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9|回复: 18

邮票市场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答案

[复制链接]

54

主题

683

帖子

20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5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邮票市场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答案

          邮票市场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答案, 这就是中邮集团长期以来违规操作 ,形成不断从中获取既得利益且持续运
   行的完整链条。这一链条存在,导致邮票市场低迷状况无法改变,参与投资者普遍深受其害。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0 年 第 8 号,《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1月4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
   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其中第五章印制与销售, 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 邮政企业不得有
   以下行为:        
         (一),在发行日前销售邮票;
         (二),低于面值或者售价销售邮票;
         (五),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
        过去那么多年,每年中邮集团预订新邮,不少以面值之下不同折扣价配售给预订户,其中包括包销给大户,这就严重违反了上述不
   得低于面值销售的规定, 为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背后,形成了一条以内部结算成本低,采取低价倾销,以量垄断市场从中牟利的完整
   链条。链条以集邮公司为主带,通过连接到中间环节--预订户,最后以集邮公司联手大户批量出货周而复始的运行机制。
         链条基本运行方式为 :一,通过预订,将全年发行的新邮大都以不同折扣价配售给预订户, 预订户再加价拿到市场变卖,这仍然
  属中间环节,没到终端消费。 二,直接抛售,不 少新邮一上市不管市场反应如何,首先破面值抛售。 这种状况可想而知,呈现越抛越
   低,恶性循环。三,为减少结余,尽快变现,大幅折价让利给邮商和相关大户。
         上述三种基本运行方式,其性质就是违规变卖,到头来中邮集团赚的盆满钵满,可邮票市场却大大遭殃,这是因为,第一,长期低
   价倾销的结果, 造成即使邮票大幅减量,也刺激不了市场摆脱低迷的阴影。 以互动网为例,2021年所产生一波短暂行情中,其日成交
   额曾经达到600万元, 可2024年因大幅减量刺激, 在封神演义一小型张带领下同样出现一波短暂行情,可日成交额最高也仅500万元,
   不如之前。第二,价格混乱,一方面新邮大幅减量,一方面却仍然大幅打折倾销。 现代文学家一邮票要量少已经大幅减少到600万,要
   题材属顶好的题材,其套票面值7.2元,现市价3.3元,被夭折了一半以上。由于大幅减量的邮票被中邮集团长期低价倾销落魄到如此境
   地,之前发行量大的邮票就更不必说了,诸多邮票价格倒挂,没法比价。 第三, 正因为价格混乱,参与投资者要么无所适从 ,要么投
   入后最终因此导致亏损,甚至有的亏了还不知道怎么亏的。
          中邮集团违规链条倘若不彻底粉碎,不通过变革改变现有市场状态,便难以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683

帖子

20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批露这种实质性的结果,是要使广大邮人真正看清楚是什么原因而导致长达10年低迷的。曾经有人把邮票市场长期低迷的原因
归咎于集邮人群大幅减少,其笼统说法怎能服众? 邮票市场一直以来处于被中邮集团违规垄断之下, 不仅得不到赚钱效应,而
且不论集邮还是投资都得不偿失,这种状况下,他们一个个不离开才怪,如此集邮人群大幅减少是谁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683

帖子

20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有人将邮票市场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说成为受外围经济的影响,那我就此要说了: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着重报道我国经济呈
现向好趋势,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努力化解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尤其春节后,新型文旅产业呈现新的亮点, 原来一些
不起眼的相关文旅产品现在做的很不错。 邮票市场与文旅产业息息相关,中邮集团为什么不在这时候相应做一些有利于推动与
促进市场发展的实实在在事情,反而其下辖有的集邮公司却仍在联手大户用货砸盘,已引起众多不满和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683

帖子

20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58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弈邮社 发表于 2025-5-13 11:27
批露这种实质性的结果,是要使广大邮人真正看清楚是什么原因而导致长达10年低迷的。曾经有人把邮票市场长期 ...

敲错了一字,更正,批露不准确,应为披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25

帖子

39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3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键是没有监管机制。邮票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亦小;说大,2015年文交所闹的够大的了,其资金参与
规模仅亚于股票市场。事情闹大了就有人管了。说小,一般情况下就一小众投资场所,像中邮这种违规行为自导自演,即使存在问题确
实对市场对投资者构成了危害,但谁都管不了。但反过来于市场于投资者很不利,这本身太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主题

2981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09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l2263 于 2025-5-13 14:27 编辑

邮政去年开始拉封神等大缩量2024年小型张,想用拉新邮拉起一波行情来,以故伎重演。按以往拉了这么多型张,拉了这么久,涨了这么多,早就引起大盘暴涨了,但这次没有,看来将把邮政套在里面了!这次邮政已经失败了。
所以邮政应改变思路,拉能把邮市重心往下拉的“19992年至1996年”早期编年票,这些早期编年票才是邮市积重难返的最重最有力往下拉邮市的“根源”。有意思的是,由于30多年的长期消耗与沉淀,这些早期编年票的盘子已经很轻,但邮政等并不重视,而只要这些早期编年票打折,这些票不涨,邮市便永无天日,永远不可能出现真正的上涨行情!所以由不了邮政等重视或不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3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01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先有人总是认为打折好,打折便宜,岂不知邮票普遍打折市场却深受其害,所谓毛之不附,皮将焉存。即使买了点打折票
之后价格上来了一些又有何用?  杯水车薪的事情,整体状况仍然是亏的。就如过去参与邮票预订的一般预订户一样,不少连
年预订因亏损决定不订了,这也是邮票预订户不断在减少的主要原因。市场过于低迷,谁的日志都不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651

帖子

20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0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表现形式:
1、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价格。
2、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
3、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牟取暴利。
4、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以排挤、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或者采取回扣、补贴、赠送等手段变相降价,使商品市场销售价低于商品自身成本。
5、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
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651

帖子

20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0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邮币 发表于 2025-5-13 16:35
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表现形式:
1、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价格。
2、经营者凭借市场 ...

5、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
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
------仅说这一条,新邮发行首日,无论是在各地拿出极少量让人排队购买,还是通过线上申购,一律都是面值
价之上才能购得,却预订者预订新邮,不少便按低于面值价不同折扣供给。上述人员都属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
可两者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难道中邮集团不懂得这是违法行为吗? 非也,这是明知故犯,明知顶着要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3

帖子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支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5-5-16 07:09 , Processed in 0.0427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