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25年的“暂住证”未来将退出历史舞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任峰涛摄
未来五年,本市将建立居住证制度,引导有稳定就业居住的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后,有望根据居住年限、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以及纳税情况等,享受阶梯式的公共服务。
方式
以居住证管理人口
随着暂住证“名存实亡”,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控制人口规模成为本市重要课题。同时,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在享受入学、就医等方面的不平等,引发“歧视外地人”争论。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本市将实行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按照“来有登记、走有核销”的基本要求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效提高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居住证被寄予人口管理的希望。
待遇办证将享公共服务
此前,居住证制度已在广东、深圳、浙江、上海等地实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办理居住证后,将可享受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办到香港游手续等11类公共服务,条件符合后还可办理子女入学。居住证实行积分制,优秀的农民工居住满五年以上,符合条件的可以办理户籍。
在北京办理居住证后是否可享受这些服务?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后,有望根据居住年限、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以及纳税情况等,享受阶梯式的公共服务。
此前,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曾透露,本市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将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据介绍,这种居住证将集纳个人基本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并附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吸引流动人口主动办证。
目前,办理居住证可以享受哪些公共服务,“阶梯式”如何划分等尚不明确。
知情人士介绍,“阶梯式”的原则应该是,居住年限越长、社会保险参保年限越长、纳税越多,相应可享受的公共服务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