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资金的同时,工商银行似乎也没有忘记花大价钱整合香港业务平台。 截至2009年底,工商银行在香港的业务平台共有三个:工商东亚、工银亚洲和工银国际。 但如今,上述三者似乎只能保留一个。 7月27日,股价连续5天上涨后,工银亚洲毫无征兆地突遇停牌。 在排除了因工银亚洲自身业务而停牌的可能性后,流传多年的工商银行可能私有化工银亚洲的消息重返江湖。 次日举行的工商银行董事会会议则以一纸公告的形式肯定了这一市场传言。 7月28日晚,工商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一项关于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私有化的议案(当中包括纯现金要约),但相关内容还须有关部门审核,待审核后再行公告。 尽管公告寥寥数字,但值得注意的是,工银亚洲停牌前五个交易日,其股价连日上涨,收盘价从7月20日的20.90港元大幅升至7月26日的23.05港元,累计升幅达11%,股价创出新高。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工银亚洲股价更是上升36%,远远跑赢大市。 这将提高工行的要约收购价格。事实上,金融危机后不久,2008年底到2009年初,工银亚洲股价曾一路下跌至6.6港元。 毫无疑问,对于工商银行而言,选择在此时将工银亚洲私有化无疑是选择了一个高成本的时间点。当然,如果在金融危机时以较低价格要约收购,也可能会引起股东反对。 由于工商银行目前持有工银亚洲72.40%的股份,股本13.52亿股,若按前一交易日23.05港元计,且全部以现金形式收购其余股东的股份,工商银行将支付86亿港元。 但23.05港元显然不可能是最终现金要约收购价格。一外资证券公司人士猜测,工银亚洲的现金要约收购价格有可能在27港元左右,与此同时,工行亦有可能提供换股选择。因此,最终收购成本不得而知。 工银亚洲的前身为友联银行,成立于1964年,并在1973年上市,于2000年被工行收购,更名为工银亚洲。 与中银香港相比,工银亚洲一直希望拓展在港零售业务,但多年来成效并不显著。目前,零售业务只占其业务比重不到三分之一。 尽管此前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曾多次公开表示,工商银行从来没有私有化工银亚洲的想法。但现实地来看,作为工商银行在香港的子公司,尤其是当母公司A、H股两地上市后,工银亚洲实质上已经不需要保留上市地位作为融资平台用途,工银亚洲的独立上市也似乎显得多余。与此同时,由于内地与香港之间未来的人民币业务“前途无量”,工银亚洲私有化的理念变得相当合理。 事实上,银行私有化有过先例。中信银行于2007年上市后不久便把中信嘉华银行的上市控股公司私有化。 不可否认的是,中银香港亦有着类似的境遇,该行在内地与中国银行在业务上竞争,处境尴尬。 除了工银亚洲,工商银行此前在香港另有工商东亚作为投行业务平台。但工银国际的成立宣告了工商东亚的终结。 2008年5月,工商银行成功在香港注册成立“工银国际融资”(ICBC International Capital Ltd.),并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出第1类和第6类投资银行的业务牌照,申请亦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批准。 此举意味着,工商银行在香港的投行牌照,亦将逐渐从工商东亚转移至工银国际融资。 2010年1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东亚银行就加拿大东亚银行及工商东亚股权买卖交易成功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后,工商银行将控股加拿大东亚银行,而工商东亚则成为东亚银行全资附属公司。 表面上看,这是工商银行以旗下投资银行,即工商东亚的全部75%股份为代价,换取了进军加拿大商业银行市场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出售工商东亚亦正是工商银行整合其在香港的机构和业务资源的重要一着。此举将更使工商银行集中资源加速拓展其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 事实上,经过近两年来紧锣密鼓进行的资源整合,工商银行香港业务的轮廓也越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