市不仅没有在上海新增门店,其旗舰店的国和路店还面临着停业的结局。 两度兵败上海滩 这已经是百佳超市第二次折戟上海市场了。 1994年,百佳超市打着李嘉诚旗下产业的旗号进入上海,最鼎盛时期,百佳在上海曾有20多家门店,随后逐步萎缩。2000年,百佳超市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将14家门店转让给荷兰阿霍德公司投资的顶顶鲜超市后退出上海市场。 “当时大型超市尚未兴盛,百佳超市吸引了消费者蜂拥而至。”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百佳销售的食品有许多进口货价格偏贵,老百姓消费不起。百佳的门庭很快就冷落下来。 如今,百佳再败上海。《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金融危机目前对国内零售业的冲击并不大,百佳超市关闭门店的根源还是在于自身经营不善。 法国欧尚中国采购总监Cedric Mahieu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在中国政府刺激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后,国内快速消费品的消费预期正在加大。该公司2009年在中国区的采购总额,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的相关监测数据也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相比于家电、建材、百货等零售业,以食品等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表示,他目前关注的重点,是一些受总部运营遭金融危机重创的外资零售品牌,是否会在此刻抽出资金回救总部。 记者获悉,乐购(Tesco占股90%)目前正在开展“史上最大规模”退货运动,约有30%的滞留商品将被退还给生产厂家,以缩减开支。 “金融危机下,国内的外资零售品牌的战略很可能呈现出两种极端的趋势。”汪亮表示,一类企业为回救总部,极力缩减在华开支,难免会关闭一些仍处市场培育期的门店。另一类企业自觉总部回救已无望,“西方不亮东方亮”,反而将更多资金及精力投入到中国这个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市场。 汪亮表示,香港零售业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已远超内地。相关企业在承诺香港地区不裁员后,势必会缩减在其他市场的开支及投入。而盘整现有门店,调整一些经营不善的门店无疑是节省开支最为有效的办法。 李嘉诚香港模式内地难复制 相比于“水土不服”的上海及华东市场,百佳超市在华南地区的发展状况却要好很多。百佳超市在内地共有39家门店,多数集中在华南各省市。 汪亮认为,作为百佳超市内地的“根据地”,其在华南区域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而在华东市场,其近年来单店运营的模式使其在成本控制及供应商谈判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 零供关系专家黄静表示,李嘉诚在香港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商业帝国,其各产业间能形成良性的互动,而该模式成功复制到内地的难度颇高。实际上,在内地除了华南以外的多数市场,百佳超市与家乐福及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品牌相比,其与供应链和商业地产等上下游产业的衔接反倒是一大“短板”。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