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爱将

我喜欢的文章,只能看,绝对不能顶!

[复制链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茅台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时间:2007年12月10日

地点: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酒厂22楼会议室

管理层:袁仁国董事长(简称袁)、季克良集团董事长(简称季)、谭绍利副总经理、谭定华副总经理、吕云怀副总经理、戴传典董事(简称戴)、刘和鸣监事会主席、樊宁屏董事会秘书

调研人员:榕树投资(翟敬勇、姚铮)、鹏华基金等 


 

会议议题:

   会议主要讨论公司2008年新增2000吨产能的议案。 

管理层和股东交流纪要:

问:在通胀的推动下,公司的员工收入是否增长?

袁:公司年初提出员工年收入增长10%的目标,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问:公司是否将会调整出厂价?

袁:还没有研究,出厂价的调整属于敏感信息,我们不能提前说,出厂价的调整方案要等我们研究之后再披露。 

问:公司是否考虑扩大年份酒的销量?

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茅台的勾兑要坚守严格的“五年”酿造原则。坚持品牌宪法,“不挖老窖,不卖新酒”,不到五年坚决不出厂。我们每年都在新增产能,年份酒的数量会有所增长。 

问:何时实行股权激励?

季:我们的股东希望有激励,高管、员工都希望有激励。不过股权激励要经过批准才可以,我们在和上级国资委积极沟通。什么时候批准不知道,我们在努力朝这方面走。 

问:1000吨的产能能够销售多少吨酒?

季:茅台在贮存的过程中有自然损耗,同时还要受容器和管理能力的影响。茅台酒还需要勾兑,我们一要提高勾兑率,二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和指标进行不同的香型、不同的年份勾兑,进可能的提高勾兑合格率。产销量的比例有变数,具体的数量不知道,实际的销售数量没有办法具体量化。 

问:公司的批零差价有多大?08年的销售指导价格?

袁:我们07年的出厂价为358元/瓶,零售价格各地不一样,07年我们的销售指导价为538元/瓶。现在销量明显的供不应求,一般在年终各省份的零售价格会上涨,目前的零售价格在618元/瓶左右。08年的市场零售指导价,我们现在还在进行市场调研,一旦确定会公布。 

问:公司的销售、定价策略?

袁:现在全国是酱香飘万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八个营销策略:工程营销(通过产能的扩张战略工程,系统工程)、文化营销(发挥茅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服务营销、感情营销、诚信营销、世界营销、网络营销、个性营销。把市场基础打牢,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问:现在有报道80%市场的销售是假茅台,公司如何考虑和应对?

袁:我们今年在打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和各地的公安部门的经济稽查局、工商局联手进行打假活动,我们只能打击不能宣传。

季:最近网络报道的80%假酒,我认为主要是竞争对手在搞鬼。过去有权威部门报道也只是50%多,就算这个比例也是由于技术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样。《人民日报》曾报道53%的比例,我们和他们进行过沟通,他们只是兑北京、沈阳等地区的零售门店进行调研统计,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等地的大量的茅台酒却没有人去抽样,我们和国家技术统计部门提出过我们的看法,当时我们的销量只有3000吨左右,抽样的比例不过百箱,数据不一样所以比例不一样。

戴:我们对于打假今年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将打击假冒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开了专门的抽调会议;2、和公安部门和工商部门联合,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假酒的量不大,但是负面影响大);3、采取文化营销、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袁:我们采取:1、将打击假冒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2、加大假冒打击力度,公安部和工商总局都为此专门和各地公安和工商局进行了配合要求;3、加大了打假的投入;4、加大查处力度;5、加快防伪研究,提升茅台假冒的难度,我们明年将准备新的防伪标识;5、加大奖励标准,对公安、工商查处的假冒酒的奖励由5元/瓶提升到10元/瓶;7、加强内部包装材料的管理;8、加强经销商的管理,12月中下旬,我们将开联谊会,对经销商的销售假酒行为一旦发现,采取“假一发十”,一瓶假酒罚款一万。 

问: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

袁:简单的表述就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力争2010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十七大提出企业要不断创新,打造跨国公司。我们将在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文化、环境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追求卓越,给股东不断的创造回报,我们要一步一步走,打造出优秀的跨国公司。我们的产能规划是:2010年产能达到2万吨以上,2015年产能达到3万吨以上,2020年产能达到4万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一份清醒 在《贵州茅台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管理层和股东交流纪要--翟敬勇》 发表:2007-12-15 22:21:33  
如何选择成长股?
请仔细甑选"三维"都增长的企业.

任何企业的净利润,可以简单提炼为一个函数:

净利润=客户数量×客户价值量×净利润率;
或者:
净利润=产品数量×产品价值量×净利润率;

选择一家企业,我们要评估其"三维"!以百度为例:

05年二季度的"三维"为:客户4.12万家/客户价值量1614元/净利润率17.4%;
07年三季度的"三维"为:客户13.5万家/客户价值量3500元/净利润率36.6%.
结果,百度9个季度净利润增长1400%!
结果,百度两年时间,从45美圆,涨到400多美圆,
而且,PE从上市的2450倍下降到190倍.
中国上1000万企业,IT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客户价值量不断提升,"三维"的乘积,是何等的威力!所以百度的的确确是成长股的代表!
9个季度的复合增长率为34%/季,1个季度的增长率就相当于其他企业1年!

彩电行业的"三维"基本上都没有增长的机会,抛弃!
宏观调控来临,地产股的"三维"可能发生逆转,不宜追高!
汽车制造,规模扩张(产品数量)提升很快,掩盖了其他二维的不增长,一旦产品数量稳定时,就得卖出.90年代初期投资彩电股赚钱,97\98年投资彩电股,至今未解套.

大家可以套用这个思路,分析一下茅台.谢谢!
 
譬如,地产企业,在强烈的宏观调控、或者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产品数量在下降、产品价值在下降、净利润率同时下降,如果“三维”的每个纬度下降30%,那么最后
净利润=0.7×0.7×0.7=34.3%
所以,往往金融危机来临时,地产等行业下跌幅度可能达到60-70%,97年香港金融风暴过后香港地产价值、地产股价值都跌去了2/3。

同样道理,周期性行业(如有色)处于不景气时候,其“三维”增长也可能发生逆转,股票下跌50-80%也是非常的。
留一份提醒 在《请仔细甑选"三维"都增长的企业——留一份清醒》 发表:2007-12-16 16:41:22
净利润=产品数量×产品价值量×净利润率
没错,但仅指这个简单算数公式。
显然要留一份提醒,根据已发生的历史数据做乘法不能断未来。

未来的产量、能卖的价、纯利润率才是企业股票价值的关键。

但如果不是对一个企业有着透彻入微的了解和判断,你根本无法看着倒后镜的数据预测未来赢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蔚华:繁荣时期更考验企业领导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2:51 新浪财经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7年12月8—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繁荣时期的领导力。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参与主题论坛对话嘉宾、招商银行(38.28,-1.70,-4.25%,股票吧)行长马蔚华演讲内容。

马蔚华:刚才讲到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考验企业的适应力和领导力,那么在繁荣的时候,更考验一个企业的领导力。刚才刘东华讲到了过去的一年是一个好年头,的确是这样的。过去的一年是繁荣的一年,尤其是金融业更是繁荣的一年,在这繁荣的一年,我经常被繁荣带来的这氛围所笼罩,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国外毫无疑问这些企业都到中国来寻找机会,商业银行也到中国来寻找机会。就连过去对于中国的风险怀疑比较大的私人的投资机会的大佬,也纷纷来中国争夺市场。

包括在美国监管最严的地方,批准了我们在纽约设分行的申请。这是美国的现代金融法案颁布以后,将近20年内,美国不但没有给中国开机构,也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开机构。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准入。但这不光是招商银行达到了监管标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繁荣

在国内也是经常被繁荣的氛围所笼罩,不断地有人碰见我说感谢你马行长,买你的股票我大发了一把。当然,在繁荣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改革开放几十年,特别是连续4年我们的经济增长超过了10%。到今年的10月份,在中国的银行业的本外币的总额达到了51万亿,我们股票的市值,包括A、B、H,在10月份也超过了28万亿。而在2、3年前,只有2万到3万亿,那个时候因为银行要补充资本金,要达到资本出租8%,但是那个时候的资本缺口是6%,还不够。只有2、3万亿。中国境内有14个银行在境内外上市,这14个银行有可比的,有不可比的。其中有8家可比,利润增长超过了90%,还有几家超过了100%,到9月份超过了88.8%,覆盖率达到了70%。

有一天,某一个媒体刊登了一个消息,说招商银行的市值超过了德意志银行,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但是我并没有为这个事而激动。因为我知道衡量一个银行的水平,不仅仅是市值。特别是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阶段,市值不能表现你的竞争力,你的管理水平。所以,当在这个愉悦的氛围中,当大家为了股票所获得的丰厚收入所庆祝的时候,我们的心里还是比较沉重的。

作为一个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要考虑大的经济氛围,虽然银行是一个微观的企业,但是任何一个宏观经济的变化,都左右它的生死存亡。所以在繁荣的时候,作为一个商业银行第一要有危机感,对繁荣判断背后的危机感。第二要有预见性,就是银行的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转型的关键的预见性。第三,要有应对我们开放以后在国际竞争中的管理能力的提升,这种应对的主动性。

那么怎么看待危机,繁荣离危机有多远?我觉得在过去的30年,世界上大的金融危机发生过5次,小的不计其数。从拉美的危机,到欧美的衰退,到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都有一个现象,都是货币增长过快、投资过多、本国的货币被高估,外资迅速增长,外资大量引进。当然,每一个危机都不能等同于上一个危机,每一次危机发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繁荣的同时,这种不确定的因素,矛盾的积累,在一点点的加剧。这些危机的共同的地方,就是经济的平衡性在加剧的。再一个,经济体内各种价格被流取,外因就是外资的突然转向,这种时候往往是矛盾积聚到一定的程度,一根稻草可以压死一匹骆驼。

所以,从这样的历史的教训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在繁荣的背后,它都积累着危机因素。刚才樊纲教授说,繁荣就是生产能力的过剩,每天都在创造生产能力,当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就是危机。那么对于银行来说,受危机最大的创伤莫过于商业银行。我们中央的经济工作会,最近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明年要使用从紧的货币政策。过去10年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且提到不仅要控制总量,还要控制货币投放的节奏。不仅要总量控制,还要按需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刚才讲到,这可能面临很多的危机和困难,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危机比企业绝对不差。银行给你企业贷了款,然后后面的贷款跟不上,你企业出了问题,银行同样出问题。所以,繁荣的背后国家很清醒,调控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向过快转向,防止通货性的膨胀向整体扩张,那么银行业首当其冲。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是今天,几年前已经确定了看到的这一点。所以,招商银行一直坚持高度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每年把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不超过20%,但是今年要低于这个数。所以,对于危机,我们今年招行银行行庆20年,在20年的行庆,我们首先不是被过去20年的业绩所陶醉,而是根据一个报告,找到了一个问题,找到我们可能被颠覆的可能性。

第二个就是转型,现在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的挑战。转型是两个脱媒一个转移。一个叫做资本性的脱媒,一个叫做技术性的脱媒。资本性的脱媒就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银行的融资份额减少。银行以前一统天下被打破,特别是大企业、好企业,不再跟银行友好了、密切了。可能随时会背叛你,他跟你的博弈,银行越来越被动。所以,银行再傍大款,危险性很大了。所以,这对于过去银行90%靠信贷,靠批发应用,而批发应用全都追求于大企业,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另一个叫做技术性的脱媒。银行两大职能,一个是融资中介,一个是支付平台。而这个支付平台,银行是借助IT的。那么就是因为这一点,从比尔·盖茨到马云,都在成为银行的挑战者,包括阿里巴巴。因为在银行支付这个领域的一段地段,是银行和IT竞争的焦点。比尔·盖茨在84年就曾经挑战过,所以这对于银行也是挑战。

第三个就是消费的革命。那么现在变了,消费革命从我们的信用卡,原计划8年盈利,结果4年盈利,而且在盈利中有40%是来自于透支的利息循环信用,这使我对中国的消费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国人也透支了。我在分析谁透支呢?年轻人和有钱人。所以,现在年轻人和有钱人,绝不会像他们老一代,一分钱一分钱的储蓄,然后拿这个储蓄放贷。现在的年轻人,叫做“有钱就投资,没钱就透支”。所以,这样的一种情况,银行你再天天拉存款、搞储蓄、放贷款,这已经不适应了。银行逐渐地产生第三种功能,就是刚才一个叫做融资中介,一个叫做支付平台。银行的第三种功能叫做社会财富的管理中心。所以,不仅是管理私人的财产,特别是在私人领域,我们的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另外是管理企业的财富,所以,这个财富管理中心成为商业银行必须做的一项业务。那么在这些银行的竞争中,我的体会是谁能够看到3、5年后的事,谁能先做这件事,谁能做好这件事,谁有拥有未来的主动权。

中国银行(6.57,-0.09,-1.35%,股票吧)和世界银行相比,我们的市值可以超过人家,我们的总资产也可以超过人家,但是不意味着我们的管理水平能够比别人强,这一点是我心里非常清醒的。

刚才项兵教授讲到了并购,最近这些天,投资银行是接踵而来,给你提出很多的故事,叫你并购那个银行,那个银行。当然,这都是好事,美国花旗百年的历史就是并购的历史,现在我们的市盈率高,换股是最合算的。但是,这都是诱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能不能把它讲好,关键看你的管理能力。你把一个银行并购了,结果你没有并购他,他把你再接管了,你的管理能力决定你对这个银行的掌控力。所以,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在繁荣的时候,认真地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管理基础。所以,我们刚刚开过一个会,我们准备明年拿出一年的时间,把重点放在提升我们的管理上。用项兵的话说,颠覆传统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管理的基础提升了,留得青山在,中国未来20年机会大大的。这不在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改变,在于中国的消费革命会带来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是所有的发展中的国家,望而不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若雄:百年企业当中房地产企业是非常罕见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14:27 新浪财经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7年12月8—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繁荣时期的领导力。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青岛天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若雄参加“房地产的‘资本时代’”分论坛讲话实录。

王若雄:大家早上好,我进入商界就是一个误会,再用音乐语言描绘资本实在太痛苦、太困难了。我还是谈谈资本和时代。今年企业家年会还是有一个主题叫“繁荣时期的领导力”。

今天的话题我听刚才几位大老说了都离不开时代,我琢磨资本时代还是有点问题,在这之前按照冯仑说是开裆裤时代,这算是幼年,资本时代算是正常的时代了,就是正常人的时代,未来还有资本市场之后的时代。所谓资本时代是房地产的一个必然,就像刚才说的叫做金融地产而非地产金融,所以资本和地产是永远相连的,是一对孪生兄弟。

第二关于房地产的资本时代,房地产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家都是定义一个概念,就是房地产开发,其实房地产我想想可能和铁路有点类似。建铁路,然后经营铁路,铁路总有一天会建完的,房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总有一边会建完的。在欧洲、伦敦、巴黎新建的房子非常少。现在的就是房地产的经营、持有、物业管理等等,所以他们都转行做了这些东西。所谓百年企业当中房地产企业是非常罕见的,从房地产开发到房地产持有经营我觉得等应该是房地产的内容,也都应该是房地产的所谓资本时代的主要内容。我们今天是不是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唯一内容是有点问题,未来特别是有想法做百年企业的公司,可能未来会把对持有经营型的物业作为主项。

昨天马云讲说繁荣时期和寒冷的冬天,说到一个观点说20年是一瞬间,大家公认说中国房地产开发繁荣期或者好的时候差不多有10到20年时期,10、20年以后是不是像铁路一样都建完了。这些企业是不是就都消失了?刚才郁总讨论的时候说到万科今年的市值是美国前四大房地产市值得1.5倍,美国那样高速发展企业的国家,房地产发展量和中国相比真的是不可以相提并论,万科是5万多套,全球最大的住房开发商了。所以在资本时代繁荣时期,我们要想,未来的房地产企业怎么个走法。说到繁荣、时代,我们要看资本的特制,资本的特制就是蜜月期。当修铁路结束的时候,是不是房地产的蜜月期将消失,是不是这些企业也将消失,这是一个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是今天讨论房地产开发,应该有房地产持有、经营这样的概念,我掌握的资料中,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当中,持有性物业作为主要营业收益的还是非常少的,可能没有,特别是房地产上市企业。所以我在想,我们都想做一个长久的企业,做一个好公司,在繁荣时期是不是想想未来持久继续下去,如果能的话将怎么走,也是很有趣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资眼中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差异
    今年国内保险业加速发展,据中国保监会统计,今年前10个月内地保费收入5835亿元人民币,10月底止保险业总资产2.89万亿元人民币;两个数字增幅分别达24.2%57%,是近年最高。
    在内地可支配储蓄中的银行存款比例仍高达70%80%,而居民在医疗、退休和保障的支出比例仍很低。外资认为,由此可见,内地保险业仍处于结构性增长,还未开始真正的高增长。内地保险业今后的高增长时代,应该与发达国家一样,居民有2/3的可支配储蓄,是通过保险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医疗、退休和保障方面的资金管理,使保险业的渗透率显著提高。内地不同的保险公司,在外资眼中的投资价值有差异。
    花旗投资研究副总裁兼亚洲保险研究部主管梁智勤认为,目前,平安保险的转型比中国人寿要快。他认为,保险公司积极利用其营销和品牌优势,进行第三方资产管理及信托业务,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平保今年推出的投资连接险(即客户部分资金,透过保险公司独立账户进行投资),正反映了这一趋势。而国寿迟迟不推投连险,主要碍于其大型国企身份,而且集中农村业务,不能冒太大风险。在现阶段,平保的多元金融平台营运模式,使公司能以较低成本推销资产管理产品,比国寿走得快。不过他认为,长远而言,由于国寿拥有政府支持度和庞大的业务网络与营销队伍,可能比平保有更大的发展优势。(BH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巴菲特

“无成本”保险资金支撑的产融价值链

                        ——杜丽红 转载自《新财富》2007年 12月

 

   (提要)从可口可乐到吉列,再到中国的中石油,巴菲特一次次演绎了世人津津乐道的“股神”传奇。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的辉煌业绩掩盖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其他业务,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早已从一个“股票投资人”转变为一个“股权投资人”了。

 

    数据显示,实业投资早已是伯克希尔主要的扩张方向。2006年,伯克希尔的股票投资净现金流出为54亿美元,而收购业务的净现金流出额已高达101亿美元,此外旗下子公司还花费46亿美元用于固定资产购买。在伯克希尔的实业投资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保险业务。2006年伯克希尔保险集团的浮存金高达509亿美元。实际上,巴菲特那些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多是放在保险集团旗下的,是保险集团的浮存额支撑着这些投资,而整个保险集团及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占到伯克希尔集团总资产的60%,贡献了总利润的60~70%

 

    不仅如此,“股神”传奇的背后,是巴菲特精心打造的以“零成本”保险资金为核心的产融价值链: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为股票投资提供了零成本资金,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又转化为实业投资的资本金,实业投资的利润成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这条产融价值链条看上去近乎完美,而且到目前为止运作都很成功。但是,这一战略背后仍然隐藏着巨大风险,它要求产融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保险业务必须要严格控制风险,以保证股票投资的零成本资金运作;股票投资在长期中必须保持正收益;而实业投资则必须要保持正现金流,以巩固保险业务的流动性后盾。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整个价值链将由此崩溃。

 

 

    世界上最牛的股票是哪只?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伟大的名字,但其中最耀眼的无疑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以下简称“伯克希尔”)。从1964~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每股资产净值从19美元涨到70281美元,增加了3600倍,年均增长21.4%,较标普500年均10.4%的收益率高出一倍多,其股价更是从几美元一路上涨到12700美元(图1)。

 

?/P>

图1:伯克希尔公司股价图

 

    巴菲特的投资神话使他获得了“股神”的美誉,但其实推动伯克希尔增长的不仅是股票。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的辉煌业绩掩盖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其他业务,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已经从一个“股票投资人”悄然转变为一个“股权投资人”了。

    仅2006年一年,巴菲特完成了对媒体公司Business Wire、养老保险公司Alpplied(85%股权)、运动产品生产商Russell的收购,并斥资51亿美元收购了电力公司PacifiCorp。此外,公司还创纪录地以5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生产小型刀具的以色列公司ISCAR80%的股权,从而开启了伯克希尔的国际收购之路。而其规划中的收购还有TTI(一家电子元件分销商)80%的股权。迄今,伯克希尔旗下绝对控股的公司已达40多家(其中不少公司是伯克希尔100%控股的),涵盖了保险、能源与公用事业、金融、制造、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就像巴菲特说的,在他一个人的“薪酬委员会”里,他每年要决定40位CEO的薪酬。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难以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了,而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进一步缩小了我们选择的空间。今天,我们可以大规模购买并持有的股票远少于十年前;但这并没有让我们担忧,因为我们可以购买那些被低估的公司,那些拥有持续竞争力和精干且忠诚管理团队的公司。”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宣称。

 

(小标)保险业务能为巴菲特提供零成本资金

 

(小小标)保险集团是整个伯克希尔架构的核心

 

    早期巴菲特把更多的钱投到了证券市场上。在1965-1995年的30年间,公司每股投资的价值年均增长33%,而每股经营收益的年均增长仅为13.4%。但在1995-2006年的十多年间,公司把更多资产投资在收购上,结果每股投资价值的增长减缓至12.6%;与之相对,税后收益增长加速了,实现了年均31.7%的增长。2006年,公司的股票投资净现金流出为54亿美元,而收购业务的净现金流出额已高达101亿美元,此外旗下子公司还花费46亿美元用于固定资产购买。这些数据显示,实业投资已成为伯克希尔目前主要的扩张方向(表1)。

 

表1:伯克希尔每股投资和每股收益的增长

?/P>

?/P>

=================================================================

    巴菲特收购公司的六个标准:

1)              标的公司规模够大,每年至少要有75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除非我们的某个子公司对它感兴趣);

2)              被证明拥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的盈利预测不感兴趣,更不相信业绩突然转好的神话);

3)              在负债率较低的情况下能够产生良好的净资产回报率;

4)              有适合的管理团队(这个我们无法提供);

5)              业务简单(如果涉及很多高新技术,抱歉我们看不明白);

6)              合理的价格(我们不想在明确价格前浪费时间和卖方闲聊)。

==================================================================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并购时起,巴菲特就已经进入了实业投资领域,而其中最成功的业务就是保险。1967年巴菲特以860万美元收购NICO保险公司,当时该公司账面的浮存金(Float,由收到保费与支付赔偿额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准备金)仅为1700万美元。40年过去了,2006年伯克希尔保险集团的浮存金高达509亿美元,旗下全资子公司GEICO是全美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而General Re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实际上,巴菲特那些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多是放在保险集团旗下的,是保险集团的浮存额支撑着这些投资,而整个保险集团及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占到伯克希尔集团总资产的60%,贡献了总利润的60~70%(表2)。

 

表2:2006年伯克希尔资产及盈利结构(百万美元)

 

有形资产

商誉

总资产

占比

税前利润

税后利润

占比

总资产回报率

保费收益

135630

15367

150997

61%

3838

2485

23%

4.8%

投资收益

4316

3120

28%

衍生品

2635

1709

16%

金融产品

23599

1012

24611

10%

1157

732

7%

3.0%

公用事业

30942

5548

36490

15%

1476

885

8%

2.4%

杂货批发

2986

158

3144

1%

229

2131

19%

6.3%

地毯生产

2776

2228

5004

2%

594

其他产业

17571

7925

25496

10%

2703

合计

213504

32238

245742

100%

16948

11062

100%

4.5%

调整

 

 

2695

 

-170

-47

 

 

综合

 

 

248437

 

16778

11015

 

 

 

    巴菲特常说保险业务是他绝对不会出售的业务,因为这一业务为他提供了十多年的零成本资金。其实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保险集团都是整个伯克希尔架构的核心,它为证券投资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而证券投资赚到的钱又成为巴菲特实业投资(公司收购)的资本金,最后实业投资的利润为保险业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这个后盾的推动下保费收入与浮存额进一步扩张,证券投资业务有了更充足的资金,然后是更大规模的实业投资。在这个产融价值链条的循环中,伯克希尔的资产和收益都在快速增长着。

 

(小小标)巴菲特如何使保险资金成本趋于“零”

 

    要理解巴菲特的产融链条,必须先理解这一链条的核心——保险业务。研究表明,尽管保险业务通常可以产生庞大的现金流,但对于多数公司而言,这个资金并非是无成本的,实际上,随着保险行业竞争的加剧,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也在上升,在某些时候甚至高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在美国,财险行业平均的资金成本为6%)。既然保险资金并不便宜,为什么巴菲特还如此偏爱保险业务?他又是如何使得保险资金成本趋于“零”的?

    巴菲特主要经营的是财险业务,包括汽车保险、家财保险和再保险,通常投保人有一个错觉,即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总体上要高于其实际的赔付额,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保单是一种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因此,如果剔除牌照因素,保险,尤其是财险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美国保险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价格战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费率被不断压低,并最终使保费收入低于赔偿额,从而形成了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

    保险资金使用成本=实际赔付额+保险公司运营成本(主要是销售成本)-保费收入。

    在美国,长期看财险公司平均的资金使用成本为6%,即实际赔偿额与运营成本之和要比保费收入高出6%。在中国,尽管有保监会的牌照控制,但截至2007年上半年,25家财险公司有13家亏损,车险市场更是陷入了全面亏损的窘境。不过,赔付额高于保费收入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的真实亏损,因为平均来看,从投保人开始缴费到真实的赔付发生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保险公司可以无偿使用这笔保费资金(巴菲特称之为浮存额),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张,累积的浮存额也在扩张,而只要保险公司使用这些浮存额的投资收益能够超过保险成本,保险公司就是盈利的。

    而且,只要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保险公司就是盈利的。但在低息时代和价格战中,很多保险公司陷入了持续的亏损中,只是由于新保单的进入,使公司的亏损在短期内不会转变为流动性危机。

 

    注意,我们比较的是保险成本与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为什么不是每家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收益?换句话说,巴菲特的保险公司拥有更高的投资收益(在过去40年中,其税后年均价值增长比标普500高出11%),这是否意味着他可以忍受更高的保险成本?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巴菲特的保险公司是否应该主动展开更加激烈的价格战以攫取更多的保费收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毕竟,相对于伯克希尔年均20%多的净值增长,只要保险资金的使用成本低于20%,就意味着上述策略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深入研究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我们发现,巴菲特的保险业务非但不是更加激进的,反而是更加保守的。实际上,由于不愿卷入价格战,巴菲特旗下专注于一级零售市场(相对于再保险市场,发放保险的市场被称为一级市场)的保险公司NICO自1986年以来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正像巴菲特自己说的:“你能想象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坚持持有一个连续14年市场份额下滑的业务吗?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下滑并不是由于无法拓展业务而造成的,只要我们愿意降价,数十亿美元的保费收入在那儿等着我们,但我们却坚持把我们的价格定在一个能够保证盈利的水平上,而不去效仿我们那些过于乐观的同行。”

 

    因此,对巴菲特来说,“保费收入是好东西,只要它不太贵”。巴菲特坚持把保单价格定在盈利、或至少盈亏平衡的水平上,即使这种坚持将以市场份额的牺牲为代价。实际上,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在NICO公司中甚至有一条规定,就是没有人会因为市场份额的下降而被开除,只要他认真对待每份合约。

    巴菲特不仅在一级市场上坚持这一原则,在再保险市场上更加谨慎。2001年的“911事件”让巴菲特旗下新收购的再保险公司Gen Re遭受了巨额亏损,此前该公司低估了恐怖袭击等人为风险。事件发生后,巴菲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这家公司进行自上而下的洗脑,以贯彻其“不能以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的原则,并要求对此前签下的、低估了恐怖威胁的保单进行全面清理——尽管这些保单中涉及的某些风险(如核袭击等)还没有爆发,而且也没有迹象显示将要爆发,但巴菲特认为这些风险根本无法度量,因此也无从确定合理价格。2006年,美国保险行业经历了一个没有被特大飓风光顾的好年景,再保险市场开始从卡特里娜飓风的阴影中走出来,大量资本重新涌入这一市场,飓风保单价格开始下降,但就在行业开始繁荣的时候,巴菲特却决定减少他在飓风上的风险承担,“无论别人做什么,我们不会在一个错误的定价下签订任何保单”。

    有人说巴菲特“胆小”了,但他的回答是,“我们做好了为单一一项灾害事件就损失60亿美元的准备,但前提是必须有人给我们合理的价格来承担这项风险,在价格没有反映我们可能承担的损失情况下,我们不会承担任何风险,哪怕是很小的风险——合理的定价并不能够保证每年都盈利,但是不合理的定价却一定会导致最终的亏损。”

    正是由于对这些原则的坚持,在40年的保险生涯中,巴菲特的保险业务有一半年份是零成本的,即保费收入大于赔偿额和运营成本;还有约1/4年份的保险资金成本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显然其保险资金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他不但没有因为使用别人的资金而支付成本,反而收到了别人给他的钱。

 

    为什么巴菲特要坚持保险资金的零成本?既然他的投资收益高达20%以上,而只需支付6%或10%的资金成本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保费资金,为什么不降低保单价格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呢?

    答案就在于巴菲特并不“缺钱”。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上,他可以以市场平均的资金成本从其他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那里获得足够多的资金。巴菲特缺的是“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而这两点都有赖于自有保险公司相对保守的定价策略。

    很多人误以为保险公司的资金总是很“长期”的,因为实际赔付的发生可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但问题是一旦定价错误,低估了发生概率,事件很可能会“提前”发生,而保险公司可能在短时间内被要求全额支付,如果准备不足公司就将被迫以低价出售那些很赚钱的股票,而这是巴菲特最不愿意看到的。显然,正确的估价风险是保证资金长期的前提。

    另一方面,既然巴菲特可以在市场上以平均的资金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那么,自有保险资金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低成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保险成本不仅是保险业务稳健运营的需要,更是巴菲特产融战略的要求。

    巴菲特说:“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三点:(1)资产的盈利能力;(2)债务融资的成本;(3)财务杠杆的使用(负债水平)。众所周知,我们在第一点上做得很好,资产盈利能力很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低债务成本也使我们受益非浅,而低成本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合理定价的保险收入。但是同样的原则并不适用于其他财险公司,他们可能拥有巨额的保险浮存金,但为获取这些资金所支付的成本却已超过了它们的实际价值,在那种情况下,巨额保费所撬动的高杠杆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显然,关注保险资金成本也是巴菲特与那些一心只想从保险业务上拿走更多现金流的经营者的不同之处。

   

    在零成本保险资金的支持下,巴菲特演绎了他的股票神话,从可口可乐到吉列,再到中国的中石油,“股神”的故事广为传诵,而巴菲特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收益(表3)。但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巴菲特已经很难从证券市场上找到能长期大量持有的股票了,于是他的钱开始大量涌入实业领域,就像他在每年致股东信中所说的:“如果你有或者你知道哪里有符合我六个要求的公司,请Call我,24小时随时恭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标)以现金流为核心组织实业投资

 

显然,在外界目光聚焦的股票投资背后,巴菲特投资王国的真正支撑是实业投资。在实业领域,巴菲特延续了其股票投资的风格,把经营决策交给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来决策,而他自己只做那些他最擅长的事,即资本配置、投资决策和CEO的选择与激励——巴菲特给予了旗下公司CEO们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以至于在过去42年间从来没有一位CEO离开伯克希尔去另谋高就。

如果说巴菲特擅长用人的话,那么他更擅长用钱,他曾坦承能够给予属下子公司最大的支持就是资金上的支持。2001年巴菲特以4.2亿美元收购了生产屋顶连接装置的Mitek公司,然后以9%的利率向其贷款2亿美元,并注资1.98亿美元(55名雇员也注资了2200万美元),这些资金支撑Mitek公司完成了14次并购扩张,并使其销售额翻了两倍,每股价值也从10000美元上涨到71699美元。目前该公司已还清了伯克希尔的借债。除此之外,2006年伯克希尔还帮助旗下子公司Fruit、CTB、Shaw、Clayton、MidAmerican等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性收购,并承诺在未来5年内向MidAmerican再注资35亿美元。

在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巴菲特也凭借自身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良好的资信评级为子公司提供外部融资支持。公开资料显示,伯克希尔保险和生产服务部门1/4的债务是由母公司出面融资的,43%的债务是由母公司担保的,仅有1/3的债务是子公司独立融资的;而在金融产品部门,3/4的债务都是由全资子公司BH金融公司发行并由母公司担保的;只有公用事业部门,凭借良好的资产抵押能力独立承担了全部债务(表3)。

上述资金支持对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2006年MidAmerican旗下的房地产经纪业务遭遇了行业低谷,不过巴菲特认为这只是周期性的波动,所以仍助其完成了两笔收购,并在策划进一步的收购行动。同样遭遇低谷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和抵押贷款公司Clayton,2006年经历了其1962年以来的最低销售额,为了帮助该公司缓解资金压力,伯克希尔收购了其100亿美元的分期房贷。

 

表3:伯克希尔各部门的债务情况

 

集团层面统一融资和统一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显示,伯克希尔实质上是产融结合的综合性企业,而不是股票投资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实际上,巴菲特从来都不承认伯克希尔是一家PE,因为他从来不考虑如何退出他的实业投资:“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们注意,那就是:无论价格如何,我和查理(伯克希尔公司的副主席)都没有兴趣出售伯克希尔旗下的任何公司……我们既不会因为昂贵的价格而出售好的业务,也不会像倒垃圾一样出售表现不佳的业务——只要这些业务还能够产生一点现金,只要它们的管理团队还不错——在每个转折点丢弃掉最差业务,这并不是我们的风格——当然,我们的这种态度可能会损害公司的财务表现。”

伯克希尔旗下的报纸业务面临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陷入亏损之中,私人飞机租赁业务在2006年6月以前都是亏损的,在这些业务上巴菲特仍在坚持着,有些改善了(如私人飞机租赁),有些还没有。但幸运的是,巴菲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流动性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是在“不轻易抛弃任何业务”的原则下,他仍然谨慎地使投资不至于失控。事实上,伯克希尔各子业务在长期中都保持正的自由现金流,而实业投资的利润贡献更成为保险资金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2006年,伯克希尔的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02亿美元,而出售股票收到的现金为37亿美元(表4)。“为了避免重复错配我们的资金,我们总是很谨慎的对待那些‘只要再追加投资就可以使不好的业务恢复盈利能力’的建议(在一个糟糕行业里追加投资,结果很可能是落入流沙的陷阱)。”巴菲特认为。

 

表4:各业务的现金流贡献(单位:百万美元)

 

税前利润

资本支出

有形资产折旧

扣税前自由现金

 

2006

2005

2004

2006

2005

2004

2006

2005

2004

2006

2005

2004

保费收益

3838

53

1551

65

60

52

64

62

52

3837

55

1551

投资收益

4316

3480

2824

0

0

0

 

 

 

4316

3480

2824

衍生品

2635

5494

3489

0

0

0

 

 

 

2635

5494

3489

金融产品

1157

822

584

334

354

373

230

221

213

1053

689

424

公用事业

1476

523

237

2423

 

 

949

 

 

2

523

237

杂货批发

229

217

228

193

125

136

94

96

107

130

188

199

地毯生产

594

485

466

189

209

125

134

113

99

539

389

440

其他产业

2703

1921

1787

1367

1447

592

595

490

470

1931

964

1665

 

实际上,巴菲特的整个实业投资都是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组织的。在巴菲特控股公司的名录中除了多家保险公司、金融企业外,还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企业。尽管行业迥异,但这些企业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处于竞争不太激烈的传统行业,这些行业没有暴利的收益,也没有惊人的成长(这一点和他股票投资的企业不同),但却能够产生相对稳定的正现金流——而这也正是巴菲特并购企业的核心标准之一。

不过,一些投资人对于巴菲特的实业战略产生了置疑。在巴菲特的几大业务板块中,尽管制造业的总资产回报率是最高的(6%左右),但由于巴菲特坚持其制造服务部门必须采取低负债率(35%)的保守运营策略,结果,在净资产回报率方面金融产品部门最高,其次是保险及其投资收益,而制造服务部门和公用事业部门最低,制造服务业的ROE只有10%,公用事业更低,仅为7%(表5、表6、表7)。

 

表5:2006年伯克希尔各业务部门的回报率(单位:百万美元)

 

有形资产

商誉

总资产

占比

税前利润

税后利润

占比

总资产回报率

保费收益

135630

15367

150997

61%

3838

2485

23%

4.8%

投资收益

4316

3120

28%

衍生品

2635

1709

16%

金融产品

23599

1012

24611

10%

1157

732

7%

3.0%

公用事业

30942

5548

36490

15%

1476

885

8%

2.4%

杂货批发

2986

158

3144

1%

229

2131

19%

6.3%

地毯生产

2776

2228

5004

2%

594

其他产业

17571

7925

25496

10%

2703

合计

213504

32238

245742

100%

16948

11062

100%

4.5%

调整

 

 

2695

 

-170

-47

 

 

综合

 

 

248437

 

16778

11015

 

 

表6:2006年伯克希尔各业务部门的盈利能力(单位:百万美元)

 

保险集团

金融产品

公用事业

其他产业

集团总体

总资产回报率

4.8%

3.0%

2.4%

6.3%

4.5%

负债率

55%

79%

65%

35%

56%

净资产回报率

11%

14%

7%

10%

10%

 

表7:伯克希尔制造服务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既然实业投资的回报率并不高,甚至低于保险+证券的投资模式,为什么巴菲特还要进入这些产业?为什么他不提高其制造部门的负债率水平,以更好利用财务杠杆?

答案就在于:巴菲特需要制造服务部门和公用事业的稳定现金流来支持保险业务的扩张和整个产融链条的完整。

 

(小标)产业是保险规模扩张的后盾

 

如果不是规模足够庞大的实业投资,巴菲特的战略链条可能早就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标)零成本战略的困境

 

巴菲特对零成本保险资金的执著为其投资业务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但对零成本战略的坚持却也给巴菲特的保险业务带来了困境,就像前文所分析的,在一级保险市场上,巴菲特曾经历了长达14年的市场份额萎缩。为了扭转局面,其旗下保险集团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试图通过打造保险品牌来改变这个行业无差异价格战的游戏规则。1995年巴菲特收购旗下最大汽车保险公司GEICO时,它每年的广告支出仅为3100万美元,但完成并购后的第二年,即1997年,GEICO的广告支出就上升到1.43亿美元,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2.38亿美元,2006年上升到6.31亿美元,远高于其他所有大型保险集团。让人们像点名要喝可口可乐、要用吉列刀片一样,点名要买NICO或GEICO的保险,这一直是巴菲特的梦想。而广告战略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好处,电话营销的成功率提高了,市场份额也从收购时的不到3%上升到6.1%,增加的保单则摊销了广告支出的成本,使公司整体业绩向好。

但问题是,如果广告战略真的有效的话,那么GEICO的做法很可能会把整个财险行业由价格战引向广告战。从这个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看,它在不断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尽管每次创新都会给领头的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这种超额收益很快就会由于其他企业的效仿而消失。

 

除了广告投入外,为了抵御市场份额下降的威胁,巴菲特在保险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并购:在1976~1980年间,巴菲特不断增持了GEICO的股票,使其持股比例达到33%,此后由于GEICO的回购行为使巴菲特的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到50%,1995年巴菲特最终与GEICO达成协议,以23亿美元全面收购了GEICO公司,使集团保费收入从此前的34亿美元增加到64亿美元,翻了一倍;1998年,巴菲特又溢价收购了全美最大的再保险公司Gen Re,它贡献了公司当年保费收入的2/3。其他被收购的保险公司还包括Medical Protective Company, Applied Underwriters, U.S. Liability Insurance Company, Central States Indemnity Company, Kansas Bankers Surety, Cypress Insurance Company 以及几家被并入Homestate Companies的保险公司。这些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并购成长似乎成为巴菲特保险业务增长的一条捷径,但问题是,由于巴菲特并不相信“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巴菲特曾经把好公司并购坏公司比喻为“公主亲吻了青蛙”,但他并不相信“青蛙”(坏公司)会从此变为“王子”(好公司)),因此,他购买的公司都是价格不菲的优势企业,并为此支付了高昂的溢价。在巴菲特的保险集团中并购溢价所形成的商誉累计达到154亿美元,占保险集团总资产的10%。所以,并购能否成功取决于巴菲特能否使被并购公司增值。关于这点,巴菲特想得很清楚,他能够提供给被并购公司的只有“钱”,而这种充沛的流动性后盾对于财险业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小标)鏖战再保险

 

为了更好利用自身的流动性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巴菲特的保险集团开始大举进军再保险领域。不同于一级市场,在再保险市场上,保单并不是标准化的,由于保额巨大,通常是逐笔讨论定价的;而且,与一般投保人并不十分担心保险公司的破产风险不同,在再保险市场上,承保人的资金实力是投保公司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如果再保险人违约的话,一级保险公司将由于无法支付客户赔偿额而面临破产危机。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尽管价格仍是交易达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便宜的再保险保单是一个愚蠢的保单,因为一旦灾害真的发生,错误估价的再保险人将由于储备不足而注定违约,从而使保险合约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并拖累试图转嫁风险的一级保险公司。

在再保险领域,资本实力和流动性是评价再保险公司的最重要因素,而在这方面,巴菲特的实业投资无疑为其再保险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后盾。深谙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巴菲特在评价其实业投资与保险业务的协同效应时,曾明确指出:“高波动会损伤一个公司的债券信用评级和股票市盈率水平,即使这个公司从长期看是很盈利的(这也是财险公司的市盈率水平通常低于寿险公司的原因),这就迫使许多再保险公司为了熨平波动而转让部分风险业务或拒绝一些好的业务。但伯克希尔不同,我们乐于接受任何被合理定价的波动……我们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流动资金来对抗短期的业绩波动和评价降低。”实际上,在“911事件”后,尽管巴菲特旗下Gen Re公司也遭遇了惨重损失,但它却是四大再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没被降级的公司(此前四家公司的信用评级都是AAA),并在“911事件”后成为最抢手的再保险公司。恐怖袭击的威胁使全球再保险需求大幅上升,但刚刚经受打击的许多再保险公司都还没有从厄运中恢复过来,无力或者不愿在短期内继续扩大其风险头寸,只有巴菲特的再保险公司在忙碌地接单。

正应了巴菲特的那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以产业资本殷实的盈利能力为后盾,巴菲特在过去20年中在再保险领域里攫取了大量的保费收入,公司再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从7亿美元上升到近400亿美元,成为全球顶级的再保险集团。目前,其再保险浮存金已占到公司总浮存金的80%。

 

对于未来,巴菲特认为他的保险业务已经做好了迎接千亿美元规模行业性巨灾的准备——尽管这一数量级的损失额是许多保险公司想都没想过的。如果巨灾真的发生了,伯克希尔将承担其中3~5%的份额,即30~50亿美元,而公司在投资和其他产业上赚的钱完全可以覆盖这一成本(2006年公司的净利润是110亿美元,其中约37.5亿来自保险以外的产业,48.3亿来自证券投资收益,而账面现金达到400多亿美元)。

综上,庞大的实业投资推动了伯克希尔在更具规模效应的再保险领域拼抢市场,而合理定价的再保险保单又为股票投资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扩大了其投资收益的成果,然后是实业投资的规模扩张和整个集团更好的流动性。

这就是巴菲特式的产融协同

 

(小标)产业+保险:长在悬崖上的花

 

保险业务的浮存金为股票投资提供了零成本资金,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又转化为实业投资的资本金,实业投资的利润成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巴菲特这一以保险为主的产融价值链条看上去近乎完美,而且这一链条到目前为止都很成功(图2)。

 

 

但客观地说,这一战略背后仍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它要求产融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保险业务必须要严格控制风险,以保证股票投资的零成本资金运作;股票投资在长期中必须要保持正收益;而实业投资则必须要保持正现金流贡献,以巩固保险业务的流动性后盾。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整个价值链将由此崩溃。

实际上,尽管巴菲特的保险团队已经非常谨慎地估价每项风险,力图做到使保费收入能够覆盖所有赔偿额和运营成本,但巴菲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在财险领域,尤其是再保险领域,再有经验的专家也很难确切地估价每笔交易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期限长、风险具有隐秘性的保单,从签订第一张保单到隐藏的风险被揭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长达50年),而在此期间依据错误估价签订的大量新保单才是公司的真实隐患。巴菲特的保险旗舰GEICO公司就曾因其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错误估价而导致1976年的巨额亏损,一度面临破产危机,而Gen Re在2001年暴露的危机也让公司花了5年时间来处理。由此可见,保险业务的估价错误,其后果绝不仅仅是资金成本的上升,它有可能迫使投资部门为了满足保险部门的流动性需求,而在不利价格下出售那些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另一方面,实业部门的业绩不佳或持续的负现金流也将削弱整个集团的流动性,进而削弱保险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在保险业务上正确的风险定价、实业投资领域严格的行业选择和审慎的追加投资决策,这些都是巴菲特产融战略成功的基本要素,只有那些真正的“高手”在最谨慎的行动下,才能够触摸到这朵“长在悬崖上的花”,才能够使得“产业+保险”的模式良性运转。而对于那些资本实力不够雄厚、流动性不够充足、风险控制不够严格的企业来说,同时经营保险和其他产业,不仅不能给他带来意想中的低成本资金,还可能使整个集团遭受灭顶之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首发式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高善文

  

    主持人:我现在宣布高善文先生的新著《透视繁荣》首发式正式开始。首先欢迎各位来参加这个首发式。

  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的状况是在寻找新的方向,现在往哪个方向走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而且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所以高善文先生的这本书出的非常是时候,非常切中我们的需要。首先看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很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和疑问,比如说从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到,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是不是能够持续?还能持续多久?目前整个宏观经济的形势或者说通货膨胀是不是全面的通货膨胀,是不是会持续下去,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深入的探讨。

  接下来简要介绍一下作者和这本书。高善文先生是北京大学的理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是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博士。他在2003年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工作,2003年以后到现在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他的天分就表现在03年一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马上就在当年成为证券界最著名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并且连续每年获得《新财富》杂志最佳宏观分析师的第一名。宏观经济分析这个市场是竞争比较充分的,《新财富》的评分也是根据各大投资机构基金经理的评分得出的,所以他的第一名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这是由他的实力证明的。

……

  

    主持人:下面请高善文先生演讲。

  

    高善文:很高兴有机会根据中国市场出版社和图书出版公司的安排,今天在这里举行首发式。并在此跟大家见面就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问题同大家做相对比较简短的交流。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时间里面,中国的资产市场上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非常突出的一个标志是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时间里面上证指数从1200点急速上涨到超过6000点的水平,市场的涨幅之大,涨速之快,无论是对去年年初的市场参与者来讲,还是今年年初的市场参与者来讲,都是很难想象的。而当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开一点,我们可以注意到资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集中在股票领域,它大约在相同的时间至少扩散到住宅市场领域。从北京到深圳、广州等,在过去两年里面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都经历了非常大幅度的上涨。尽管我们没有可比的住宅价格指数,可是从很多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来看,在许多地区,在过去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住宅价格的涨幅很可能在一倍以上。从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出现这么大的上涨,到住宅价格在很短的里面,也出现非常大的上涨,这两个资产市场的上涨大概是中国19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没有经历过的。如果把这么大的市场价格的涨幅放在全球经济史的背景下看待的话,应该也是比较少见的。

    市场为什么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时间里面会经历这样大的上涨?驱动这些上涨的基本力量是什么?这样上涨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市场参与者,以及对一般的民众来讲,无疑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相信对于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经济研究人员,以及经济史研究人员来讲,再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在这个过程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主要的经济数据的变动,以及它们与资产价格膨胀之间的联系,无疑都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股票价格上涨和地产价格上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对市场参与者,以及没有参与市场的一般的公众来讲,在财富的创造和财富的分享过程之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过去两年的报告整理在一起,出版了这本书《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

  资产重估论提出的的契机是在2006年3月份的时候,当时上证指数还在1200点左右的位置,北京的住宅价格上涨、深圳住宅价格上涨还是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我们在市场上明确地提出中国的各类资产价格都将经历一轮巨大的上涨和重估,站在当时的位置上讲这样的重估只是处在刚刚开始的位置,是处在历史性的资产重估浪潮的起点上。从那以后中国资产价格确实经历了非常大的上升,并且这个上升到现在为止可能还没有结束,所以资产重估论才引起比较多的注意。

  面对过去二十多个月的资产价格上涨,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试图解释这样的变化,并且试图把握未来的基本走势。我们提出资产重估的看法和理论,在所有的理论之中只是其中之一。相比而言资产重估理论做出这样的判断,在市场上相对比较早一些,并且在那以来对市场的上涨趋势始终抱有很强的信心。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时间里面,围绕资产重估的命题曾经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论,资产重估论也遭遇了许多的批驳,特别在2006年的时候,在资产价格上涨的早期这样的批驳还非常尖锐,但随着市场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批评的声音逐渐淡下来。

  这不是说迄今为止这个市场上没有不同的意见,我相信无论是站在今天,或者是站在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再重新看待今天的资产价格上涨过程,仍然会有不同的分析、看法和研究视角。但比较明确的一点是关于资产价格上涨以及重估的命题,在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的认同,同时它对大量的经济数据的解释也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

    这是资产重估这样一个理论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基本发展过程。

  下来我稍微简单介绍一下资产重估在逻辑层面的基本想法,最后对资产市场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情况做简单的预测和判断。就资产价格重估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问题。第一个简单的角度大约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在中国宏观经济领域发生的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国宏观经济对外失衡迅速建立起来,并且不断恶化,等到今年结束的时候,我们将看到今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会突破10%。非常简单来讲就是中国的出口减去中国的进口,用这样的差额除以中国的GDP。这里还有其他比较小的项目,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去做仔细的讨论。这是1990年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没有经历过的。在1995年到1998年期间中国经历过一轮经常账户平衡状况迅速恶化的过程,当时在1997到1998年期间这一比例只有5%的水平,而今年的比例会突破10%。

  从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大国的经济史来看,经常账户顺差突破10%也是非常少见的。一般认为日本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经常账户顺差,后来发生了日元大幅度升值,在1985年最严重的时候,日本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也不到5%。对西德来讲在1991年前后也遭遇一次比较明显的经常账户收支的失衡,但是只占6%。在当今世界的经济体范围之内经济账户失衡状况比我们严重的也有一些国家,比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等石油出口国。因为他们的经济结构和以中国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结构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缺乏可比性。

  所以无论是从横向的角度去比较,还是从纵向的角度比较,在过去两到三年时间里面,中国经常账户收支失衡的恶化程度都是非常少见的。

  从经常账户收支失衡这样一个非常微观的角度看问题,经常账户收支失衡一般意味着中国的老百姓把自己的产品出口给外国人,同时又没有进口相应的产品,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之中就形成了贸易顺差或者是经常账户的顺差。但是在现代的商业经济的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交易都是双向进行的,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的老百姓把出口品卖给国外部门,同时又没有相应的进口品,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之中,中国的老百姓一定获得了某些东西。我们可以把这些获得的东西叫做中国实体经济部门对国外的债权。这种债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外币的现金,可以表现为外币的有价证券,也可以表现为对外国人的应收帐款。

  所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迅速扩大和恶化,在交易的意义上来讲就意味着中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在积累大量的对外债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头看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配置,面对的问题很清楚。资产配置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大量的资产越来越偏向和集中于对外债权这样一种特定类别的资产形式,整个的资产配置越来越不平衡和分散化,资产配置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部门就面临着很强的动机去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调整自己资产配置的方法就是把一部分对外债权卖掉,然后转头买入各种国内资产。把一部分对外债权卖掉的过程,就形成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实力经济部门转头买入各种国内资产的过程,就是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和重估过程。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从1995年到1997年也经历过显著的经常账户收支失衡的恶化过程,此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也经历了很大的上升。在这一轮收支失衡恶化过程之中,中国股票市场的低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低点,中国住宅价格开始加速上升的起点都是发生在2005年。资产市场价格趋势性的变化同宏观层面上对外收支失衡有很强的一致性。

  如果把这个逻辑用于分析周边的市场,比如看日本的情况和地区的情况,大概从83年到87年期间也经历了经常账户收支恶化的过程。他们的股票市场也都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膨胀和上涨过程。所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推断,从中国资产市场过去十几年的变化历史,同周边地区的资产市场变化的历史来看都有一致性。

  实际上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如果站在全球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变动的格局下看这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从资产重估逻辑第二个层面推导问题,如果检查过去三十年时间里面,从1978年到现在,全球资本的流动情况,包括美元汇率变动情况,我们对资产重估问题可能在宏观层面上有更完整的理解。

  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面美元汇率经历过两轮比较大的波动,第一轮从1978年一直持续到1994年。第二轮从1994年到现在,其中1994年到2002年期间经历了连续八年的强势美元,从2002年到现在美元汇率一直在连续贬值。站在全球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美元汇率每次比较大的升值和贬值过程都在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在全球的资产市场上产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

  1979-1985年期间,美元的升值幅度非常大,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在五、六年的时间里面升值幅度超过50%,主要的触发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1979年10月6号美联储开始大幅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控制美国当时日益严重和恶化的通货膨胀。另外就是1980年里根总统就任以后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时通过大量发行财政债券为星球大战计划筹资。这些变化带来了美国长短期利率的急剧上升,在这个过程之中大量资本流入美国,从而形成了美元汇率的急速升值。由于一些相反的变化和汇率的联合干预,从1985年到1990年期间又经历了美元汇率的急速贬值。在后一时期资本大量流出美国,造成了美元汇率的贬值。这些资本同时流入了全球其他的发达经济体之中,在这些经济体之中造成了资产价格的上升和膨胀压力。

  所以从1985年到1990年我们看到日本的资产价格指数,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到股票价格都经历了非常大的上升。日经指数从不到一万点的水平上涨到接近四万点的水平。市场也经历了非常大的上升。同样在这段时间里面,在法国、芬兰、西班牙,甚至德国等西欧国家都看到了资产价格快速的膨胀和重估。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到1985年到1990年期间亚洲地区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重估是全球性的现象,并且这个膨胀过程很明显地同美元汇率的贬值密切相关。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想强调的是2002年到现在美元汇率再次进入了贬值过程,这一轮贬值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私人资本流出美国,流入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资产市场,既推高了这些经济体的汇率,也推高了这些经济体的资产价格。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全球资本流动对中国资产市场膨胀的传导渠道有两个,第一个渠道是对中国同样的贸易顺差的积累而言,由于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多的对外债权被重新分配到国内资产市场。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相对固定在美元上,在美元贬值过程之中,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贬值,造成了庞大和越来越难以管理的贸易顺差。这个贸易顺差对资产市场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实际上包括国内的信贷政策,和国内其他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资产价格的膨胀都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看起来绝大多数的经济政策都不足以改变资产价格膨胀的基本趋势。它所能够改变的只是资产价格膨胀的程度。关于后面的很多技术层面的讨论,我们都放在书里,所以今天不在这里很仔细的讨论。

    最后我个人想简单介绍我对中国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包括三个方面的结论。
 
A股高估程度至少在一倍以上

 

   第一个方面的结论是,静态地看中国的住宅市场和中国的股票市场现在应该是非常繁荣,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泡沫。静态地来看A股市场的市盈率的高估程度至少在一倍以上。如果没有刚才提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如果A股的水平是在3000点的位置,都不见得是支持得住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有把握相信A股市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泡沫,它的高估程度很严重,至少在一倍以上。

  从住宅价格的情况来看,住宅价格的上升过程在全国范围之内应该确定还没有结束,但是站在现在的水平静态地来看住宅价格的高估幅度,应该不会低于50%。对于一些局部地区的住宅价格来看静态去评估地话,如果认为住宅价格的高估程度达到一倍的话,应该也不会是一个太极端的估计,但是保守地来看住宅价格的高估程度在50%以上。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从住宅到股票市场都存在非常明显的泡沫。
 
泡沫不太可能在未来6到12个月的时间里破灭
 
    第二个看法。尽管现在从股票到住宅市场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泡沫。由于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其他的技术和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原因我个人相信中国资产价格的膨胀和上升过程并没有结束。

  无论是对中国的股票市场来讲,还是对中国的住宅市场来讲,尽管现在泡沫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高估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但是在未来6到12个月的时间里面,这一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在趋势上很可能继续上涨,高估的程度很可能进一步恶化。对住宅市场来讲,情况应该是一样的。中国住宅价格的普遍的大幅度的上升过程,到现在并没有结束,并且很可能是远没有结束。我个人的看法在未来6到12个月时间里面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泡沫即将崩溃的转折过程。就是说这样一个泡沫从长时间的角度来看一定会破灭的,但是不太可能在未来6到12个月的时间发生。
 
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经历比较剧烈的下跌
 
    第三个判断是从非常长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三到五年的时间。中国正在兴起的资产市场泡沫一定会破灭,指望估值水平长期维持在60倍的水平,住宅的租金回报率在不到3%的水平,这样两个估值指标从长期来看肯定无法维持。资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从长期来看只是时间问题。有两个解决办法,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收入的快速增长,通过上市公司盈利的快速增长,最终吸收股票价格的高估,住宅价格的高估,最终将各种估值指标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这是比较良性的吸收办法。另外一个吸收办法就是通过股票价格在短期之内非常急速的,非常大幅度的下跌,来完成估值水平的恢复和修整过程。尽管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来讲,我们都希望市场可以通过良性的发展过程吸收这样正在形成的并且已经比较大的泡沫,但是从大量的资产市场变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并且考虑到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的可持续性,看起来更加现实的选择是通过第二种方式来消化和吸收这种泡沫,这样的可能性应该大得多。站在更长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用三年或五年的时间看问题,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经历比较剧烈的下跌,股票的泡沫会从此进入崩溃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什么时候会开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面不太可能开始,未来12个月的时间里面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是它终究也一天会到来,并且不会太长。我个人相信它也许不会拖过五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是否这样一个膨胀过程能够再持续三年,我个人没有那么强的信心。
 
  如果说资产泡沫即将崩溃,我们如何把握这个过程?

 

  我想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股票价格崩溃和塌陷的过程之中,在指数的最高点一定有交易量。在股票价格的最高点有交易量意味着有一部分人在最高点成功逃顶。但是同样非常明确的是绝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在指数的最高点成功逃顶。

  成功的只能是一部分人,对于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来都不可能现实地指望在股票价格的最高点成功逃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的话,实际上泡沫已经崩溃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泡沫膨胀、重估和破灭过程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控制杠杆,如果不能参与这个市场,就没法参与财富的创造过程,就没法分享不断增长的财富。但是如果泡沫的崩溃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或者泡沫崩溃的迹象非常明确,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要控制好风险,要降低杠杆,把自己的风险暴露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泡沫崩溃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条件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个人所研究的,比如说法国、芬兰、、日本等等地区的泡沫崩溃的作用机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问题,我相信泡沫崩溃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结束了,甚至外汇储备的增长开始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外汇市场上,我们看到人民币的汇率不再升值,基本稳定下来,乃至出现了贬值。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话,表明与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失衡联系的资产价格膨胀过程已经进入倒计时过程。在这个条件满足的同时,如果我们观察到中国广义的货币信贷增长率开始下降,并且出现了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下降,并且这样的下降带动了在信贷市场上利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如果这样的条件我们也能够观察到,那么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应该不会超过一年的时间,甚至不会超过六个月的时间

  从这样一个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分析的把握过程来看,我们刚才考虑的两个条件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我们没有看到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停下来,我们也没有看到中国的信贷增长率已经出现了拐点,出现了持续时间非常大的下降。由于这两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所以我们相信在未来6到12个月的时间里面,这样的资产泡沫的崩溃应该还没有进入倒计时过程,应该没有进入破灭和崩溃的过程。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本录了我们从去年三月份到现在分析这个市场的连续报告。其中早期的报告对这个市场的分析和把握,包括理论和经验证据方面的把握,相对来讲更粗一些。在后期,在理论层面上和经验证据的考察层面上来讲,相对要更完整一些。因为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层面的细节,我在这里不展开。我对这个内容的基本介绍就到此结束。下面我把话题交给主持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尴尬
 

德国空军将领乌戴特将军患有秃顶之疾。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不慎将酒泼洒到了将军头上,顿时全场鸦雀无声,士兵惊骇而立,不知所措。倒是这位将军打破了僵局,他拍着士兵的肩膀说:"兄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作用吗?"  全场顿时爆发出笑声。人们紧绷的心松弛下来,而将军的大度和幽默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面对一时不快

一次,美国总统林肯正在演讲,一个青年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个单词:"笨蛋"。林肯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笑着对大家说: "本人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部只有正文,不见写信人的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写正文。"

 

面对衰老疾病

在一个有众多名流出席的大晚会上,已失去昔日风采,鬓发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拐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主持人开口问道:"您还经常去看医生?" "是的,常去看。" "为什么?" "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医生才能活下去。"此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主持人接着问:"您常去药店买药吗?""是的,常去。因为药店老板也得活下去。"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您常吃药吗?" "不,我常把药扔掉。因为我也要活下去。"台下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9-28 12:23 , Processed in 0.0792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