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银监会6月下旬紧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强调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防止出现月末、季末“冲规模”现象。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6月新增信贷可能再现“井喷”之势。中金公司预计6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反弹到至少1.3万亿元,还有机构将新增贷款的预测上限提高到1.5万亿元。这意味着整个上半年银行放贷规模很可能突破7万亿。 在上半年银行信贷迅猛增长的同时,资金是否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也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虽然银监会4月份对此还持否定态度,但部分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已成既定事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日前测算,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这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银行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自我循环。 在我们看来,大量资金不仅仅流向了股市,同时也涌入了楼市。而且,伴随着中国楼市的不断回暖,目前资金扎堆楼市的势能可能在加速积聚。 首先,大型国企资金进入楼市的迹象明显。6月30日,中化方兴最终以40.6亿元的天价摘得北京广渠路15号地。中化方兴之所以如此牛气,不仅在于其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还有可能的是其背后有大型国企的“撑腰”。中化方兴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是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这意味着中化方兴不但可以获得银行资金的青睐,更有便利渠道获得母公司的输血。尽管尚没有证据表明中化方兴得到了母公司的输血,但众所周知,我国大型国企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关联历来比较隐秘和复杂,大型国企通过各种形式投资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不论是中央4万亿,还是银行的天量信贷,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型国企,这些国资房企背后母公司的资金力量绝对不容小视。 其次,苦于投资无门的民企也在跟风涌入楼市。例如,据报道,到今年5月底,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开元集团在银行的人民币存款达到了5.4亿元,而这笔“巨资”却让董事长陈妙林头疼。原来,这些银行存款并不是来自开元集团自身经营收入的增长,而是由银行贷款转化来的。受宠若惊之下,开元接受了多家银行的贷款要求。但在暂时没有用款项目的情况下,这些贷款成为了躺在银行账户里的存款,而开元还要为此付出大笔的利息成本。“现在6月份过了,我们正想办法把该还的贷款还掉,另外就是拿出去买地。”陈妙林说。而且,陈妙林认为,开元在用这些贷款买地,不排除其他非理性的企业会将拿到的资金投资房产、股市等。这实际上折射出在民企投资渠道不畅、工业盈利能力尚未走出低谷的背景下,一些民企资金涌入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而这些资金很多也是信贷资金。 第三,投资客也在加快进军楼市步伐。在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成交量不断走高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除了刚性需求之外,投资性需求在明显加快。上海中环内一热销楼盘的开发商近日向媒体透露,1、2月份,前来买房的几乎全是自住者,关于投资者“连传闻都没有”;3、4月,开始接触到个别买房投资客了;5月份以后,这样的投资者明显增多。5月中旬,有一位温州富商找上门来,有意把上述楼盘二期首批剩余的80余套房源“全部买下”。数据表示,上海最新成交的商品房中,投资性需求已经占到了15%-20%,其中,来自温州的购买群体占到3%多一点,来自境外的投资占到1%,虽然投资性需求占比没有超过2004年和2005年,但已经比去年同期的情况高出很多。 在我们看来,信贷的激增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也使得一些资金流入楼市已成事实。而在楼市回暖迹象不断增多的态势下,资金扎堆楼市的势能可能正在加速积聚,这将进一步助推楼市的回暖和房价的飙升。但令人忧虑的是,资金的疯狂涌入所引发的国内楼市资产价格泡沫也会不断增大,普通老百姓收入与高房价之间的矛盾和风险可能将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