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清明上河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画”,充满扑朔迷离的谜题?她自问世以来,历经改朝换代,却神奇地躲过烽火人祸,辗转成为北京故宫至宝,甚至被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在其最新著作《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中,诉说了鲜为人知的名画流转故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徽宗在位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宫廷画家张择端描绘北宋首都开封的繁华景象的。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严谨地说,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是张择端的作品,但大家公认这幅画是真迹。 先从《清明上河图》的名称说起。 清明节是每年春季时的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到祖先的坟前锄草祭祀。由于是休息的日子,人们除了去扫墓,还有很多人上街逛逛。《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应该是因为描绘某年清明时节的街景而得名。 然而如果是春季,画中却出现许多非春天的场景。有人指出了一些矛盾的地方,例如餐厅门口张贴着宣传秋季才有的“新酒”的“广告”。 除了“清明节由来说”外,也有人倾向于主张这幅作品呈现了徽宗时代天下太平之治的和乐景象,因此命名为“清明”。这是“天下太平由来说”。如果作者真的是宫廷画家张择端的话,用作品命名向皇帝呈递敬意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开封有个地方叫“清明坊”,因为是描绘这个地点,所以命名为“清明”,这是“地名由来说”。 描绘的河是“汴河”。开封位于河南,距离黄河不远。河南地处“中原”,这是中华的中心。宋朝称开封为“汴梁”,该图描绘的是汴河的上游,因此称为“上河”,这个说法也广为人们相信。事实上,开封的确位于汴河的上游。 还有一种说法解读“上河”的意义。流经首都开封的汴河,当然是代表宋朝的重要河川,“上河”的“上”字,有着日文“御”字的意味。 也有人认为,“上河”的意思是“去河那边玩”,因为中文的“上”有“去”的意思,即使到现在,在中国到街上去也会说“上街”。 无论是“清明”或是“上河”,作者张择端都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说明,每个说法都没有关键的证据,每个说法都讲得通,只能继续议论下去。 画家:是张择端的个人作品还是集体创作? 到底张择端是个什么样的画家呢?这里有一个“谜团”未解,那就是这幅《清明上河图》并非张择端的个人作品,而是宫廷画家的集体创作。 《清明上河图》描绘出来的世界丰富多彩,精心刻画众多的人物及建筑物,实在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负担。 然而,《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不仅笔触逼真,而且超过五公尺画轴的笔法一致,如果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几乎不可能维持相同的风格,这也经过专家们传统手法的鉴定。 之所以对于这幅画究竟是否出自张择端一人之手抱持怀疑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几乎找不到有关张择端的公开记录。与这个时代的著名画家郭熙(约1023—1085年)、李唐(1066—1150年)、黄庭坚(1045—1105年)等人相较,他一点名气也没有。 有关张择端相关资讯的唯一线索,只有金朝的官员张著在《清明上河图》记下的题跋。这是在北宋灭亡六十年后,也就是1186年清明节的隔天,他是这么写的: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按:今山东省一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有人说《西湖争标图》就是现在保存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金明池争标图》,不过这完全是推测。这段题跋至少证明了张择端的存在,但对于这个人的生平,谁也不清楚。有人认为张择端不是北宋人,而是南宋人,也有人说他是金朝人,意见不一。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张择端出生的年代,代表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历史名画诞生的年代。 其他的题跋尚有宋徽宗用最擅长的“瘦金体”在画轴的开端写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倘若为真,足可证明张择端是北宋末期的人。然而迄今仍留存的这幅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上,并没有宋徽宗的亲笔落款。究竟是在转手的过程中不见了,或者本来就没有,不得而知。 张择端将画作献给宋徽宗,而徽宗是一位风*流天子,雅好文艺,邀集多位文学艺术人士,竞相完成优秀的作品。翰林院始于唐代,到宋代时规模扩大,在徽宗时期人数扩增达数千人之多。张择端是其中一人,负责绘画,《清明上河图》在他的笔下诞生,呈献给徽宗。然而,这样的“通说”尚有疑点。 北宋时期编纂的《宣和画谱》,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宫廷收藏目录。 二十卷的画谱,收录了晋代到宋代二百三十一位画家的六千三百九十六幅作品。但是这本《宣和画谱》没有《清明上河图》,也没有张择端的名字。这可让研究人员追溯《清明上河图》来历的时候,伤透脑筋。 因此也有一说认为,在北宋灭亡后,南宋因为怀念北宋而描绘出《清明上河图》。明代著名的文人董其昌就是采这个立场,在其《容台集》中如此写道: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董其昌断言的论证为何,并不清楚,然而由此得知,当时的文人阶层普遍认为《清明上河图》是南宋时期的作品。 再者,前面提到张著的题跋,因为张著是金人,也有人由此类推张择端是金人。 然而,如果张择端是南宋人或金人,应该不可能对北宋的京城开封如此熟悉,到金朝时,开封的繁华早已被摧残殆尽,只能完全靠传闻或者记录创作。 《清明上河图》如果不是由见证那个时代的人来画,应当画不出那种逼真的力道。张择端享尽了北宋繁华,亲眼目睹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而创作,这才比较合理吧。 这是许多中国专家目前的普遍观点,我也有同感。 画作:“虹桥”究竟在哪里? 张择端献给宋徽宗的《清明上河图》,是画卷的形式。 事实上,以画卷的长度而言,《清明上河图》并没有特别的长,当时也有其他更长的画卷。 但是《清明上河图》具有其他绘画所没有的独特个性—那就是登场人物众多。 在画长五百二十八公分、高二十四点八公分的空间内,登场人物超过五百五十人,从画的面积计算“人口密度”的话,大约是每二十三平方公分就画有一人。细致描绘的不只是人物,建筑物、家具、动物、植物、日用品等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涵括在内。六十头家畜、一百栋以上的房屋楼宇、二十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栩栩如生。令人惊叹的是每个人物、物品、动物都不同,表情、服装、动作、造型都没有重复。简单说,张择端的创作完全没有偷懒。 张择端是“界画”的达人。所谓“界画”是使用“界尺”等特殊工具,正确写实描绘建筑物的技法。张择端活用“界画”,将北宋社会以画的形式留下记录,就像一部百科全书。 仔细的绘图当中,提示了诸多的谜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图画中间最醒目的主体—“虹桥”。 位置正好在中央,把人物的动作表情描绘得最仔细而且十分生动。 虹桥是一座巨大的木造桥,没有支柱,因为看起来像彩虹的形状而得名。桥板是用二十根木材以横木的形式建构而成,以钉和绳加以固定,推测长为二十米,宽八米。就算以现在社会的眼光来看,也是一座不小的桥。 因为没有支柱,也称之为“无脚桥”。这项设计是为了不妨碍水路的行舟往来,在当时,这种木造的建筑技术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创举。这样的“无脚桥”据说是山东省青州来的技术工人所设计,朝廷予以采用,在汴河流域的几处都有架桥。 从创作的角度观之,通常如此写实的绘画很容易让人觉得无趣,但是张择端的笔,画俗事却不俗,笔触富有诗情。在中国绘画进入成熟期的北宋,此画维持了高度的艺术性,达到一流艺术作品的水准。以现代建筑工学来看,画中虹桥的结构是依照正确的比例画出,超高的绘画功力甚至可以作为摹写现代桥梁的参考。 这座虹桥的地点所引发的辩论,是另一个问题。 虹桥的地点,也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地理位置,多数的中国专家主张是在“开封市内东南方”。记录北宋末期开封情形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以“以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描述汴河,这段敘述大致与画中的虹桥相符。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并无特定的地点,这是作者张择端自己凭空想象的地方。伊原弘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代表性专家,他认为“并不是在开封这个地方,而是开封近郊的一般城市聚落”。而虹桥也是以开封某处的桥梁为对象所画出来的。 总而言之,没有史料记录,每个主张都有其合理性,提出相反意见的也有一番道理,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