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信贷紧缩期,还是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时期,民营企业和个人进行信贷融资都不是件容易事。而随着下半年国内银行的信贷缓步收紧,那些试图通过民间融资来筹钱的主体,可能将再次遭遇打击。 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信贷额度控制时期,银行体系那点有限的贷款基本上都给了大型国有企业,民间主体融资难的问题频繁现于报端;2008年年末信贷额度控制开始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银行信贷的天量投放,不过,贷款仍主要流向了国有部门和基建项目,中小民营企业要想获得贷款难度仍然非常大。因而,称银行贷款是政府和国有部门的“第二财政”,并不为过。而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虽经学者、媒体一再呼喊,政府一再承诺,但多少年过去了进步其实很有限。 就在最近两个月,民间融资的困难程度再度加剧。有《证券时报》的调查报道称,目前上海、温州、深圳三地的民间地下拆借利率最近出现环比上升趋势,最高月息达10%;而目前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年利率才仅为5.31%。 民间融资利率的上升,有供需两方面的原因。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讲,中央出于对贷款天量发放所带来的高通胀风险,已经开始调控下半年的贷款规模增长,这会使得有限的贷款资源进一步集中于国有部门和基建项目,而民间主体在获得银行贷款上会愈加困难。从需求上来说,目前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的走势都明显转好,民间主体无论是融资炒房、炒股,还是专注于实业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量都在增长,这也使得民间的资金开始出现紧张状况。而且,随着下半年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的萎缩,民间利率维持在高位的情况很可能会持续下去,甚至有加速上涨的可能。 民间利率上涨、民间融资困难,并不是什么新闻。而民营企业融资难也已经威胁到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的经济复苏主要就是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来拉动,由于受到通胀和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限制,投资仅靠国有部门来进行,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造成更大的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以及“国进民退”等情况。因而,如何使得民间投资得到复苏,并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基本上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不过,由于无法充分地享受到银行信贷的滋润,民营企业家即使有投资实业的兴趣,多半也会因融资困难而打了“退堂鼓”。现在民间利率的高涨,将加剧这种情况。 实际上,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国内的金融资源严重偏向于国有经济部门。众所周知,民间借贷市场的服务对象便是代表了我国经济活力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约80%的资金需求来自于自我积累和民间融资,缺乏贷款支持,这就迫使很多中小企业转而向非正规渠道寻求资金来源,形成了一个游离于“正规军”之外的灰色民间融资地带。银行作为市场化竞争的主体,出于风险和成本控制、以及规模效应的考虑,喜欢将贷款贷给国有大企业和政府项目,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为了解决民间融资的困难,政府就应该在放开金融管制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比如怎样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限制并扩大其经营规模,怎样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有效担保,以及通过制定《放贷人条例》来讲民间金融和地下金融合法化和规范化,这些才是监管部门为解决民间融资难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下半年银行贷款规模的减少,民间融资利率高企的状况将持续下去,这将加剧民间主体融资的困难,从而阻碍民间投资的复苏。为了缓解这种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培育和规范民间金融市场,使得民间融资更加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