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轮”常常上演最后的疯狂,专家认为是目前的权证发行制度所导致 。 马钢CWB1昨天迎来了最后交易日,虽然毫无意外地尾盘大幅跳水,但从收盘价计算仍具行权价值,从而以自己的“独立表演”写下了本轮权证市场以来第一只具有较高行权价值权证的历史。 而从2005年出现的本轮权证市场以来,即使价外权证也会遭到市场的暴炒,上演“末日轮”最后的疯狂。权证为何如此疯狂?专家认为,这是由目前的权证发行制度导致的。 末日轮常疯狂
昨天,马钢CWB1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交易使命,并在下午1∶30左右开始大跳水,最终把交易价定位在0.575元,下跌了29.45%。马钢CWB1的行权比例为1∶1,行权价格为3.26元,而昨天马钢CWB1的正股马钢股份上涨0.49%,报收4.10元。这意味着,如果下周马钢股份不出现较大跌幅,目前马钢CWB1依然具有较高的行权价值。 进入11月份,除了马钢CWB1外,日照CWB1和钢矾GFC1也将陆续开始行权,并纷纷上演“末日轮”“最后的疯狂”。在11月10日,在大盘的刺激下,各权证纷纷上扬,马钢CWB1在当天疯涨了69.41%,从0.67元飙升至1.069元,而当天其正股马钢股份报收3.81元,马钢CWB1并不具备行权价值。 目前,在A股市场,权证并不跟随正股价格波动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样进入“末日轮”的日照CWB1的行权价格为7.08元,但其正股日照港(600017行情,爱股,主力动向)昨天的收盘价为4.97元,日照CWB1根本不具备行权价值,投资者仅能获得大股东以不高于0.1元/份的回购利益。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市场的活跃表现,本周5个交易日,日照CWB1上涨了25.51%。 因稀缺被暴炒
目前国内的权证具备规避风险、融资的功能,但为何这个“规避风险”的工具却被市场暴炒,成为高风险的产品?这个衍生品为什么并没有跟随正股的价格波动? “现在权证的价格很高,与正股联系不紧密。而且市场供应少,造成投资者哄抢的局面。”东方证券研究员黄栋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仅有10~20只权证产品,成为稀缺品种。他认为,只有当权证处于价格合理的情况下,这种工具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平安证券研究员蔡大贵表示,由于目前股市信心未恢复,有投资者认为在正股市场获利难,因此有风险喜好者转战权证市场。“这部分投资者投资权证是属于投机成分,而权证产品的稀缺更放大了他们的炒作效果。” 在市场上,不具有行权价值的“价外权证”屡屡遭遇暴炒,与部分风险偏强的投资者不无关系。东方证券研究员黄栋认为,权证实行的“T%2B0”交易方式,也使游资更热衷于权证的投机。 审批抑制数量
与其他市场相比较,A股市场的权证波动幅度更大些。平安证券蔡大贵表示,因为权证产品的供不应求,所以价格波动大。 为防止权证被过分炒作,管理层曾经允许券商进行创设,通过增加权证的供应量而减少被暴炒的可能性。南航认沽权证最初发行14亿份,经过多个券商的创设,最后一共出现了137亿份的流通规模,虽使南航JTP1价格确实得以回落,但却遭到了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不满。投资者认为,券商创设的权证与上市公司发行的权证享受了同样“待遇”:同样的代码、同样的市场、同样的行权方式,非常不公平,与国际的权证市场并不相同。对于如此结果,蔡大贵认为是管理层用错了办法,造成“把一个人吃成胖子,而不是集体强大”的结果。 据悉,目前国内对权证的发行制度为“审批制”,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才可以发行,这导致了权证品种数量不多的局面,投资者只好一起哄抬市场上流通的“贵族”。有投资者抱怨道:“目前国内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符合发行权证的有几百家,但能发行的才20多家。” 中国香港及国外的权证发行则采用“核准制”,只要符合要求的企业均可以发行权证。在供求平衡时,权证可发挥其规避风险、融资的功能。 据悉,目前仍有约20只权证在等待发行。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