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7|回复: 0

方寸画家”陈旭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905
发表于 2014-10-11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邮票虽小,大有学问”

   “70后”邮票设计师陈旭升(见下图)生长在广州,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出身的他,却和邮票结下了不解缘分。

   他从小就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对他来说,邮票既是通信的资费凭据,更是爱不释手的“玩具”。“小时候会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和同学朋友交换,就像玩‘公仔纸’一样。”

   1995年毕业以后,陈旭升进入广东省邮政邮票局工作,入行至今,已经做了近20年邮票设计。他曾为十多个国家设计过关于“中国事物”的邮票小型张,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邮票小型张、斐济国的“雁荡山”邮票、坦桑尼亚的“红楼梦”邮票小型张等,内容涵盖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及文化遗产。

   今年,他成为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的设计者。在篇幅为50×30毫米的邮票上,他细笔勾勒出一幅线描风景画:黄棕色的黄埔军校正门旁是两棵茂密的大榕树,士兵们身着蓝色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脚下扬起尘雾,整个画面显得威严肃穆。下方是1.2元邮资与“中国邮政”的字样。一个邮票设计界的前辈曾经和他说过,自己一辈子都在和邮票的国铭(注:即发行邮票的国家或地区名称)和面值打交道,它们的摆放位置和大小比例都是一门学问,“没有人敢说自己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完美”。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国画专业根基使然,陈旭升在艺术创作上很看重营造“意境”,喜欢在看似小家碧玉的邮票上展现出一种大方的气度。“黄埔军校纪念邮票的最终效果并不是我最喜欢的版本,我喜欢更‘威水’一点的感觉。”但是,他也明白,善于与客户协调沟通,也是设计师的一种能力和责任。

   陈旭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邮票的设计和发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从承接设计约稿、方案对比选拔、初稿出炉到最终定稿,每一套邮票的诞生都经过了重重关卡,在此期间,设计草案需要经过多方论证和研究,综合各方意见不断进行修改。“邮票的设计过程很漫长,也充满曲折,有些设计师可能一辈子都设计不了一套真正付印的邮票,尽管如此,获得设计邀请就是一种肯定。”陈旭升如是说。

   因为学习国画的关系,陈旭升还爱上收藏字画和古今艺术品。2002年,陈旭升只身一人奔赴西藏支援,一去就是3年。后来,他以自己在西藏拍摄的作品为蓝本,设计了一系列邮票衍生收藏品和风光明信片。

   时至今日,书信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的电话、微博和微信。面对实用功能逐渐淡化的邮票,陈旭升并不感时伤怀,他认为:“邮票是国家名片,也是‘迷你百科全书’,现在的邮票已经开始从实用品转向收藏纪念品和投资产品,总有一批人对它怀有执着的热情。”

   在他看来,现在的邮票不仅是“平民的股票”,更是“掌中画卷”。邮票设计也开始时髦起来,有的还别出心裁地从过去的平面邮票转变为“三维立体邮票”。曾经掀起热潮的“唐诗三百首”就是一款多媒体邮票,触摸票面上的触点,邮票还可以发声朗读。

   “邮票是不会过时的,邮票设计师一直都在努力改变邮票的外观,让它更加鲜活有时代感。而集邮的乐趣说来有点像科学探索,画面虽小,大有学问。”直到今天,他都始终记得那位前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方寸藏精华,集邮知天下。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其实越难,但这正是邮票的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11-26 03:46 , Processed in 0.0383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