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5|回复: 1

北京部分银行对新房贷说不 称今年信贷额度用完

[复制链接]

6635

主题

9665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902
发表于 2010-11-16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付比例上调、二套房贷收紧、三套房贷停发……房地产调控一个接着一个,但不管贷款买房的门槛有多高,毕竟“门”还是开着的。

而近期,京城有银行开始“关门”了。部分银行不再接受房贷申请,还有的银行的部分支行停止了房贷业务,银行对此的解释是:今年信贷额度用完了。

发现

银行对新房贷申请说“不”

记者近日以购房人身份咨询各银行和贷款机构获悉,中信银行对于个人房贷业务“已不再接单”。华夏、深发展等银行的部分支行,也不再接受新的房贷申请。

“这次停贷并非针对二套房、三套房贷款,而是所有贷款。”上述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的停贷并非宏观调控政策的监管要求,而是信贷额度用完所致。“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按月实行额度控制,一旦贷款额度用光,不管什么贷款都发放不了。”

以上解释记者在咨询其它银行时得到了验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有银行房贷业务经理表示,目前仍发放住房贷款的工、建、中、农、北京、浦发等银行,每个月也会控制信贷额度。“比如我们支行每个月就几百万额度,用完了,新单就接不了了。”

追访

年底前房贷越来越难

一家个贷机构的业务员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停贷的银行还算少数,但因信贷额度问题,年底之前申请房贷将越来越难。

对于目前已提出申请的贷款客户,京城个贷机构都是抓紧时间办理,以防备银行的贷款政策随时会变。“池子里的水就那么多,现在大家都是抢着舀,谁先舀到算谁的,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一位个贷经理如此比喻。

按照往年惯例,除了因额度问题停贷之外,银行在年底业务结算时也会暂停房贷放款。届时,那些已通过审批,但还没有发放的贷款,需要等到来年才能到位。

解读

前10月信贷投放透支

“我们对于银行的停贷并未感到意外。”京城个贷机构“伟嘉安捷”相关负责人吴昊上午对记者表示,银行年底收紧房贷是“惯例”,今年虽然更严,但也有其原因。

2010年中国新增贷款的规模不容小觑,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同比多增3347亿元。前10月人民币贷款约增加6.89万亿元。

而此前,为了充分把握信贷投放规模和节奏,监管部门采取了按月、按季调控信贷规模的政策,要求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约7.5万亿元,且四个季度按照3:3:2:2的比例投放。也就是说,今年最后两个月,我国各商业银行在全年计划中只剩下约6000亿元的信贷空间。

明年信贷投放将更紧

此外,近日央行短期上调了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意味着将冻结人民币资金超过3000亿元。如此一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被迫降至低点。

吴昊表示,从近日央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系列紧缩手段可以判断,明年严控信贷增量将成为必然,从总体看,即使挺过此次“贷款年关”,明年房贷政策也不会太松。

持类似观点的专家在业内已占多数。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在防通胀的调控预期下,可以预见,我国将持续经历政策密集期,估计明年信贷投放难超7万亿元。

预测

房企“补血”无门楼市或再掀降价潮

吴昊认为,房贷收紧对于正在申请房贷的购房者虽然是个坏消息,但对于暂未出手的购房者来说却不一定是坏事。

由于信贷额度用完后,银行不仅会控制个人房贷,也会对房企开发贷款的审批做出更多限制,这会给开发商的资金链造成更大压力。

房贷收紧则回款更慢,开发贷受限又“补血”无门,这使得很多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因此可以预见,年底前可能有更多的楼盘加入降价大军。

吴昊建议有置业打算的市民,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可以持币观望到明年春节之后,等待更便宜的房子出现。

如果购房者已经出手,准备进入房贷申请环节,最好多咨询几家银行的房贷政策,或者选择较大的个贷机构代为办理,以增加房贷申请的成功率。本版文/记者张焱

(法制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1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343
发表于 2010-11-16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23 12:07 , Processed in 0.0409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